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中国教育学刊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MTQyMjcxMQ==&mid=2649523629&idx=1&sn=1bffdcf96bf4fd1756c7ec3ab9c20ab7
窦桂梅,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清华大学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组副组长
新时代我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成效显著,但在师资队伍建设、课堂教学质量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改革创新与持续提升。基于系统论视角提出理解小学思政教育的“价值—要素—结构—功能”四维框架,从坚持价值引领、完善内容体系、强化实施机制等方面,对清华大学附属小学“1+X”思政课程创新样本进行梳理总结,探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育人规律和策略,并围绕集成化协同推进、数字化载体建设和一体化校本实践等主要着力点,对进一步提升大中小学思政教育质效提出思考和建议。
思政课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这些嘱托和战略安排,充分体现了思政课在立德树人工作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反映了党和国家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与时俱进的最新要求和更高期盼。
小学思政课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接续成长的“第一棒”。本文基于问题导向,从小学思政课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使命机遇与挑战入手,尝试提出理解小学思政教育的“价值—要素—结构—功能”四维框架,并据此对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下文简称“清华附小”)开展思政课程建设的长期实践探索进行梳理,进而提出以小学思政教育整体性开展更有效支撑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若干政策建议。
为什么思政课要进行一体化建设?从小学、中学再到大学的每一个阶段所讲的思政课,其要义都指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遵循党的教育方针育人,其精神实质在于无论哪个学段共同的育人使命是不变的,即都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体化”的过程,就是基于学生自身发展完整性,将大中小学制相互独立、相互分离的部分衔接,打通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主体的一致性育人要求,将其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从价值导向看,小学阶段是学生明理启智、立德成志的关键阶段,要系好奠定理想信念的 “第一粒扣子”。从学制起步看,小学思政课承担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起好头、迈好第一步”的作用。从成长规律看,从儿童入学到大学毕业的全生命周期,遵循学生在不同学段的适应性和发展特点,需要上好不同学段的思政课。综上,小学思政课是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确保受教育者具备合格接班人素养的基础。
马克思指出:“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因此,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当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与改革创新仍存在若干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教师队伍专职化、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由于多种原因,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是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短板。例如,小学思政课专职教师不足且整体专业性不强等。由于基础教育或小学岗位编制不够,一般采用语文等学科教师“凑”(兼职)的方式完成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规定的“道德与法治”(即小学阶段的思政课)课程教学任务。另外,小学在向中学、大学阶段贯通方面,一体化培训、教研、评价渠道不畅通,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等。这些均限制了小学思政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创新。
二是课堂教学质量存在改善空间。由于对学科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研究的缺乏,小学阶段思政课无法很好地为不同阶段学生做好更深入的学习准备。一方面,思政课堂变革亟须强调思政课的政治属性。思政课不是教师的“秀场”,而是学生思想意识形态塑造的“战场”。另一方面,思政课堂变革亟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获得感,重视学生学习完思政课后沉淀了什么,不仅是知识点的学习,更包括价值观的体认。
三是大中小各学段衔接“截面”不够明确。大中小学思政课很容易各管一段,不同学制之间对学生学习内容的层次性把握不足,教学缺乏学段进阶中“送一程再送一程,接一程再接一程”的效果,“倒挂”或“一般粗”问题依然存在。]如何实现从小学第一个台阶的厚植儿童灵魂“基础牢”,到中学阶段的“腰杆硬”,再到大学阶段的“起点高”,亟待找准大中小学课堂教学的衔接“截面”,以便层层递进螺旋上升地展开相应教学内容。
四是数智赋能思政课堂深度尚需加大。数智化技术赋能的AI时代,对思政课教学提出新挑战。当前小学思政课数字化技术不佳,小学思政教育向网络平台挺进速度与力度远远跟不上客观形势发展;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备课、评课尚缺乏灵活性高、标准化好的网络智慧平台,导致小学网络思政课向上学段贯通接口不通;对网络思政课程以及其他学科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深度挖掘不够,实用效果不彰。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那么,应当如何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地认识和贯彻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统筹推进”?在已有研究中,有经济学者基于系统论的视角提出新质生产力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生产力要素、生产力结构、生产力功能构成的“要素—结构—功能”系统,为理解大中小学思政课程教育体系及其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工具。同时,我们又应注意到,大中小学校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塑造的重要场域,需要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系列关于教育的根本问题,而思政课被赋予了鲜明的政治属性,政治属性决定了政治立场,政治立场又决定价值取向,正如有研究者所指出的,“立场说到底是一种阶级立场,它是阶级利益的反映,从根本上决定着人们的思想观点、情感体验和价值取向”。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这就决定了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价值取向,也为我国大中小学思政教育设定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目标。为此,本文在系统论三维框架的基础上补充“价值”之维,尝试提出理解小学思政课程教育的“价值—要素—结构—功能”四维框架(见图1),一方面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基本规律,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将小学思政教育的整体性开展不断推向深入。
整体来看,本框架所遵循的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基本逻辑是从幼儿园、小学逐段向上进阶,循着思政教育一体化这条主轴实现贯通,达至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目标。其中,幼儿园阶段与儿童认知水平相适应,以游戏化学习为主要特征,在儿童心中埋下爱国成才的种子;小学阶段侧重启蒙道德情感,重在启蒙性学习,主要承担了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构建的奠基功能,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根铸魂;初中阶段侧重打牢思想基础,重在体验性学习;高中阶段侧重提升政治素养,重在常识性学习;大学阶段侧重增强使命担当,重在思想性学习。小学思政越能够培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儿童,中学和大学思政就越便于因势利导,造就更多政治可靠、厚德敦品的青年人才。
该“四维框架”聚焦到小学阶段,其思政教育框架体系又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
一是价值。党的教育方针明确的育人总目标对国民教育体系的引领,首先是价值引领。瞄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目标,要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少儿成长环境条件下,尽可能普遍而充分地实现让小学毕业生具备“五爱”感情,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集体意识和文明习惯,良好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性格,自我管理、分辨是非的能力,这就需要形成与此相适应的小学思政教育的基本理念(对应模块1),即学段进阶贯通、课内课外打通、线上线下融通。
二是要素。广义来讲,小学思政教育的要素包括教师、学生、管理者等主体及教材、学校基础设施、政策环境等客观条件。在小学思政教育实施的具体过程中,由于参与主体、基础设施相对固定,因此学校可控的关键要素就是课程内容(对应模块2)。具体来看,课程内容又由两个板块来支撑:一个是以思政教育为主要目的的关键课程“1”(道德与法治课),重在自上而下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指引和国家教育职能部门的规范指导;另一个是承载有思政教育功能的课程集群“X”,鼓励学校因地制宜、各扬其长、百花齐放,办出课程思政特色。
三是结构。结构既包含相对静态的组织架构,也包含更为动态的实施机制,即一个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结构模块包含两方面机制,即运行机制(对应模块3)和保障机制(对应模块4)。其中运行机制至少包括小学思政教育的三方面机制:组织机制,即如何落实好各方权责,合理部署和有力推进教育活动;教研机制,即如何科学供给课程内容,支撑高质量的小学思政课程教育;共育机制,即如何凝聚多元主体育人合力,营造全时段全场域沉浸式的思政教育环境。保障机制则涉及协同保障、载体建设和夯实校本等多个方面。
四是功能。即通过思政教育所取得的育人成效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达成与育人总目标的一致性。这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目标实现功能,通过实现小学阶段的德育目标,为更高学段实现育人总目标服务;另一方面是情感启蒙功能,即为儿童升入中学和大学阶段进一步接受思政教育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储备必要的感性和理性知识。
在上述“价值—要素—结构—功能”四维框架中,党的育人总目标指引明确大中小学思政课程的价值取向,引领锚定小学思政教育实施的基本理念,指导思政课程体系建设,促进更优质课程内容的学习迁移和拓展应用;在此基础上,正确的理念和科学的内容又通过完善的教育体系(结构)运行和保障机制对小学生心智成长产生持续性影响,最终实现与党的育人总目标相一致的思政教育功能。
清华附小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扬正确育人价值,细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思政课教学“八个相统一”,在基于多年实践和系统理论梳理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开放性且具有一定学理基础的行动框架,并在行动方案落实中构建一体化育人的机制逻辑,十余年来逐步优化和构建了“1+X”思政课程结构和内容体系。
坚持价值引领:“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
①以教育家精神涵养教师集体精神气象
思政课程的关键在教师。清华附小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坚持以教育家精神号召全体教师,着力从多个维度涵养教师队伍的精神气象。即成志教师的教育家精神集体人格体现在坚守的三尺讲台、专注的一间教室、扎根的一所学校。立场上,树牢政治责任意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让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成志使命成为理想信念;品质上,加强师德修养,行为世范,让启智润心的敏而好学、泰而不骄涵养道德情操;行动上,践行知行合一,让勤学笃行与因材施教的适性扬才涵养育人智慧;专业上,具备自我超越精神,让自觉反思实践的求是创新成为高素养发展的躬耕态度;情感上,怀抱博爱精神,乐教爱生,让悦纳尊重的无私奉献淬炼仁爱之心;视野上,扎根中国大地、放眼世界,让培养心系家国、胸怀天下的强国少年成为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这些要求在政治性上,强调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可靠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目的;在传承性上,突出扎根中华传统文化土壤,继承中华传统教育思想精髓;在时代性上,体现随社会发展与时俱进和使命任务的迭代更新;在实践性上,注重在教师集体精神气象塑造的过程中实现教育家精神的弘扬与具象化。以上,通过以教育家精神涵养教师集体精神气象,寻求从根本上提升教师队伍对高质量小学思政教育的胜任力。
②践行“立人为本,成志于学”育人模式
清华附小发端于1915年成立的成志学校,“立人为本,成志于学”是百余年形成的成志育人文化品格。长期以来,清华附小坚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发,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清华百年历史积淀沃土,将理想抱负、意志品质、实践活动作为“志”的基本内涵,将“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作为“志”的时代表达。“成”即学校育人、使儿童立“志”的全过程,遵循儿童小学阶段身心发展规律,呵护兴趣、培养乐趣、激励志趣,使儿童得到全面健康成长,为聪慧与高尚人生奠基。成志教育,就是紧扣“成志”这条培育时代新人的主线,传承文明、聚焦时代、面向未来,始终“让儿童站立学校正中央”,尊重儿童天资与性情,培育理想与抱负,砥砺意志与行动,使其“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习创造” ,在心中播下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志向的种子。
完善内容体系:抓好高质量思政课程供给
①筑牢关键课程“1”
立足落实落好落准关键课程,学校狠抓统一开设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学习,将其作为思政课程结构的“1”。
首先,构建学习主题引领的“六步法”驱动“四动力”思政课模型。清华附小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的核心素养目标,提取“学习主题、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学习资源与支架、学习评价”为六要素,形成学习主题(思政主题)引领下的学习任务“六步法”设计模型,开展任务驱动“四动力”课堂,即“问题驱动、情境调动、工具撬动、平台互动”(见图2)。
其次,学习任务驱动的“四动力”的逻辑内涵与增值跃升。以低碳环保课程“从‘白色污染’说起”为例,理解基于学习任务驱动的“四动力”的逻辑内涵与增值跃升。
第一,从“问题驱动”到激活内生动力。学习主题作为学生可以接受和理解的学习内容,不是直接塞给学生的“思政材料”,而是围绕思政主题形成一些体现思政学科本质的基本问题,这要求教师的备课重在引导学生通过“问题驱动”对“如何全面看待环境保护”等关键问题进行梳理,激发学生内在的爱国奉献、合作奋斗等价值追求。
第二,从“情境调动”到创设真实场域。主题学习任务实施不是“为了情境而情境”,更不是“为了任务而任务”,而是要把握学生认知规律,创设真实场域,解决真实问题,形成价值共创。这要求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情境调动”,例如,设计情景剧《塑料袋漂流记》等,引导学生在自主实践运用中生成价值体认。
第三,从“工具撬动”到刻画真实表现。强调基于学生认知难点、卡点,立足教材单元内容组元所归属的学习任务群的特点,恰当选用思维导图、学习日志、概念地图等策略工具,为学生搭建思维支架,序列化、进阶式地撬动学习全链条,真实刻画学生看得见的过程性表现。这要求教师通过“工具撬动”,以生活与社会现实为引线,引导学生展示调研的各种塑料制品等,让课堂真实可信,赋能学生自主建构学习进程。
第四,从“平台互动”到融入典型价值经验。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通过小组合作、资源运用形成梳理探究与分享,如碳中和、改革开放、脱贫攻坚、共同富裕等,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调查形成小课题研究等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以更加开放、沉浸、融合、具有实效性的思政学习互动引导学习者更加坚定“四个自信”。这要求教师通过“平台互动”调研发现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如研究“社区池塘水的异味”等,激活学生的个体潜能,帮助学生实现可持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
②营造“X”思政课程集群
挖掘各个学科思政要素,倡导并落实教师既是学科教师、更是思政教师的价值定位,创建相互协同的思政课程群,筑牢从思政课到课程思政到思政教育的育人体系。
第一,思政课协同其他学科。联结语文、数学、体育等学科,深挖各个学科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例如,弘扬革命文化主题,融合语文课《青山处处埋忠骨》《可爱的中国》等书写伟人的文章,抒发“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家国情怀;与美术、音乐、信息等多学科开展的社会实践课程实现科学课融合,如学生自创校本戏剧《荷塘的约定》《格桑花开》《同上一堂课》《科技改变世界》等精品成果。
第二,思政课创建主题课程群。结合学校历史,形成基于思政课的超学科年度校本主题课程群。如2023年开展“致敬中国航天人、创造成志梦想共可能”的学习主题。通过周期性、挑战性、集约性、融合性等阅读分享航天故事、走访航天英雄故居、采访航天人物及课堂展示,形成几十年奋斗的航天人精神与学生“共生”,进而塑造新时代青少年的正确价值观。
第三,开展“数字育人”思政课。建立教师内部资源共享中心,充分结合网络平台上的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全学科育人思政资源;构建交叉学科背景的网络思政名师库,壮大专家队伍;重视网上网下联动,设置分年级电子班牌及资源库,探索思政课教学精品的学校教育集团及全国推送。基于此形成数字赋能的思政一体化新型学习方式。
强化实施机制:以精细化组织提升育人效能
①破除组织壁垒与平台限制
整合学校党建、教学部门与德育部门,探索解决小学普遍存在的思政教育与学科教学相互独立的“两张皮”问题。借助教育部、北京市、清华大学等各种思政课建设平台,笔者通过参与“京津冀中小学思政课建设交流研讨”、中央党校举办的“全国少先队总辅导员和学校大中队辅导员培训班”等专题活动,加强与初中、高中和大学的衔接。
②建立向上贯通教研机制
主动对接清华附中、清华大学,形成紧密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体优势。清华附小思政课团队与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及清华大学附属中学联合举办“新质生产力理论融入现行教材的集体教研”活动,以“创新推动科技”为切入点,通过多轮研讨,共同创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集体备课与专题研究的整体性行动方案,形成一体化教学“故事链—逻辑链—问题链—价值链”的目标进阶路线与大中小学各学段相衔接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方案。
③构建校家社政同向共育机制
清华附小努力构建校家社思政的新关系实践模式,增强学校、家庭、社会“同向共育”的共同体意识和担当精神。以学校特色课程为抓手,将有“专长”家长充分整合到学校开展的主题课程中。例如,学校每年举行的班级马约翰足球联赛,表彰足球爸爸和妈妈教练,促进家校社价值共创,形成团结向上奋发拼搏的“体育是看得见的道德教育”。以成志少年“家庭实践行动”公益担当为主题,打通“校内与社会”大课堂,开设通学车,构建教师第二道德社区,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担当。加强社会优质资源整合引流,将思政课向外延伸,开展“行走的思政课之致敬中国航天人”考察团交流活动,用身边“小感动”激发社会“大能量”。
学校要充分发挥思政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把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作为标志性工程,通过纵深把握思政课的“集成化”思路、“数字化”赋能、“一体化”方略,努力抓实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
运用“集成化”思路,健全协同推进机制
思政一体化归根结底是以“人”的一贯性培养、一同性原则、一致性目标的一体化。要坚持“以人的成长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与评价标准,避免青少年成长的“价值性偏差”。要加大示范课程群与创新案例集培育力度,增加各学段学生更加喜闻乐见的思政教育新素材,加强高校与中小学在教师培训、教材与教学目标上的衔接性与协同性。要加强与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地方教委合作,导流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教育学院优势资源进入中小学,加快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要建立社会资源大平台,整合专业研究机构、文创产业等各方力量,各个协调部门要支持构建校家社政同向共育实践场域,加强各级各类教学实践基地的开发,建立公益行动、重大时政活动等统筹机制,促进生态型思政育人创新保障机制顺利推进。
注重“数字化”赋能,统筹各类载体建设
从国家层面看,需要加强网络思政建设。统筹推进数字思政教育资源的开发、共享与应用,加强与短视频平台的社会性合作,形成思政教育“一网化”多渠道同频共育。从学校层面看,鼓励创建“儿童线上一日学校生活平台”,努力打造动态数字资源中心,优化德育、体育、科学等课程统筹的教学评系统以及纵向学段资源共享系统。从个体层面看,利用数智化赋能,提升师生数字素养和科技伦理观,真正改变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重塑教育教学新生态,形成一日生活真实与虚拟的自我管理力、全新学习力、原始创新力,重启正确价值观引导下未知的学校和师生自己。政府和学校要紧扣国际形势以及教育数字化转型契机,高质量建设安全防火墙,形成智慧校园、智能家庭管理和公共社区育人共同体的“承重墙”。
坚持“一体化”方略,狠抓校本实践探索
整合小学、中学、大学协同发力,通过试点示范,构建高等教育向下衔接、高中链接两端、基础教育向上贯通的“三点支撑、双向奔赴”思政教育格局。强化价值塑造,持续提升少先队辅导员和学科教师育人的专业性,增设思政课建设专项课题,做好思政教师上岗培训、骨干研训和全员轮训工作。例如,明确“中队辅导员—班级管理—学科教师”三重角色中的班主任思政角色。适时聘请“五老”担任思政课兼职教师或者兼职辅导员,构建“大师资”体系。吸纳中小学教师加入高校理论与政策研究,参与研发贯穿大中小学各学段的育人评价标准。健全评价方式与评价体系,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中对专兼职思政课教师给予适度政策倾斜,探索构建一套标准引导、激励有效、保障有力的工作体系。
教育强国,躬耕思政。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学校面临的重大课题,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坚持改革创新、久久为功,努力“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管好一段路”“跑好接力赛”,千方百计确保学生成长的“第一棒”传得好、传得稳、传得准,同心协力绘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同心圆,在稳中求进、以进促稳、行稳致远中努力培养儿童成为祖国所期待的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