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第四届论坛抢先看 | 学科分论坛: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物理实验教学
最新动态
第四届论坛抢先看 | 学科分论坛: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物理实验教学
2024-11-2814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更好地服务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中国教育学会将于2024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天津举办“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六次学术年会”。论坛主题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聚焦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旨在紧紧围绕党中央关于全面建设教育强国重大决策部署,聚焦育人关键环节与重点领域改革,总结凝练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课程教学改革取得的成就与经验,通过主旨报告、校长星空、主题发言、中国好课堂、学科嘉年华、教改正前方等多个环节,展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前沿进展、学术成果与实践探索。


按照论坛议程安排,11月30日,集中大会。12月1日上午,特设学科嘉年华(19场学科分论坛),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分论坛,亚太地区教育创新文晖分论坛,DPD特别分论坛(D、P、D分别为博士、校长、局长),14场专题分论坛。下午为教改正前方,33场平行微论坛共话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区域与学校实践。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由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承办的学科分论坛——







组织单位
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




论坛主题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物理实验教学




论坛内容

物理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也是落实教育强国战略和新课标的重要抓手,本次论坛邀请高校教师和中学教师就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落实课标和教材要求,新技术手段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等若干方面进行深入研讨。




会议时间
2024年12月1日8:30-12:15




会议议程

(会议议程以实际为准)




参会嘉宾


高 杰(主持人)

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孟繁华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首都师范大学园党委书记


李春密

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


侯 丹

天津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实验师,天津师范大学教师培训师(具有ISW国际认证证书),北京师范大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博士

孔祥明

河北工业大学副教授,天津市物理学会理事,天津市科普思政研究会理事

孔大海

宁波市慈湖中学物理教研组长

张汉泉

南开中学物理学科高级教师,南开区科学技术协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天津大学“国优计划”硕士研究生实践导师,天津市创新人才培养跨学科类领航学科基地负责人

陈翠玉

青岛市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初中物理教研员,正高级教师,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物理培训团专家

蒋文文

江苏省无锡市西漳中学物理教师

曹 猛

天津师范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教师

阎学辉

天津海河教育园区南开学校,天津市教育学会物理专业委员会理事



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


<会议通知>

○ 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六次学术年会将于11月30日在天津举办


<论坛预热>
学科嘉年华

○ 语文课程与小学生文化情怀培育

○ 落实新课标,关注幼小衔接

○ 中学数学核心素养行为表现指标体系统领的教学与评价

○ 课程改革深化发展阶段英语课堂教学热点问题

○ 建设思政金课,增强思政引领力

○ 数字人文发展前沿与历史教育

○ 面向未来的地理课程教学改革

○ 化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创新发展

○ 基于生物学课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

○ 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 提高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  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 “新课标·新教材·新实践”展示与交流

○ 核心素养导向的美术课程变革与实践路向

○ 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书法教育发展之路

○ 中小学劳动课程建设与实施

○ 推动教育强国建设——深化课程改革与AI融合的基础教育探索

○ 创新与融合,跨学科实践课程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深度对话


DPD特别分论坛

○ 博士分论坛:新时代立德树人与教育强国建设
○ 局长分论坛: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课程教学改革
○ 校长分论坛: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专题分论坛

○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民办基础教育何为?
○ 协同发展,健康同行
○ 学习 转化 创新——“领航计划”赋能新时代卓越教师成长
○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的实践探索
○ 用好教学成果 赋能扩优提质
○ 综合高中建设的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
○ 城乡教育融合发展中的课程教学改革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促进教育测评与考试改革
○ 弘扬教育家精神,打造富有中国特色的教师培训体系
○ 以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 中小学思政深度育人体制机制创新的研究与实践
○ 五育并举视域下中小学寒暑假教育的改革与实践
○ 深化校家社协同育人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教改正前方

○ 做有学科味道的思政教育——天津市中小学课程思政知与行
○ 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区域行动
○ 在儿童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生·态”教育视域下的“科学+”创新实践
○ 教育评价牵引育人方式变革的区域实践
○ 数智转型,打通作业减负提质“最后一公里”
○ 在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通过“数据画像”助力学生成长
○ 高质量育人体系导向下的学校教学改革实践
○ 大思政教育背景下区域性红色资源的高质量开发与运用
○ “聚焦关键 突破重点”——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福州行动
○ 区域推进单元学历案,国家课程标准落地的温江实践
○ 特殊教育学校劳动教育实施体系的架构与践行
○ 教育强国建设 名师工作室何为?
○ 跨学科主题学习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区域探索
○ 数字教育教学的创新实践与理论建设
○ 教师改变、课堂改变、学校改变——基于课堂变革的中小学主题式校本研修创新实践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的体系建构与实践创新
○ 构建素养导向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新生态
○ 基于课程改革的学校劳动教育高质量实践
○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边疆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 启智润心 实现幼儿全面富有个性发展
○ 会玩、慧玩、汇玩——幼儿园自主游戏推进的路径探索
○ 传承红色基因 培育时代新人——发挥资源优势,探索实践育人新样态
○ 数智时代学校治理与育人方式的变革
○ 突围与超越,学科教学中儿童想象力的培养
○ 学为中心的学习场景探秘
○ 以学段贯通促进中小学校高质量育人
○ 构建高质量育人生态,让青春期成为教育黄金期
○ 未来书院,创新人才素养培育的课程变革与实践
○ 基于戏剧工作坊的跨学科美育实践
○ 课堂,让学习真正发生
○ 科学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 美育赋能,助推乡村学校教育提质
○ 看见学生,教育才会发生——基础教育育人方式变革探索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