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思政金课,增强思政引领力(附视频回放)| 第四届论坛分微论坛精彩回顾
2025-01-0610

11月30日至12月1日,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六次学术年会在天津召开,600多位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和校长教师分享精彩报告。12月1日上午,论坛举办了19场学科分论坛、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分论坛、亚太地区教育创新文晖分论坛、博士分论坛、校长分论坛、局长分论坛以及14场专题分论坛,下午举办了33场微论坛。各分微论坛围绕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重点热点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既有形势、政策的高位引领,又有区域、学校的精准实践,内容丰富,交流深入,反响热烈。
下面,一起来看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承办的“建设思政金课,增强思政引领力”学科分论坛精彩内容——
11月30日至12月1日,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六次学术年会在天津举办。12月1日上午,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承办的“打造思政金课,增强思政引领力”学科分论坛在天津举行。会议全景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副理事长、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政治编辑室主任张天宝,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副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晓东,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副秘书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编审王磊出席论坛,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专题中心主任,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副秘书长张广斌主持论坛。张广斌主持会议
张天宝
张天宝以“建设思政金课,增强思政引领力”为题,对思政金课进行了专业解读,他从增强思政味、注重时代感、体现中国风、强调精气神四个方面阐释了什么是思政金课、思政金课的特征与建设方式。

左起:王翔蕾、孔令玲、李建平
来自哈尔滨新区第二学校的王翔蕾、孔令玲以及哈尔滨市呼兰区第一中学校的李建平三位老师带来了小初高同上一节课说课分享。2024年9月,三位老师共同完成了以《共建生态文明,守护绿色家园》为主题的思政微课。三节微课遵循着“主题一体化、教学目标一体化、情境一体化、活动一体化、任务一体化”的原则,以“哈尔滨亚冬会”为切入点,小学学段以学生分享生活体验为主,初中学段以学生自主调查汇报为重点,高中学段注重对议题的研讨和辨析。在本次论坛上,三位老师分别以说课的形式呈现了她们的实践研究成果。北京十一龙樾实验中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主任武丽娟做题为“思政课大单元教学探索与实践”的分享。她从大单元教学的缘起、新概念界定、设计路径、体系模型建构以及评估方式等几方面对思政课大单元教学进行了细致的剖析,希望通过大单元系统化教学设计,实现国家课程的创新性、科学性实施,并通过完整的课程链条,三年一贯的整体设计,为学生成长、梦想实现创设条件,引领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中学生。天津市河头学校副校长林茂以“四段沉浸式实践教学”为题进行说课分享。他以九年级上册第三课第二框《参与民主生活》为例,从解读融通要素、组织实施活动、互动价值引领、总结提升效益四阶段,展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研究及实践成果。南京大学附属中学校办党办主任杨璐对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单元的整体教学设计和其中的第九课第一框《科学立法》进行说课,通过议题式教学,推动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并使用多样态教学形式,推动学生思维高阶提升。论坛最后一个环节邀请了张天宝、李晓东以及王磊三维专家,就一线教育问题进行现场答疑。思政引领力是教育强国的筑基之石,是立德树人的核心所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不断增强思政引领力是时代赋予思政工作者的责任使命。本论坛聚焦以增强思政引领力为指向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学,集中展示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的创新实践,探索思政课建设的内涵式发展的实践路径,为有效提升中小学思政课的思政引领力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样本。
微信公众号观看。关注中国教育学会(可点击下方关注),点击底栏菜单“论坛回放”,即可观看。欢迎转发。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