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时代的语文教育变革(附视频回放)| 第四届论坛分微论坛精彩回顾
2024-12-3119

11月30日至12月1日,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六次学术年会在天津召开,600多位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和校长教师分享精彩报告。12月1日上午,论坛举办了19场学科分论坛、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分论坛、亚太地区教育创新文晖分论坛、博士分论坛、校长分论坛、局长分论坛以及14场专题分论坛,下午举办了33场微论坛。各分微论坛围绕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重点热点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既有形势、政策的高位引领,又有区域、学校的精准实践,内容丰富,交流深入,反响热烈。
下面,一起来看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承办的“数智时代的语文教育变革”学科分论坛精彩内容——
11月30日至12月1日,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六次学术年会在天津举办。12月1日上午,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成功承办了主题为“数智时代的语文教育变革”的分论坛活动。本次分论坛聚焦数智时代的语文课程,探讨人工智能对语文课程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来自全国的中学语文教研员、校长、教师等共计400余人现场参会。董玉琦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董玉琦以“学科教育视域下的学习技术研究”为主题作主旨报告,通过大量的实例,介绍了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学科学习心理、学习技术研究的前沿理论与成果。朱于国
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编审,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专委会秘书长朱于国介绍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学习、生存带来的巨大变化,仔细分析了人工智能对语文课程、教材的巨大影响,并分享了语文教育的未来改进。蔡 可
首都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专委会学术委员蔡可作题为“语文课程教学的数字化转型”的主题报告。着重探讨了语文核心素养在数字时代的新内涵,介绍了考试评价领域对数字化时代的回应与。一排左起:张晓毓、向 浩
二排左起:谭桂珍、涂 卉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教研中心中学语文教研员张晓毓分享了北京市在“数字时代的信息阅读与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经验与成果。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与教学研究部部长、正高级教师向浩围绕“数智赋能,让写作学习看得见”进行分享,介绍了写作课堂的数字化重构实践。广西自治区河池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语文教研员、正高级教师谭桂珍则从“数字教材助力语文教学高质量均衡发展”介绍了数智时代语文教育的“广西经验”。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第一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专委会理事涂卉从“数字教材助力民族地区语文教学”介绍了西藏地区在相关领域的探索和实践。尤炜、龚占雨主持会议
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专委会副秘书长、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主任尤炜和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专委会常务理事、天津市教科院中学语文室主任龚占雨共同主持了本次分论坛。与会者表示,本次分论坛深化了广大教师对数智时代语文教育的认识,增强了广大教师在数智时代教好语文课的信心,论坛成果将有力推动数智时代的语文课程改革,助力语文教育适应新质生产力的需求。
微信公众号观看。关注中国教育学会(可点击下方关注),点击底栏菜单“论坛回放”,即可观看。欢迎转发。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