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中国教育学刊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MTQyMjcxMQ==&mid=2649520562&idx=1&sn=f96abef9dfc0ec8f7d4cb9efdc2d697a
石中英,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董玉雪,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中小学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取得了多方面成就。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三组重要的概念问题亟待澄清。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的出现具有不同的时空语境,但都指向特定时代理想人格的养成,三者既相互独立,又彼此交叉,统一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培养人的价值品格的回答,因此把握三者关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统领。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正确处理12个基本价值观范畴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抽象性与具体性、统一性与阶段性这三大关系。学校价值观教育的完整体系应既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又要涵盖针对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和日常生活价值观的教育,“日用而不觉” 不仅是日常生活价值观的践行原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全人类共同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指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立德树人的时代主题。我国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取得显著成效,具体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政策保障更加完备,教育路径和方法不断创新,产生了一批典型学校案例,与此相关的教育研究蓬勃兴起。但与此同时,在中小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中,也存在三个概念问题亟待厘清,一是“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的关系问题,二是12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价值观范畴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抽象性与具体性、统一性与阶段性的关系问题,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日常生活价值观教育”“全人类共同价值观教育”之间的关系问题。站在一线教育工作者的立场看,这些概念问题搞不清楚,就会出现相互替代、顾此失彼、以偏概全,选择性实施以及只能停留在价值观范畴的概念学习阶段,不能落实、落细、落小等问题。本文旨在回应上述三组概念问题,以期为党的二十大之后我国中小学校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比较清晰的概念基础。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一线的校长和教师们常常会提出来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的关系问题。有校长和教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也是价值观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之外再倡导价值观教育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不充分。从这些概念进入中小学实践场域的时间来看,道德教育古已有之,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就已经进入中小学校。党的十八大之后又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本来已经比较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关系更加复杂化,实施起来也确实存在着如何兼顾、平衡和一体化的问题。
在我国学校实践中,价值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往往统一被放置在“大德育”的概念框架内,体现了现代德育广泛而丰富的目标和内容特征。这种广义“德育”概念的使用,根植于源远流长的中国道德文化土壤。中国古代一向以“道德”包容各种社会意识、价值观念与行为,这种传统影响甚大,以致至今仍能以“德育”包容其他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鲁洁和王逢贤认为广义“德育”概念的使用能够使德育各个构成部分都得到实施,充分发挥各部分的互补功能,相互促进,减少内耗,全面提高德育的质量。但黄向阳、檀传宝等学者则指出了这种“大德育”概念的局限性,认为它不利于学校教育实践的开展,如在实践中德育承担其所不能承担的任务,同时忘却最根本的目标,使道德问题与政治、思想、法制或心理问题相混淆,采取错误的教育策略等。因此,两位学者都将德育限定为狭义概念上的道德教育。在国际上,“德育”与“道德教育”并没有概念上的区分,均使用“moral education”,对应的就是这种狭义的道德教育概念。道德作为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系统,规范性是道德一个极为重要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它是“用善恶来认识、评价和把握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且表现在道德现象的各个方面”。道德规范一方面诉诸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另一方面诉诸个人内心信念(良心)。由此可以看出,道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促进个体对道德规范这一道德价值的理解并形成与此相关的观念品质和行为活动的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特有的概念,其提出和演变有个历史的过程。革命战争年代和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政治思想工作”等提法在实践中交替使用或同时使用。早在1950年2月召开的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会议通过的《中国学生当前任务的决议》中,就提到了“思想政治教育”,指出“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从而更好地掌握进步的文化科学知识,完成历史所赋予的任务”。但“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实践中的标准提法,而“政治思想工作”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较为统一的标准提法。而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在概念的使用上就以“思想政治工作”或“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新时期比较统一的标准提法。在国外与此较为相似的概念为公民意识教育。《教育大辞典》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定义为“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团为实现其政治目标,有目的地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影响,以期转变人们的思想,进而指导人们行为的社会活动”,认为其侧重于人们的政治思想教育。较多学者采用了张耀灿等著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广义和狭义概念之分。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思想和政治教育的角度来理解,是依照教育规律对被教育者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的过程和活动,也有学者认为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还包括道德教育等。后者的理解实质上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德育”概念进行了等同。狭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思想的政治教育视角来理解,仅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思想政治教育从来都依归于上层建筑,是社会性、国家性行为,传播的是社会或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的思想文化,是精神传导运动与行为实践活动的有机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政治性。
价值观教育是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概念。说它古老,是因为自古以来教育始终关注向年轻一代传递价值观的问题。说它现代,是因为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与教育实践领域,“价值观教育”是一个现代词汇,产生于20世纪50~60年代,80~9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快速发展。在西方,由于世俗化、各种移民、社会阶层固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极端个人主义、价值相对主义和恐怖主义等的泛滥,迫切需要学校(主要是公立学校)承担起解决人们价值困惑和价值引导的责任,价值观教育从公民教育、道德教育中渐渐独立出来,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教育概念与实践。加拿大教育学者贝克提出了一个非常广泛的价值观教育系统,包括基础价值观(诸如生存、健康、幸福、友谊、助人、自尊、自由、自我实现),道德价值观(诸如谨慎、责任、勇敢、自制、可靠、真诚、诚实、公正、无私)、精神价值观(包括良知、豁达与远见、整体感、惊奇、感激、希望、独立与超然、谦恭、爱、儒雅与和善),社会和经济价值观(有和平、正义、程序正当、宽容、参与、合作、分享、忠诚、坚定、公民权利与义务),中介价值观(如健美、运动能力、音乐鉴赏、良好家庭关系、读写能力、财务保障)等,将传统的道德教育、公民教育以及品格教育中的诸多内容都囊括进去。在我国,传统上只是将“价值观教育”作为“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内涵上主要是指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等政治价值观,而且偏重理论学习。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邓小平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的召开,我国社会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到对价值观教育的研究中,强调了形成社会共同价值观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我国教育理论界从实施素质教育的宏观背景出发强调了实施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但这个时候人们对价值观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还很不具体。进入21世纪后,一些学者开始关注“价值教育”,关注青少年一些基本价值观的学习与发展。党的十八大之后,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教育的提出,“价值观教育”也逐渐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中间析出,成为一个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教育概念与实践。与传统的作为“三观”之一的价值观教育相比,党的十八大之后的价值观教育逐渐从核心价值观扩散到人类生活的基本价值观以及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价值观教育目标与内容体系。
从以上对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的梳理分析中可以看出,虽然三者的出现具有不同的时空语境,但都指向对人的教育培养,因此三者既相互独立,又彼此交叉,统一于一定社会对理想人格的培育过程中来。
首先,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的侧重点不同,三者不能相互替代,都具有相对独立的内容。价值观教育的内涵和外延超出了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交往方式的变化,人们除了追求道德价值、政治价值之外,还包含审美价值、宗教价值、生态价值、健康价值等。价值观教育可以看作是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拓展、丰富和深化。如赵野田和王永红认为价值观教育对于思想政治实效性增强、目标和任务的完成乃至本质的实现,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价值观或价值信念的确立是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但并非唯一目的。虽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和引导是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但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除了价值观教育还包含思想/知识学习以及道德规范学习等内容。如道德教育包含基本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公民道德或政治道德品质的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包含意识形态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政治内容(政治、法制、社会制度、党的方针政策及形势)等。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由于蕴含的政治性特征,具有特定的超越性,指向整个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的理想政治生活。价值观教育与道德教育虽然也具有一定的超越性,但通常不能脱离个体日常生活世界,两者可以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但思想政治教育中蕴含的崇高使命不能指望价值观教育与道德教育独立完成。与此同时,道德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的政治使命是有限度的,超出这个限度,就会导致泛政治化。再次,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相互交叉之处,并相互影响。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均致力于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因此又面临着共同的时代主题,统一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培养人的价值品格的回答。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从习总书记的讲话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深奥抽象,而是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守的私德和公德、小德和大德,与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息息相关。其实,加强个人思想道德修养,从自身做起,就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指导作用,要求三者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健康向上的主流社会价值观,为社会的发展进步提供精神支持和行为规范的保障。因此,学校在教育实践中,可以将三者置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下,进行整体设计,使其各有侧重,形成育人合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公民道德三个层面对“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和“培养什么样的公民”这个事关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问题给予了明确回答,但要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深入开展,真正将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落小、落细,就亟须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范畴的解读和分析,尤其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中处理好价值观范畴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抽象性与具体性、统一性与阶段性三大关系。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正确处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即正确理解12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宣扬的同样的价值观之间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范畴是对人类价值观的某种价值认同,因此在具体价值词汇的字面表述上与西方国家所奉行或倡导的价值观存在相同性。但从根本性质和具体内涵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宣扬的价值观存在本质的不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这一点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必须严格区分。朱红和戴秀丽就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人民性、民族性、自主性的特点,而西方国家宣扬和推行的“普世价值”具有抽象性、模糊性、扩张性的特点,对内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对外在国际范围内谋求自身利益、干涉他国内政,具有浓厚的帝国主义色彩。在对基本范畴的具体理解上,我国与西方国家也存在着不同。如对“自由”这一具体价值范畴的理解,西方自由主义观念中的自由主体通常指的是独立的个体,强调个体相对于他人、国家、社会的独立性、优先性和不可侵犯性。而我国历来不把自我看作超越于社会关系之外的存在,个人的身份是通过家庭内的角色与关系教化得到实现,然后再扩展到更大的共同体之中,责任与自由始终伴随而生。而马克思主义强调的自由全面发展指的是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而非对少数人利益的维护。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具体价值观范畴的理解要与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相结合,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价值立场。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正确处理抽象性与具体性的关系。价值观作为指导人们行为正当性原则以及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与行为不可分离,总是体现在具体的行为当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能满足于对12个价值观范畴内涵的概念分析,不能停留于对学生的空洞说教,必须将其具化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体现为在某一具体情境中的价值行动。比如在班级层面可以将“法治”价值观具体的价值行动展现为:学生自觉遵守班级的班规班纪,积极维护班集体生活的规则和纪律,在班级和团队活动中形成知法、守法、护法的好习惯,在班会活动中开展法治知识竞赛、辩论赛等,针对法治问题或社会热点问题开展辩论等。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抽象的存在,总是与具体的情境相关联,比如经济领域中的自由、政治领域中的自由、与他人交往中的自由、学习中的自由等,要通过学生对多样化价值情境的价值体验,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统理解与认同。这就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多样化的社会化场景,比如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社团活动、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拓宽学生社会交往的范围,让学生经历丰富的社会生活形态。为了避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形式化,教师可以在活动开始前或活动过程中提供给学生们一些价值的范畴,作为他们计划和理解互动的概念工具,而活动结束后通过反思、对话和交流价值体验,增强对具体价值观范畴的理解把握。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具体性还体现在每个人价值认同和内化的心理机制的不同。这就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和方式是丰富和多样的,通过各种途径真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认识、积极的价值情感和坚定的价值行动。
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正确处理统一性与阶段性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12个价值观范畴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整体设计,不能仅仅开展基于某一个层面甚至个别价值观范畴的教育,忽视对其他价值观范畴的教育。针对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调查显示,相比于公民道德层面的价值观,学生对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的价值观更不易理解,小学生和初中生尤其反映了对“民主”和“法治”价值观的难以理解。这就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考虑12个价值观范畴三位一体的同时,一方面要加强对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价值观的教育,另一方面,也要针对具体学段特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学习目标进行分解,要充分考虑和反映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并与学生日常生活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相契合,尤其要注重不同学段之间区别、衔接和内在关联的问题,不能出现学段间目标过高或过低的现象。从价值观学习的具体内涵上来说,包含着认知与理解、情感与体验、意愿与行动三个维度。由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就既要包含着学生对价值观的认知与理解,又要考虑如何在学生身上培养起相应的价值情感与体验,更要说明某一个价值观范畴对学生行为的具体要求。例如,针对“民主”价值观,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要让学生认识到每一个人意见的重要性,也要通过营造民主的班级环境、学校环境让学生具有参与班级和学校决策的机会和积极体验;在小学高年级阶段要让学生了解有关“民主”的生活态度和“选举”“竞争”“投票”“少数服从多数”等民主规则,通过民主的方式参与集体生活并形成积极体验;初中阶段要了解作为公共决策的民主,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民主的历程,关注社区生活中的公共问题,能够利用民主的规则积极讨论并参与决策公共事务;高中阶段要让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的基本内涵和实践方面的优越性,对学校民主管理、社区街道的民主管理、两会召开等国家大事等有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关注。
一般而言,价值观教育内涵非常丰富,包含着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内容,既包含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包含日常价值观教育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观教育。而从当今世界各国价值观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民族国家内部的共同价值观培育和旨在增进全球认同的共享价值观的塑造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呈现出“民族国家”和“全球社会”的双重向度。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各大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的主旋律。然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视为学校价值观教育的全部,在学校仅仅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种认识与做法是不够的。由此,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价值观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观的内涵、重要性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学校价值观教育的整体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全人类共同价值观是“人类共同体”的价值,它超越单一的民族、国家和社会,反映了世界各民族、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共同需要,是人类共同利益的反映。尽管在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呈现出极大的多样性,价值观念体系也千差万别,但基于人类存在的共同特性与愿景,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体系中总能找到一些相同或类似的价值要求,规范和塑造着作为人类一员的人们的日常生活。可以看出,全人类共同价值观是以对人类共同体这一认识为思想前提的。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一方面体现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范围内的国际交流与对话愈发频繁,人们认识到了不同国家、地区文化之间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另一方面,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以及地区间的冲突不断也使人们意识到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共同价值观的重要性。同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持续恶化也促使人们以一种人类共同体的视角思考人类未来的发展问题。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人类价值观不同于西方的普世价值观,不是凌驾于国家、民族之上的价值观,而是基于国家、民族价值观之共同性的价值观,这对于全人类的协同发展与共同进步十分必要。因此,在学校中开展价值观教育既要讲好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故事,讲好中华民族协同奋进的故事,讲好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故事,还要讲好人类命运与共的故事、讲好人类共同责任的故事、讲好文明交流互鉴的故事。
“日常生活价值观”指的是个体在日常生活成长过程中,对其个人生存与发展具有指导与规范性意义的价值观。从外延上来说,这种价值观包括“守时”“勤奋”“节约”“尊重”“勇敢”“自信”等。这些价值观真实存在于个体日常生活中,能够帮助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准则。例如,“守时”这一价值观,虽然其不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畴,也不在全人类共同价值观的序列,但想必在每一位中小学教师那里,这却是对于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至关重要的日常生活价值观。日常生活价值观可能看起来对于社会而言并不“核心”,对于人类而言并不“关键”,但确是伴随个体成长发展,助力个体价值体系不断走向完善的基础性价值观。人们对于日常价值观的践行往往表现为“日用而不觉”。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因此从社会的角度而言,日常生活价值观对于国民共同价值观念的形成同样十分重要。在学校中倡导日常生活价值观教育由来已久,在国际上也达成了一定的共识。早在1996年,由博思大学推动、制订和实施的“生活价值教育计划”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在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80000多所学校开展,致力于12项核心价值——“合作”“自由”“快乐”“诚实”“谦虚”“爱心”“和平”“尊重”“责任”“简朴”“包容”“团结”——的教育,引导学生感受、理解、思考、实践这些价值观。在学校中,我们也需要注重学生日常生活价值观的培养,从学生个体的实际生活需要出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校、社会乃至整个世界。
我们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人类共同价值观教育、日常生活价值观教育共同构成了学校价值观教育的完整体系,三者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共同致力于学生价值观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从范围上来看,三者包含了从个体、公民、社会、国家、世界层面价值观的主题与内容,形成了完整的价值观层次;从内容上来看,三者在价值观范畴上也有所交叉,联系紧密,是无法分割的整体;从培养目标上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意在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全人类共同价值观教育意在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一员,日常生活价值观教育则旨在培养过好日常美好生活的个体。
全人类共同价值观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从内容上来看,全人类共同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全人类共同价值观的民族性彰显与贡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全人类共同价值观体现出个性与共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培育社会主义价值观,就是既要以各国家和各民族公认的共同价值观为基础,又要坚持本民族价值观的独特性,进而将民族性与世界性协调起来,将个性与共性统一起来。因此,全人类共同价值观教育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世界性以及共性化的价值观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又能够成为全人类共同价值观教育的民族性、个性化的表现。从原则目标上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回答“如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问题,全人类共同价值观教育主要回答“如何造就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员”的问题,一个关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个则关乎“推动各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梦”,从宏观所持的价值原则角度而言,二者也是并行不悖且相互关联的。
日常生活价值观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互渗透、同向同行。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日常生活价值观教育更为核心与上位的标准和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个人提供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价值标准及行为规范,其对于个人的日常行为实践具有指导性意义,能够更好地帮助个体融入社会,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公民。日常生活价值观教育必须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展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作进一步延伸与拓展。另一方面,日常生活价值观教育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为日常化与生活化的表现,“日用而不觉”标示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应然状态。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学生完整、统一的价值观体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从生活中细微处价值观的引导、培养开始,一步一步添砖加瓦,不偏不倚地为学生奠定坚固的价值观“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日常生活价值观教育就是要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细微处入手,将社会主义价值观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教会学生如何正确观察、认识、理解社会与世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
学校在进行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人类共同价值观教育、日常生活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合,形成连贯的整体,进一步促进三者的日常化、生活化、细微化。“日用而不觉”不仅是日常生活价值观的践行原则,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全人类共同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指向。不过,我们仍然需要认识到,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在学校价值观教育体系中始终处于核心与基础地位。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是学校价值观教育的“核心”意味着其始终是学校价值观教育中最为核心、凝炼的一部分,学校价值观教育需要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来构建与开展;“基础”意味着学校始终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视作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础性工作,同时在学校价值观教育中予以一定的优先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学校价值观教育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