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课程改革深化发展阶段英语课堂教学热点问题(附视频回放)| 第四届论坛分微论坛精彩回顾
最新动态
课程改革深化发展阶段英语课堂教学热点问题(附视频回放)| 第四届论坛分微论坛精彩回顾
2024-12-1821



11月30日至12月1日,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六次学术年会在天津召开,600多位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和校长教师分享精彩报告。12月1日上午,论坛举办了19场学科分论坛、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分论坛、亚太地区教育创新文晖分论坛、博士分论坛、校长分论坛、局长分论坛以及14场专题分论坛,下午举办了33场微论坛。各分微论坛围绕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重点热点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既有形势、政策的高位引领,又有区域、学校的精准实践,内容丰富,交流深入,反响热烈。


下面,一起来看由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承办的“课程改革深化发展阶段英语课堂教学热点问题”学科分论坛精彩内容——


会议现场


11月30日至12月1日,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六次学术年会在天津召开。12月1日上午,由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承办的学科分论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阶段英语课堂教学热点问题”举行。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龚亚夫、副理事长程晓堂出席论坛。论坛由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娜主持。来自全国各地的英语基础教育教学专家和英语教师参与本论坛。

李 娜

论坛聚焦课程改革深化发展阶段英语教学实践探索中出现新的热点问题,比如单元整体教学、文本解读、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解与实践、跨学科主题学习、新教材使用、核心素养的测评等。通过课例展示与点评、专题发言和圆桌论坛等方式开展深度研讨,分享和交流经验,针对广大英语教师和教研员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为引领今后一段时间的英语课堂教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吴俊仪


左起:龚亚夫、王 洋

在课例展示环节,天津市耀华中学英语教师吴俊仪作外研社初中修订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Pigeon Surprise阅读课的展示。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龚亚夫,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英语教研员、天津市教育学会外语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王洋作专家点评。他们一致认为,在英语教学中语篇不仅服务语言学习,更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语篇知识有效获取和传递信息,表达观点与态度,进而提升其批判性、逻辑性、创造性等思维品质。通过语篇教学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是促使核心素养进一步落地于初中英语课堂的重要途径。

李宝荣

在主题发言环节,北京教育学院人文与外语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李宝荣作“单元整体教学活动的优化策略”主题发言。她针对单元整体教学中学习活动设计细碎且缺乏主线、关注形式却忽视单元核心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的整合与循环与教学活动关联性不够等问题,提出基于主题意义设计的单元学习活动链、学生整合性学习以及基于主题意义设计单元整合性输出,从而促进核心素养的融合发展。她还强调教学过程中要基于单元主题意义探究的核心内容,设计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学习活动,进而形成一个螺旋递进、循环上升、符合认知规律的活动链,体现情境性、结构性和层次性。

樊 波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英语教研员、中国英语阅读教育研究院专聘研究员樊波以“如何进行教材语篇解读——以《英语》(新标准)修订版为例”为题作报告。她表示,区别各种语篇类型会使得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和内容更为精准,指导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的方法更为细致,避免教学的机械化、模糊化、碎片化和格式化。她阐释了语篇解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强调在语篇中学习理解目标语言、突出知识技能的综合实践运用。结合意义和交际目的灵活运用所学语言提高听、说、读、写、看的能力,把外语学习与现实生活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持续提高综合素养。

李留建


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英语学科教研员李留建作“英语学习活动观视域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的主题发言。他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概念、特点和意义出发,结合教学设计案例,提出了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的教学实施策略。通过语篇下语言、思维与文化融合的教学实践,以问题链指向语篇主题意义探究的教学实践和质性以及定量混合式的教师同伴观课教学实践等案例,阐述了如何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进行教学实施的路径。他指出,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知识的表意功能,明晰学习语言知识的目的是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整合发展语言知识和技能、增强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及学习能力,实现英语学习活动观视角下的语言、思维和文化协同发展。

扈华唯


教育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考评估综合组专家扈华唯以“核心素养测评的若干问题探讨”为题,强调了核心素养在指导教师教学实践、指导课程体系设计、引导学生学习方向、指导教育教学评价等方面的作用。他表示,核心素养测评不仅关乎学生个体的发展,更是关乎国家未来竞争力的增长,广泛深入开展素养导向的考试命题研究,确保教-学-评一致,才能发挥考试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才能引导教育教学活动指向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才能实现英语课程的育人价值。

论坛沙龙


程晓堂主持论坛沙龙

论坛沙龙由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程晓堂主持。除李宝荣、李留建、扈华唯等几位主题发言专家以外,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处终身教育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张宏丽和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中小学外语教研室主任、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蒋京丽也参与了沙龙活动。论坛沙龙围绕“课程改革深化发展阶段英语课堂教学热点问题”展开,为广大一线教师和教研员答疑解惑。专家围绕语篇分析和考试评价等问题展开讨论,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堂教学明晰路径、指明方向。最后,专家建议广大教师在教学中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发展,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本分论坛聚焦课程改革深化发展阶段英语课堂教学热点问题,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紧扣实践,体现了专业性、学术性、实践性与创新性。专家前沿的理念为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开辟了崭新的视野。与会教师表示,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育人质量,持续改革和创新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在教育实践中落实新理念,探索新方法,实现新突破,更好地开展扎实有效的实践教学。



回放观看方式



微信公众号观看。关注中国教育学会(可点击下方关注),点击底栏菜单“论坛回放”,即可观看。欢迎转发。





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


<论坛动态>

○ 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六次学术年会在天津召开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二届亚太地区教育创新文晖奖颁奖仪式在华举行


<论坛回放>

○ 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主论坛+分微论坛回放来了!


<分微论坛精彩回顾>

○ 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分会场精彩回顾①
○ 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分会场精彩回顾②
○ 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分会场精彩回顾③
○ 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分会场精彩回顾④

○ 学科分论坛:语文课程与小学生文化情怀培育
○ 学科分论坛:中学数学核心素养行为表现指标体系统领的教学及评价
○ 学科分论坛:数字人文发展前沿与历史教育
○ 学科分论坛:创新与融合,跨学科实践课程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深度对话
○ 亚太地区教育创新文晖分论坛:教育创新与学习方式变革
○ 局长分论坛: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课程教学改革
○ 微论坛:在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通过“数据画像”助力学生成长
○ 微论坛:教师改变、课堂改变、学校改变——基于课堂变革的中小学主题式校本研修创新实践
○ 微论坛:学为中心的学习场景探秘

○ 微论坛:以学段贯通促进中小学校高质量育人


<媒体反响>

○ 《中国教育报》:面向未来的课改如何走向纵深——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观察
○ 《中国教师报》: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热议校长课程领导力
○ 主流媒体高频聚焦: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引发热烈反响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