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扎实推进学生发展数学核心素养落地生根(附视频回放)| 第四届论坛分微论坛精彩回顾
最新动态
扎实推进学生发展数学核心素养落地生根(附视频回放)| 第四届论坛分微论坛精彩回顾
2024-12-1725



11月30日至12月1日,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六次学术年会在天津召开,600多位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和校长教师分享精彩报告。12月1日上午,论坛举办了19场学科分论坛、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分论坛、亚太地区教育创新文晖分论坛、博士分论坛、校长分论坛、局长分论坛以及14场专题分论坛,下午举办了33场微论坛。各分微论坛围绕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重点热点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既有形势、政策的高位引领,又有区域、学校的精准实践,内容丰富,交流深入,反响热烈。


下面,一起来看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承办的“中学数学核心素养行为表现的指标体系统领的教学及评价”学科分论坛精彩内容——


会议现场


11月30日至12月1日,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六次学术年会在天津举办。12月1日上午,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组织承办了“中学数学核心素养行为表现指标体系统领的教学及评价”学科分论坛。

核心素养是近十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是各门学科的课程目标。2022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把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凝练为“三会”及其初中阶段的九大主要表现: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抽象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创新意识;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推理能力、运算能力;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模型观念、数据观念、应用意识。

本分论坛以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承担组织的中国教育学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究专项课题 (初中)”中的“数学核心素养行为表现及其教学案例研究”的成果为载体,总结凝练中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取得的成就与经验,展示重要的学术成果与实践探索。包括建构核心素养在中学数学课程中行为表现指标体系;探讨以核心素养行为指标为依据的单元教学设计、教学评价;聚焦推理能力、模型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结合大量具体、鲜活的样例,给出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策略、方法和具体路径,把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向深处推进、向细处落实。

鲍建生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修订组核心成员,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鲍建生以“中学数学核心素养行为表现指标体系的建构”为题作主题报告。他概述了数学核心素养行为表现指标体系的框架,系统阐释了核心素养的内涵以及主要表现。

章建跃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章建跃,以“基于数学整体性的单元-课时教学设计”为题作主题报告。他基于“数学整体性、逻辑连贯性、思想一致性、方法普适性、思维系统性”教学设计,阐释了如何进行内容、目标的解析,如何进行学情分析,如何进行“问题—师生活动—设计意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何给出“情境—问题—活动—结果”完整的教学活动设计。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实在一节节鲜活的课堂上。

张宗余

浙江省宁波海曙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浙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分册主编张宗余,以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之一的推理能力为例,以图形的性质为载体,系统介绍了以核心素养行为指标为依据的教学评价。

薛红霞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课程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薛红霞,以“从模型观念到数学建模——评价样例与教学建议”为题,讲述了模型观念的内涵,以及模型在不同学段的表现。

吴 锷


江苏省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正高级教师、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硕士生导师吴锷,通过大量评价样例阐述对创新意识的理解,鼓励学生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要有好奇心,追求新知,独立思考,能够主动尝试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科学情境中发现和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并加以探索和研究。


论坛最后,章建跃对分论坛的选题、策划进行了说明,并对分论坛的活动进行了总结。他希望广大中学数学教师在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上好每一节课,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把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在实处。

合影留念

本分论坛得到天津市教育学会、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天津市新华中学的大力支持。




回放观看方式



微信公众号观看。关注中国教育学会(可点击下方关注),点击底栏菜单“论坛回放”,即可观看。欢迎转发。





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


<论坛动态>

○ 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六次学术年会在天津召开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二届亚太地区教育创新文晖奖颁奖仪式在华举行


<论坛回放>

○ 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主论坛+分微论坛回放来了!


<分微论坛精彩回顾>

○ 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分会场精彩回顾①
○ 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分会场精彩回顾②
○ 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分会场精彩回顾③
○ 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分会场精彩回顾④

○ 学科分论坛:数字人文发展前沿与历史教育
○ 学科分论坛:创新与融合,跨学科实践课程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深度对话
○ 亚太地区教育创新文晖分论坛:教育创新与学习方式变革
○ 局长分论坛: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课程教学改革
○ 微论坛:在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通过“数据画像”助力学生成长
○ 微论坛:教师改变、课堂改变、学校改变——基于课堂变革的中小学主题式校本研修创新实践
○ 微论坛:学为中心的学习场景探秘

○ 微论坛:以学段贯通促进中小学校高质量育人


<媒体反响>

○ 《中国教育报》:面向未来的课改如何走向纵深——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观察
○ 《中国教师报》: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热议校长课程领导力
○ 主流媒体高频聚焦: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引发热烈反响





“欢迎订阅《中国基础教育》”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订阅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