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地区教育创新文晖分论坛成功举办(附视频回放)| 第四届论坛分微论坛精彩回顾
2024-12-1613

11月30日至12月1日,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六次学术年会在天津召开,600多位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和校长教师分享精彩报告。12月1日上午,论坛举办了19场学科分论坛、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分论坛、亚太地区教育创新文晖分论坛、博士分论坛、校长分论坛、局长分论坛以及14场专题分论坛,下午举办了33场微论坛。各分微论坛围绕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重点热点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既有形势、政策的高位引领,又有区域、学校的精准实践,内容丰富,交流深入,反响热烈。
下面,一起来看由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承办的“教育创新与学习方式变革”亚太地区教育创新文晖分论坛精彩内容——
亚太地区教育创新文晖分论坛
11月30日至12月1日,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六次学术年会在天津举办。12月1日上午,论坛设亚太地区教育创新文晖分论坛。该分论坛聚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创新“文晖奖”,以“教育创新和学习方式变革”为主题,设置四场主题发言和一场圆桌论坛,邀请文晖奖获奖者分享其在提升教育机会、优化教学质量和推动教育创新方面的成果,深入探讨亚太国家在全球教育治理中的关键角色,共同探索亚太地区教育发展的多元智慧与前沿实践、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创新和学习方式变革、高品质学校的发展路径等,为推动区域教育创新提供多元视角,助力实现联合国2030年教育议程目标。论坛全景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 杨银付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杨银付为论坛致辞。他对参加论坛的教育界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对文晖奖的支持、国际教育分会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为筹备本次论坛付出的努力以及天津师范大学提供的服务支持表示感谢。他在讲话中强调教育作为文明传承和发展基石的重要性,指出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教育创新已成为推动教育发展的核心动力。亚太地区作为全球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区域,其教育创新对提升区域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他表示,自2010年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亚太地区教育创新文晖奖”已走过14个年头,旨在表彰在教育创新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机构,为教育创新提供经验和启示。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教育创新和学习方式变革成为重要议题。本次分论坛深入探讨如何利用新技术构建更灵活、开放、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分享生动实践,探索未来教育发展方向。他表示,教育创新需多方共同努力,中国教育学会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推动教育创新,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最后,他呼吁与会者共同探索教育创新的无限可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副秘书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 苑大勇
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副秘书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苑大勇作题为“文晖奖: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主场’实践”的主题发言。他指出,“文晖奖”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局与中国教育界联合设立的一项重要奖项,旨在表彰在教育创新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个人或机构,体现了文明与文化在多方面的进步和发展。他阐述了“文晖奖”如何紧密贴合全球教育议题,特别是如何聚焦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终身学习和教育公平等关键领域所体现的深远意义。他强调中国在承办“文晖奖”评选活动、促进国内外教育合作与交流方面所展现出的独特优势与做出的显著贡献。他希望通过增强主场意识、完善相关制度设计、加大媒体宣传力度,不断提升“文晖奖”的国际影响力,为推动全球教育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教育公平的实现贡献更多力量。 巴基斯坦知识平台有限公司外展与参与总监 乌迈尔·阿里
巴基斯坦知识平台有限公司外展与参与总监乌迈尔·阿里作“人工智能驱动的自适应混合学习方案,助力恢复学习损失”的主题发言。他表示,知识平台致力于通过AI与适应性混合学习技术革新成人教育,目前已服务数以百万计的学习者。其使命是通过技术和合作改善教育质量、教师发展以及课程内容,从而实现教育的全面转型。知识平台提供包括线下和线上学习管理系统、内容管理系统、游戏化学习竞赛平台等多种服务,覆盖多个学科领域,旨在利用科技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高效的学习体验,打造更加包容、公平且个性化的教育体系。目前已与国内外教育机构和政府部门建立起合作关系。他强调,知识平台通过其先进的教育技术和多样的学习解决方案,在促进教育公平、提升学习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将继续探索和扩大合作伙伴关系,致力于推动全球教育的发展和创新。柬埔寨王国政府教育、青年和体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 坎·普提
柬埔寨王国政府教育、青年和体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坎·普提作题为“教育、青年和体育部新冠疫情应对与恢复方案”的主题发言。他指出,柬埔寨教育部、青年和体育部,在新冠疫情期间实施了一项创新的应对与恢复计划,旨在减少教育中断并确保所有儿童能够持续接受均衡教育。该计划得到政府及国际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亚洲开发银行,通过开发在线学习平台、制作教育视频和工作纸,并广泛使用Telegram进行内容的迅速分发,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快速共享。他表示,该计划不仅显著降低了辍学率并加速了柬埔寨教育系统的数字化进程,还凸显了可持续性与可复制性,建立了长期学习资源库以支持未来教育需求,彰显了危机中创新教育解决方案的重要性及其对全球教育发展的潜在贡献。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中非大学联盟交流机制中方秘书处副秘书长 徐墨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中非大学联盟交流机制中方秘书处副秘书长徐墨作题为“中国高品质(国际特色)学校评价体系研究”的主题发言。她介绍了具有国际特征的中国高质量学校评价体系(HQCS)研究报告,报告由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共同完成,旨在积极融入全球教育治理,贡献中国力量,通过借鉴和整合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提升中国教育质量,并促进全球教育发展。该项目与国际权威认证机构Cognia合作,结合中外教育理念与方法,制定了一套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并以过程评价与诊断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提供持续改进的方案,目前已与多所国内外知名学校进行合作试点,并逐步完善评价工具和流程,为中国高质量学校的建设提供全面的诊断服务,以期为学校战略规划提供支持。她指出,项目致力于构建一套符合中国国情、兼具国际视野的高质量学校评价体系,促进教育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助力教育现代化的实现。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报编审、主编 刘华蓉
主题发言环节由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中国教育报编审、主编刘华蓉主持。她希望更多国家能够参与文晖奖并从中获益,希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能够助力每个人成为终身学习者。圆桌论坛
在圆桌论坛环节,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顾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所前理事会成员孟鸿伟,斯里兰卡DP基金会高级项目助理迪维亚卢克珊娜·钱德拉塞加,斯里兰卡DP基金会运营主管卡拉纳·塔萨拉,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经济统筹部 Kartu Prakerja 项目管理办公室执行主任丹尼·普斯帕·普巴斯里,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网络安全与信息中心副处长李璐,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杨丹围绕“教育创新和学习方式变革”的议题,从印度尼西亚的Kartu Prakerja项目如何通过技术应用促进劳动力质量的提升、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尤其是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情况、斯里兰卡Dhammika和Priscilla Perera基金会支持下的DP教育项目发展现状、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的技术与平台创新、教育技术的核心概念等方面展开深入研讨。与会嘉宾表示,教育需要多维度的变革,学习方式的变革就在当下,要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希望新技术能够真正推动教育变革。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学习,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最终都是为了塑造终身学习者和有创造性的人。亚太地区教育创新“文晖奖”以创新促进教育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局与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联合设立。十四年来,文晖奖在推动教育理念、教育政策、教育实践方面的创新发挥了促进作用,逐渐成为亚太地区的标志性奖项,形成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本场分论坛的举办,不仅从多个角度呈现了亚太地区教育创新的丰富实践,分享了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对于学习方式变革产生的重大影响,同时也展示了中国通过文晖奖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 主场”优势,激发了与会者对未来教育创新的深度思考。论坛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助力亚太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积极力量。
微信公众号观看。关注中国教育学会(可点击下方关注),点击底栏菜单“论坛回放”,即可观看。欢迎转发。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