转自公众号:中国教育学刊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MTQyMjcxMQ==&mid=2649525060&idx=1&sn=27305a5da40240c0e3431deff79c90c0
202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首份《全球教师报告,其迅速引起了各国政府和教育界的关注。报告向国际社会发出全球教师职业迄今为止最严峻的警示,指出教师问题是制约全球实现包容、公平和优质教育的关键;为实现联合国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SDG4),全球至少需要新增4400万名教师。过去数年来,全球教师职业在疫情等因素的冲击下,脆弱性暴露无遗,解决教师问题的紧迫性受到广泛关注。2022年联合国教育变革峰会和G20教育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均将教师议题置于核心位置,强调其对全球教育发展的决定性意义。《全球教师报告》的发布,不仅是对全球教师发展现状的一次全面盘点,也为重新思考全球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未来提供了重要契机。
《全球教师报告》的一个重要发现是,教师问题并非仅仅局限于特定发展中国家,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全球性危机。当前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面临教师职业的多重挑战。教师职业吸引力的缺乏导致世界各国普遍难以招募足够的优秀人才;全球性的教师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度的下降加剧了教师流失;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教师大规模退休使各国教师队伍更新面临紧迫压力;而为实现教育普及和平等的目标,全球对新增教师需求也日益迫切。这些问题的交织使教师短缺和质量等问题成为全球教育发展的重要瓶颈,尤其在南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等地区更为严重。
为应对教师职业的全球性挑战,《全球教师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举措。这些举措不是停留在解决教师短缺的短期补救措施层面,而是从教师职业的本质出发,提供了更全面的可持续发展思路。其中强调,要通过系统性改革使教师职业更具吸引力、可持续性和社会影响力,包括:改进教师待遇并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通过政策保障重塑教师在社会中的核心角色;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教师提供贯穿职业生涯的终身学习机会,促进其专业素养的不断提升;改进教师绩效评价体系,使其能够更好地反映教师在教学质量和学生成长中的贡献。报告的核心理念在于建立一个新的教师社会契约,透过跨国和多方协作,为全球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框架。
在我国,教师同样被视为教育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议题。尽管教师问题在我国的具体表现形式与其他国家存在一定差异,但也面临着诸多复杂挑战。例如,当前我国教师短缺主要表现为配置型短缺,即教师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学科之间的分布不均。受短期出生率下降和长期人口老龄化的叠加影响,我国教师队伍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将面临更加复杂严峻的考验。此外,伴随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还面临着教学任务复杂化、职业压力加剧以及专业发展需求提升等新问题。为此,我国同样需要持续加大对教师的投入力度,通过提升待遇、优化资源配置和加强专业发展支持,以不断促进教师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全球教师报告》的发布为我国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全球坐标,不仅能够使我们更清晰地把握当前我国教师发展的国际背景,同时也为我们解决自身问题带来一定创新启示。此外,教师问题作为全球性问题,我国过去数十年来的教师发展经验也可以为全球教师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特别是在教师队伍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绩效评价等领域。未来,随着教育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化我们有理由相信,教师问题的全球性挑战将通过共同行动得到更加有效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