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新课标·新教材·新实践”展示与交流(附视频回放)| 第四届论坛分微论坛精彩回顾
最新动态
“新课标·新教材·新实践”展示与交流(附视频回放)| 第四届论坛分微论坛精彩回顾
2024-12-2317



11月30日至12月1日,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六次学术年会在天津召开,600多位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和校长教师分享精彩报告。12月1日上午,论坛举办了19场学科分论坛、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分论坛、亚太地区教育创新文晖分论坛、博士分论坛、校长分论坛、局长分论坛以及14场专题分论坛,下午举办了33场微论坛。各分微论坛围绕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重点热点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既有形势、政策的高位引领,又有区域、学校的精准实践,内容丰富,交流深入,反响热烈。


下面,一起来看由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承办的“‘新课标·新教材·新实践’展示与交流”学科分论坛精彩内容——


会议现场


12月1日上午,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音乐教育分会组织的“新课标·新教材·新实践展示与交流”研讨会在天津师范大学举办。本次研讨会旨在在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围绕基础音乐教育领域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展开理论探讨、展示教学实践成果。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理事长蔡梦、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莫蕴慧,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周海宏,中国教育学会学术专委会委员暨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副理事长杜宏斌,人民教育出版社音乐编辑室主任张莹莹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副秘书长张晓华,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常务理事王秀会,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600余位音乐教育专家、学者、一线教师、高校研究生和社会从业者参与了本次活动,共话新时代基础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新方向与新路径。

蔡 梦


蔡梦作题为“新课标·新教材·新实践——基础音乐教育前沿性问题解读”的主题报告。她深入解读了实施音乐教育的两个着力点,一是应以审美方式进入音乐艺术和音乐作品;二是探索音乐教育路径,陶冶人的心灵、启迪人的智慧。她表示,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努力采用符合学科特点的理念和方法,在“审美”与“育人”两个方面提升音乐教育的有效性。

尚丹丹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南苑小学教师尚丹丹展示了一年级唱游课例《Do re mi之歌》。她通过多样的游戏活动,将节奏识读、学唱旋律等任务和目标编织其中,引导孩子“学在其中、乐在其中、玩在其中”,以润物无声方式提升他们的音乐知识与能力。点评专家周海宏肯定了本课例的育人成效,并引导广大教师充分理解“唱游”概念及内涵,明确音乐学科的定位以及音乐课程教学的指向性,进而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建构起坚实基础。

姚 远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学校教师姚远以“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联系”艺术实践为引领,以项目式学习方式展示了七年级课例《生活中的音乐》。教学过程中,他依托4个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探究、分析、理解音乐风格与现实场景的联系,进而建立音乐与生活的关联。王秀会老师对本次课例进行了介绍与点评,指出音乐教师应注重学习过程的建构,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加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石 泉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石泉以“课程综合理念下的高中戏剧教学实践探索为题进行了高中戏剧教学的成果展示。结合原创音乐剧《后浪》的排演,她围绕“顶层规划下的课程体系建构”“课程内容的校本化实施策略”“艺术驱动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育人理念的全过程融入”“课程综合视域下的教师培育”等五方面主题分享了探索经验。杜宏斌老师对这种教学实践模式给予肯定,同时就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富有见地的分析。

最后,蔡梦作总结发言。她倡导音乐教师一方面积极探索能够平衡音乐专业建设与音乐教育实践相互融合的科学路径,同时还要发挥音乐教育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方面的独特优势,探讨音乐作品的丰富内涵,引导学生在音乐艺术教育的浸润氛围中深刻感悟生活的真谛、人生的本质,在繁荣、公正、可持续的社会中保持正念,善于协作,富有成效地工作和生活,推动我国新时代基础音乐教育事业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上蓬勃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做出艺术学科的贡献。



回放观看方式



微信公众号观看。关注中国教育学会(可点击下方关注),点击底栏菜单“论坛回放”,即可观看。欢迎转发。





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


<论坛动态>

○ 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六次学术年会在天津召开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二届亚太地区教育创新文晖奖颁奖仪式在华举行


<论坛回放>

○ 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主论坛+分微论坛回放来了!


<分微论坛精彩回顾>

○ 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分会场精彩回顾①
○ 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分会场精彩回顾②
○ 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分会场精彩回顾③
○ 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分会场精彩回顾④

○ 学科分论坛:语文课程与小学生文化情怀培育
○ 学科分论坛:中学数学核心素养行为表现指标体系统领的教学及评价
○ 学科分论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阶段英语课堂教学热点问题
○ 学科分论坛:数字人文发展前沿与历史教育
○ 学科分论坛:面向未来的地理课程教学改革
○ 学科分论坛:化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创新发展
○ 学科分论坛: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 学科分论坛:中小学劳动课程建设与实施
○ 学科分论坛:创新与融合,跨学科实践课程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深度对话

○ 亚太地区教育创新文晖分论坛:教育创新与学习方式变革
○ 局长分论坛: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课程教学改革

○ 微论坛:在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通过“数据画像”助力学生成长
○ 微论坛:教师改变、课堂改变、学校改变——基于课堂变革的中小学主题式校本研修创新实践
○ 微论坛:学为中心的学习场景探秘

○ 微论坛:以学段贯通促进中小学校高质量育人

<媒体反响>

○ 《中国教育报》:面向未来的课改如何走向纵深——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观察
○ 《中国教师报》: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热议校长课程领导力
○ 主流媒体高频聚焦: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引发热烈反响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