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中国教育学刊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MTQyMjcxMQ==&mid=2649520078&idx=1&sn=cba48cf25500a8591f69fedaa68abf5f
王红蕾,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讲师
在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部署和推进中,我国乡村教育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学校和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新阶段,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新征程中,以基本公共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为双核推动乡村教育新发展,是厚植区域人力资本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其根本意义在于通过促进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形成乡村人力资本和人才的坚实基础,进而助力实现乡村振兴内在活力的持续激发。
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教育事业发展,财政经费投入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当前,在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下,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和财政收支进入持续的紧平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财政政策提质增效的新要求。为推动新时代我国乡村教育新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厚实的人才基础,迫切需要优化乡村教育财政投入保障政策。针对当前我国乡村教育相关财政性经费投入和使用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一个关键的举措在于着力加快建立健全乡村涉教财政经费的统筹机制,以强化经费使用效益、提升整体效能,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供强有力的经费保障。
在过去较长时期以城市为中心的城镇化推进中,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持续从农村流向城市,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农村发展明显滞后。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教育尽管也得到重视,但不完全是乡村内生发展的结果,在相当程度上是服务城市发展的“离农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在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框架下,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是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
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战略部署中,作为乡村全面振兴重要战略支撑的教育,其重要使命和功能定位就在于人的培养,及其作为公共服务对人力资源要素流动的牵引性影响。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深入推进的基本路径。相应地,以教育强国的率先建成支撑引领现代化强国建设,乡村教育新发展的重要功能定位就在于,以基本公共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为双核,厚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本,主要包括三大方面的任务要求。
面向农村地区青少年儿童的优质学校教育资源供给
以中小学校和幼儿园为主体,向乡村社会提供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即系统性建设城乡一体而具有内在一致性、差异性、互补性、流动性的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以满足广大农村地区家庭对子女接受基本且具有较高质量的教育需求。其主要任务包括,深化乡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县域整体推进包括高中学校多元特色化建设、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发展在内的教育服务体系建设。具体涉及乡村义务教育学校和幼儿园的布局、教育教学质量水平提升,数量充足、结构稳定的高素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校舍建设维护和信息化、数字化等。
支撑现代农业产业劳动者知识技能升级的教育培训
适应产业需要的人力资源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现代农业产业劳动者队伍的建设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面向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培训,是新型现代乡村教育体系的内在实践要求。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灵活多样、实用管用、现代前沿的乡村职业技术技能教育培训体系,常态化开展职业知识与技术技能的培训;另一方面,适应现代农村农业发展的需要,要通过促进知识更新与技能培训升级,加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广大农业生产者的劳动技能与综合素养,提升亿万农民适应新产业融合发展的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支撑亿万农民创造性生产活力的释放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引领新时代区域性乡村社会的文化生态与价值观念
文化与价值观念是乡村社会赖以存续的精神内核。党中央、国务院在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中明确提出,要“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现代乡村教育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和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乡村群众的知识、观念与行为,作为一种组织形态,历史地肩负着文化启蒙、传承与创新的重任。为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教育的新发展必然要在文化驱动的层面激发精神力量,在精神文明,促进乡村社会文化生态与繁荣,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的乡村社会价值观念、行为习惯与理想信念等方面,发挥重要的引领性功能。
上述乡村教育新发展的三方面主要任务相互影响、彼此联结,构成一个厚植乡村人力资本和提升人才素质的独特的教育、培训与环境影响体系,既基于也超越现有的教育结构体系,落脚点在于服务乡村社会人的全方位培养、素养提升与能力促进。乡村教育的改革发展及其财政投入支持就要更加精准聚焦,立足于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不同年龄社会群体成长、生产、生活、发展的教育需求,不断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着眼乡村发展实际,有效保障学校教育和社会化教育培训的多元化供给。
强有力的经费投入是乡村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坚持教育事业的公益属性和政府财政投入的主体地位,是我国乡村教育发展的有益经验和制度安排。在我国教育结构体系中,乡村学校教育基本上是中小学校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教育构成了乡村教育的主体。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乡村中小学幼儿园的投入保障,随着2008年完全实现义务教育学生免收学费,城乡统一、重在农村,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基本建立健全,加之重在促进中西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的四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实施,有力保障了我国乡村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2022年,全国基础教育财政性经费达3.2万亿元,中央财政教育转移支付资金80%以上用于中西部省份,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持续开展农村义务教育薄弱校改造、贫困生补助、学生营养改善等计划的实施。城乡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正在逐步实现由县域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
但同时,随着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就乡村教育新发展的使命、主要目标任务和实际情况而言,其经费保障日益凸现出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突出表现为乡村涉教财政经费呈多渠道、分散化的特点,并且条块化的公共预算经费在实际使用中受到较大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高质量发展形势下乡村教育与学校内涵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世界经济复苏缓慢,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和财政收支持续紧平衡的大背景下,各地县域财力面临较大挑战,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县级政府所拥有的财力无力负担全部义务教育投入。面向未来,乡村教育财政性投入在来源和配置上的结构性问题,使其整体效益受到较大制约,难以很好适应和支持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目标下乡村教育新发展的需要。
支持乡村教育的财政经费来源渠道多但较为分散
乡村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和学前教育作为中央与地方共同事权和支出责任的领域,由中央财政以城乡义务教育补助资金纳入对地方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还以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补助资金、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资金、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学生资助补助经费等进行专项转移支付。这些构成了乡村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教育的经费保障主体,也是乡村教育财政性经费的来源主渠道。与此同时,在中央其他部门的预算当中也有大量涉及教育和乡村教育的资金。比如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乡村振兴就业补助资金、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奖补资金、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项目资金、“全国杰出农村实用人才项目”资助资金等;以及国家体育总局、民政部、科技部、住建部、民委、交通运输部、中央文明办等涉及乡村教育的,如足球、乡村少年宫等相关经费预算。
涉教预算资金在具体使用上的可调整空间太小
乡村所有财政涉教资金均以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以及项目申报等方式纳入年度预算,根据预算法等相关规定按程序设立,资金的拨付使用具有严肃性,在预算的执行上不得擅自改变预算支出的用途。尽管预算法也明确了“预算调整”,但同时有明确而具体的规定,要求“各级政府对于必须进行的预算调整,应当编制预算调整方案。预算调整方案应当说明预算调整的理由、项目和数额”。而且程序复杂,各级财政预算调整方案需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因而,在预算资金的实际执行使用过程中,由于目标任务需要或事项的变化,就常常出现上述来源于各部门的与乡村教育相关的条块化财政预算资金难以打通使用的突出问题,以至于一方面年底资金冗余,另一方面难以有效发挥支撑乡村教育体系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在我们的调研中,各地对于调整使用的反映与需求较大。
财政性教育经费支撑学校内涵发展的力度不够
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指向下,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核心在于,适应促进学生素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小班化教学、特色化课程领导以及数字化赋能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等软实力的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连续十年做到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不低于4%”。十年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4000多亿元,带动地方投入超过1万亿元,着力解决义务教育“乡村弱、城镇挤”等突出问题,缩小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差距。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继续纳入直达资金范围管理,直达资金标识贯穿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等整个环节,并以专项转移支付的方式,对乡村中小学校、幼儿园进行薄弱校改造、教师培训等支持,促进乡村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发展。
但总体而言,对乡村教育的经费投入在结构和配置使用上,较长时期基本是服务“有学上”和基本均衡的目的,主要用于保运转的项目,包括基本公用经费、教师工资、校舍建设、办学条件设施改善等,难以满足新阶段学校在教师专业发展、教研能力全面提升等内涵建设方面的需求,尤其是尚缺乏优质乡村教师培养补充的有效经费保障。而且,一方面项目式的经费必须专款专用,另一方面保运转的生均公用经费尽管基准定额在不断提高,但既存在区域性和校际的差异,特别是100人以下小规模学校的节点临近弱化效应问题,也存在着经费的结构性短缺。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农业强国”建设,强调要“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和“健全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壮大乡村人才队伍”,并强调“完善乡村振兴多元化投入机制”。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和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国家战略目标下,乡村教育财政经费在持续增加规模、优化收支结构和提升整体效能上面临较大挑战。为推进乡村教育新发展,保障与促进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乡村教育体系建设,在财政经费投入保障方面,亟须着力提升财政经费管理水平,特别是提升财政政策成效。为此,我们建议建立健全乡村涉教财政经费的统筹机制,完善顶层设计、推进归口管理,依法实行必要的预算调整。通过打破思维观念束缚,推动机制创新,破除制约乡村教育真正实现快速、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制约,形成各来源项目经费的协同打通使用,以真正“能办事、办成事”,提升财政教育经费的整体效能。
实行多渠道乡村涉教财政经费的总量统筹,整体打包形成乡村教育与培训体系发展的财政保障资金
基于既有农村中小学校和学前教育的各级各类资金,整合其他部门各种各样的财政资金,在国家层面统一为“乡村教育振兴资金”,归口教育部和乡村振兴局联合管理。在顶层设计上形成乡村涉教财政经费“百川归一”的局面,解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中涉教项目经费散乱小和交叉重叠的问题,以形成能够办成大事的“拳头”力量。同时,深入推进乡村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推动审批权下放,赋予地方必要的统筹教育资金的自主权,激励地方积极主动作为。并且,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依法依规、有序有效推进涉教财政性经费的统筹整合。
总体规划乡村教育体系改革发展任务,系统性统筹安排项目经费以盘活存量激活效能
首先,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进一步明确未来一个时期我国乡村教育的基本功能、主要任务与基本形态,形成以中小学幼儿园教育和面向新型职业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等职业技能培训为双核的乡村教育体系和关系结构。
其次,分类施策,系统设计乡村教育体系基本建设费用和专项计划资金,形成乡村教育经费投入的项目库,实施财政经费支持乡村教育的功能化管理。最后,打通部门之间的协同渠道。经费在预算编制环节按照乡村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进行源头整合性规划设计,加强行业部门内涉教财政经费的整合与行业部门间涉教经费统筹的衔接配合,并不断健全预算方案调整程序的快速响应机制。
结合国家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和职业教育“双高计划”,提升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机构的经费自主使用权
首先,出台促进乡村教育全面振兴的经费保障总体指导意见和实施办法,让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技能培训机构等在经费的统筹上有政策依据。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应对区域学龄人口结构性变化进行布局调整时,也相应有教育经费统筹的政策支撑。特别是,为有效提升乡村教育、职业技能培训质量,促进乡村学校和培训机构的内涵发展,加强乡村学校与培训机构的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提高专业化素质,应对教研、培训等相关经费适当统筹使用,坚决克服与杜绝基础设施上的重复浪费性建设。
其次,在学校的年度工作预算及绩效指标上,要更加宽口径,强调财政资金对于加快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的长效、定性评价,改变立竿见影的短期、定量效果评定。聚焦提质增效,促进乡村教育体系的长远、可持续与优质发展,有力助推教育强国建设与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