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成尚荣:夯实“基点”是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战略定位
最新动态
成尚荣:夯实“基点”是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战略定位
2024-05-2021

转自公众号:中国基础教育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k0ODM3MjM1MQ==&mid=2247518407&idx=1&sn=e6ebf67414aeefcc4769ce19bd4c4764


本文共5346字,阅读约需9分钟



成尚荣,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国家督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当代教育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建设教育强国、打造科技强国的关键。基础教育承担着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重任,夯实“基点”是基础教育培养人才的战略定位。基础教育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大家各抒己见,纵论甚广,其中不乏精彩的观点和深刻的理论阐释,这种开放式的讨论不仅体现了良好的学术品质和文化氛围,也说明了这一命题本身具有多义性。多义性正是内涵丰富、解释性强的体现,也打开了弹性的边界和讨论的思路。但是,今天我们的讨论绝不能止于多义,不能止于广泛的散谈,也不能只止于具体方法的讨论,而应该聚焦,只有聚焦才能凸显问题主干、抓住本质。关键是应聚焦到哪里去?毋庸置疑,必须回到基础教育的性质和独当之任上去,这是我们思考的聚焦点,是基础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出发点和准绳。我想就几个关键点谈谈自己对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点思考。




重构基础观:牢固树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点”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明确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龙头是高等教育。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教育强国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点”必然在基础教育,夯实“基点”是基础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战略定位和根本对策。基础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在人才强国战略下,审视并重构基础观,紧紧围绕“基点”来展开讨论和设计。明确了这一战略定位和核心任务,关键还在于怎样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我认为要义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要坚守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基础教育的“基础”这一特质决定了它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点”,基础是不可替代的,也是不可超越的。这些认识必须为我们所确信,但同时认识还要进一步深化,理念才可能跃升。中科院院士薛其坤认为,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开关,“做基础研究就相当于打地基,做到0-1就是盖第一层楼”。尽管薛院士说的是基础研究,但基础教育与基础研究有着相同的价值逻辑。此外,我们说基础是不可超越的,但绝不意味着基础的内涵是静止的,是不发展的。恰恰相反,因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素养随着时代的发展持续迭代,基础的内涵也是不断生长的。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基础,把握基础观的发展性,否则基于旧的基础观可能很难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基点”正是对新基础观的深刻演绎与形象表达,是对基础观重构的促进。


其次,“基点”概念是建立在深刻的理论之上的,映射了“第一性原理”。第一性原理又称“第一原理”,由亚里士多德提出,他指出,每一个系统中存在一个最基本的命题,它不能被违背或删除,世上必有第一原理,而事物既不能有无尽列的原因,原因也不能有无尽数的种类,因为一事物不能追溯其物质来由至于无尽底蕴。各种理论往往有着同样的旨意,很多学者也以高楼与地基来类比第一性原理。第一性原理可以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供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它具有前提性与先在性。因此,我们要回到基本问题上去,回到基本问题的实质去把握根本问题。不难理解,“基点”是对第一性原理的体现,夯实“基点”应是基础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关键之所在。


最后,要理解“基点”的理论意蕴。“基点”首先指基石,失去基石高楼必定成为空中楼阁,即刻倾覆;“基点”还指基础,忽略基础,发展不可持续,大厦终会坍塌;“基点”亦是支点,不仅可以支撑,还可以撬动;“基点”还应是生成点,生成新的知识、经验,生成新的世界与希望;因为“越是基础越是尖端”,所以“基点”也是提升点。对“基点”的多重阐释,彰显了“基点”内涵的丰厚性及独特性,说明“基点”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概言之,今天,基础教育阶段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一定要搁置执念、成见与偏误,回到“基点”,将“基点”作为出发点和着力点,从根部做起,进行理论建构和实践创新。



构建因材施教体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与关键


1. 因材施教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内在联结


因材施教具有普适性,适合学制中的所有学段,但与基础教育关系更密切、更直接,却也更难实施,因而更重要。将因材施教当作基础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领域和根本对策是由因材施教的独特价值决定的。


因材施教具有文化的根性,深植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闪耀着中华文化自信的光芒,凝结着中华民族的育人智慧。践行因材施教,让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在基础教育阶段就能生根铸魂,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有大德、立大志、成大才。这是其一。


因材施教有着宝贵的人性,彰显着人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材施教是“人人”的教育,凸显了人的差异性,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是发展个性的教育,善于发现并发掘人的创造潜质;是上不封顶的教育,让优秀的人更快更好地发展,走向拔尖创新。这是其二。


因材施教具有智性,“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知,智也。因材施教关注人的思维方式,让思维具有宏观性、战略性,处在“闲闲”状态,这是一种大智慧,能形成言说的“炎炎”气势。大智者才能培养学生的大智慧。这是其三。


因材施教具有时代性,既古老又年轻。因材施教之“材”不仅指人,也指不同的资源和现代技术。当下,践行因材施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创新能力和世界胸怀。这是其四。


因材施教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有着天然的联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以基础教育为“基点”,又以因材施教为“基点”中的重点,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逻辑,也是时代要求使然。


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对因材施教这一光辉思想并未给予充分的关注和认真的实践。不能说我们没有探索,但从总体上看没有显著的进展,更没有突破,其结果必然妨碍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今天,我们必须从若明若暗、若即若离的状态中走出来,以构建高水平因材施教育人体系回答基础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时代之问,将高水平育人体系“写”在培养人才火热的实践中,让它在“基点”发出奇光异彩。


2. 从结构上把握因材施教的育人体系,整体践行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不仅仅是种教育方法、途径,也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理念策略,而是一个完整的结构,只有从整体上去把握,才能逐步建构起更高水平的因材施教育人体系。这一结构体系包括以下要义。


一者,因材施教核心价值追求:有教无类。几千年前,孔子就确立了教育公平的想象和追求,把受教育权、学习权还给每一个人,这是因材施教的前提。今天,只有从教育公平的高度去认识,才能提升因材施教的价值立意,并自觉地用因材施教推动共同富裕下的高质量发展。


二者,因材施教的目的:成人之美。因材施教以关怀性思维达成学以成人目的,并以成就别人为美德,让学习过程充满愉悦体验,成为美的历程。


三者,因材施教的理论:性相近,习相远。人的本性(包括气质)本来是相近的,因为后天生活环境和接受的教育不同,促使人与人之间习性差距越来越大。因材施教强调了后天教育之于人的发展的重要价值,应当“因材”而施加不同的影响,让人成为发展最好的人。


四者,学习之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就是要学会思考,学习真正发生就是思维真正运行,学思并重正是学习之道与学习品质。创新思维是创新素养的核心,创新思维导向创新与创造。


五者,教育策略:针对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教育,强调教育的针对性,提倡适合的教育,让普通者不普通,让优秀者更优秀,让杰出者冒尖。


六者,择师智慧:三人行必有我师。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是终身学习者,提倡师生共学、择善从之。


七者,变革学习方式:提倡游学,在真实丰富的情境中学,在生活实践中学。


如此等等,还可在持续的实践中再完善,进一步结构化。在基础教育构建因材施教育人体系方面,先贤为我们搭建了框架,而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和践行,任重道远。


3. 深入探索,以典型经验打通培养堵点


指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因材施教极为重要,又极有难度,需要持续探索,力求打通堵点。当前已有一些典型经验,值得关注和推广。


课堂教学中的因材施教。这是重点也是难点。班级授课制给因材施教带来不少挑战,如果破解了这些挑战,学科育人、教学育人便会前进一大步。例如:数学特级教师荀步章在这方面就有重大突破。他从儿童认知风格切入,以解决大班额授课制下难以因材施教的问题为目标,构建了小学数学因材施教的实践模式。基于对455名学生认知风格的调查,荀步章概括出视觉型、听觉型、触觉型几种不同认知方式,进行分类教学,建构不同教法、拓展学法,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质量。荀步章的实践研究证明,虽然课堂教学中的因材施教有很大难度,但是只要找到不同切入点,以不同形式开展研究,是可以推进并取得成效的。因材施教当然还有其他方式,如高质量的小组学习、伙伴学习、学习小分队、寻找心爱学科、创意活动、现代小先生制、个别化指导方案等,学校和区域都可尝试。


学校层面的因材施教。学校践行因材施教时要进行系统设计、整体谋划,如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在变与不变中寻找人才成长规律,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因材施教之路。学校建立与完善学科拓展课程、综合融通课程、高校共创课程,重构理科课程;以“让我们一起想”为主题,聚焦教与学方式的转型,强调为思维而教,鼓励一题多解、一解多题、一题多题;推进全科阅读,组织建立地平线读书社。学校“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校训在学生心灵深处打下了烙印,拔尖创新人才的苗子不断涌现。


区域层面的因材施教。如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在这方面走出了自己的路径。教育局形成了区域推进因材施教的有层次规划,以项目引领建构不同类型的学习中心,让不同兴趣的学生在不同的学习中心发展特长;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运用现代技术为学生发展赋能;重点研究个体发展评价,保护学生的个性品质并促成发展。 


当然,以上只是例举,还有不少典型有待发现与研究。但从总体上看,践行高水平的因材施教亟待新探索、新突破。聚起星火、汇起能量,必定会推动因材施教的风帆,点亮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天空。 


 

完善制度与解放实践: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提供优质土壤


“基点”既要夯实,又要擦亮。所谓擦亮,是去蔽、去魅,在坚守的同时对“基点”再审视、再思考、再认识,让“基点”映射时代的色彩、呼应未来的召唤。当坚守、夯实、擦亮融为一体的时候,“基点”才能真正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沃土。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基础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有明确的战略定位,也有其内在规律和特点。任何改革都是一种超越,拔尖创新人才的突出特点就是自我突破、自我超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更应该具有超越的精神品格。当前,基础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更强调科学性、规律性、适宜性,但不能过于拘泥形式、过于谨慎行动,这样就迈不开步子,难以有突破性进展。“解放实践”一说,应成为我们引领性的理念和策略,让拔尖创新人才有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要坚持三个导向的统一。一是问题导向。马克思说:“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问题导向固然要针对具体问题,但更应回应时代的潮流,这样解决问题才有大视野、大动力、大格局。二是目标导向。目标是基于愿景的价值承诺,是公开的育人宣言。我们要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目标的引领下,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到应有的战略地位,作为改革主题,推进基础教育的转型。三是战略导向。2035年中国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基本建成教育强国。时不我待,我们的步伐要坚实且迅速。


要在一些关键性、敏感性问题上有较大突破。一是在人才培养的目标理念上,拔尖创新人才要有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他们不应该是传统意义上的“乖孩子”,而应该是勇敢的探索者、美好未来的创造者。珍视好奇心,呵护想象力,激发探求欲,是我们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三大法宝,亦是打开未来之门的金钥匙。同时,我们还应当确立“有缺陷的优点”“失败是创新的一部分”等理念,破除阻抗因素。二是在评价的理念上,要打破评价的一维性,让“求平均分”的时代终结。评价不是追求教育的同质化,不是培养标准件,也不是“盲人摸象”,而应通过评价发现学生的潜质和可能,促使学生全面、充分且自由地发展。三是在看待成长的方式上,我们要少一点对考试、分数、输赢的强调,给孩子们多一点鼓励,多一点自由支配的时间,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让所有时间、所有活动都课程化,都“无缝对接”,都被控制起来、统一起来;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更不允许“超前学”,防止过度学习损害儿童的精力,扼杀创造力的萌芽。


要重视学生研究,尤其要重视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首先要研究作为人的学生。学生既是思想劳动者、精神劳动者,也是情感劳动者。情感是学生认知与创新的纽带,是创新思维的激发器。拔尖创新人才应是有积极情感的人,是精神饱满的人。所以,在变革学习方式的同时,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乐趣、志趣和志向。一个积极的学习者、生活者,才可能成为积极的探究者、创造者。


要探索各学段的培养重点,逐步明晰行动路线。小学重在兴趣的萌发,重在意识和态度的培养;初中重在志趣的养成,重在勇往直前的性格的培养;高中重在学科优势的实现,重在以分层教学促成更大发展。


我们坚信,在人才强国战略指引下,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基础教育早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这一基点,一定会发出独特的光彩,以至照耀基础教育的天空。


(来源:《中国基础教育》)


欢迎订阅

唯一带“中国”字头的

基础教育综合期刊

教育部 主管

中国教育学会  主办


邮发代号:80-572(国内)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2097-15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0-1787/G4

教育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月刊,每本定价18元,全年定价216元 

邮政订阅:

1.全国各地邮局网点均可订阅

2.登录中国邮政报刊订阅网bk.11185.cn订阅

编辑部订阅:

订阅热线:010-84022301、18811031046

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长安支行

户  名:中国教育学会

银行账号:9558850200000834742


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zgjcjy2022@163.com(请勿一稿多投)

邮件主题:作者姓名-手机号码-栏目名称-文章标题

联系电话:(010)84022301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