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语文课程与小学生文化情怀培育(附视频回放)| 第四届论坛分微论坛精彩回顾
最新动态
语文课程与小学生文化情怀培育(附视频回放)| 第四届论坛分微论坛精彩回顾
2024-12-1716



11月30日至12月1日,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六次学术年会在天津召开,600多位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和校长教师分享精彩报告。12月1日上午,论坛举办了19场学科分论坛、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分论坛、亚太地区教育创新文晖分论坛、博士分论坛、校长分论坛、局长分论坛以及14场专题分论坛,下午举办了33场微论坛。各分微论坛围绕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重点热点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既有形势、政策的高位引领,又有区域、学校的精准实践,内容丰富,交流深入,反响热烈。


下面,一起来看由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承办的“语文课程与小学生文化情怀培育”学科分论坛精彩内容——


语文课程与小学生文化情怀培育分论坛


11月30日至12月1日,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六次学术年会在天津举办。12月1日上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承办主题为“语文课程与小学生文化情怀培育”分论坛。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语文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主持会议。来自全国小学语文教育领域专家学者、教研员、校长、教师等共500余人现场参会。

李明新


本次分论坛以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充分发挥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育人价值为宗旨,特邀权威专家、来自全国各地的资深教研员、校长及语文教师,分别从“理论探讨”和“课例展示与研讨”两个板块,聚焦文化教育融入语言文字学习的原理和路径,聚焦革命文化主题单元的教学策略,共同探讨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培育学生文化情怀的实践与探索。


理论探讨

 

董蓓菲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董蓓菲作题为“语文学科文化素养培育方略”的主题汇报。她表示,课程标准的实施需要学生经历从文化认知到文化筛选最终达到文化认同的阶段。语文教学应以统编语文教科书为依据,将课文、单元、文化元素等作为知识教学的凭据,并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注释来读通、读懂、背诵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这一古代书面语的篇章内容,并通过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同身受,深化理解。同时,还可以引入教育戏剧的方式,促进学生的文化理解和情感体验,以达到全方位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文化内涵,做好文化传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易 进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院副院长易进作题为“从课程内容视角思考统编教科书小学生文化情怀的培育”的主题汇报。她结合2022版课标及课程内容,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文化情怀进行探讨:一是着重研究怎样把课程标准与统编教材相融合开展教学,深入剖析课程标准里“文化自信”这一维度的核心素养内涵;二是探讨课程内容的主题及载体形式,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键要点;三是提出传统文化教育不但契合古代需求,也与当代社会对人才的期望相匹配;四是着重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及学生对其的理解,并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题载体形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曹 媛


天津市教科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曹媛作题为“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培育小学生革命文化情怀的路径”的主题汇报。她结合统编语文教材中革命文化主题相关课例,分享如何以“双线主题”统领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言语经验和情感体验。她表示,只有立足语文课程本位,坚持语文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把对革命文化的启蒙教育渗透在语言实践活动中,革命文化所包含的家国情怀、民族自信才会植入学生心脑,伴随他们的成长并潜移默化地内化为他们的精神信仰,表现出文化自信。


课例展示与研讨


蒋清锋


在课例展示与研讨环节,浙江省平湖市黄姑实验学校校长蒋清锋展示中年级课例《黄继光》。他基于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特质,课前借助“预学单”,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学习需求,自主搜集资料,拉近时代距离。

赵红波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教学主任赵红波展示高年级课例《青山处处埋忠骨》。她聚焦重点文段,确定配音文字,引导学生关注毛主席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语句。再通过配乐朗读、想象补白等环节,感受毛主席在签字瞬间的情感变化,带领学生进一步走进人物内心。最后,她结合抗美援朝英雄事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含义,激发学生的情感。


主题沙龙研讨



在主题沙龙研讨环节,来自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余琴、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闫勇、浙江省平湖市黄姑实验学校校长蒋清锋、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教学主任赵红波进行《小学生文化情怀培育的实践探索》主题研讨。蒋清锋就执教的《黄继光》一课进行经验分享,他依据学生学情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以学定教,充分利用课文、插图、课后题等助力学生感受英雄气概。赵红波介绍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的备课思路,巧妙地用配音活动转化课后练习题,抓住文本补白处并运用适当的资料来引导学生走进人物内心。余琴以蒋清锋的展示课为例,讲述了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的实践探索。闫勇则从“情怀”和“文化”两方面,指出把握伟人内心矛盾对理解课文文化内涵的重要性,强调教学应让学生学习有意义且结构化,以情境助力学生理解伟人情怀。

会议现场

本分论坛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交流平台,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探索语文教学新路径,共同推动语文课程改革,助力学生文化情怀生根发芽。




回放观看方式



微信公众号观看。关注中国教育学会(可点击下方关注),点击底栏菜单“论坛回放”,即可观看。欢迎转发。





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


<论坛动态>

○ 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六次学术年会在天津召开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二届亚太地区教育创新文晖奖颁奖仪式在华举行


<论坛回放>

○ 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主论坛+分微论坛回放来了!


<分微论坛精彩回顾>

○ 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分会场精彩回顾①
○ 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分会场精彩回顾②
○ 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分会场精彩回顾③
○ 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分会场精彩回顾④

○ 学科分论坛:数字人文发展前沿与历史教育
○ 学科分论坛:创新与融合,跨学科实践课程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深度对话
○ 亚太地区教育创新文晖分论坛:教育创新与学习方式变革
○ 局长分论坛: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课程教学改革
○ 微论坛:在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通过“数据画像”助力学生成长
○ 微论坛:教师改变、课堂改变、学校改变——基于课堂变革的中小学主题式校本研修创新实践
○ 微论坛:学为中心的学习场景探秘

○ 微论坛:以学段贯通促进中小学校高质量育人


<媒体反响>

○ 《中国教育报》:面向未来的课改如何走向纵深——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观察
○ 《中国教师报》: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热议校长课程领导力
○ 主流媒体高频聚焦: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引发热烈反响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