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中国基础教育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k0ODM3MjM1MQ==&mid=2247521841&idx=1&sn=6d8b2f9ff83cf7e3d3d43df2bad8b8ed
项建达,浙江省瑞安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校长,高级教师
自从《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提出“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以来,新优质学校建设已成为各地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行动。
浙江省瑞安市实验小学作为一所百年老校,他是如何推动百年老校系统性变革,打破传统教育中的“界”思维,焕发出“无边界”学校样态活力的,一起来看——
好学校是一方“池塘”。“如果你在地里挖一方池塘,很快就会有水鸟、两栖动物及各种鱼,还有常见的水生植物,如百合等。你一旦挖好了池塘,自然就会有东西往里填。”这是美国思想家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在《种子的信仰》中写的一段话。办一所“好学校”,其实就在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生态环境,提供适宜的阳光、空气、水分、养料,让他们快乐幸福地成长。办学校,办的就是一种文化生态。浙江省瑞安市实验小学创办于1902年,是一所有着120多年历史的老校。如何让百年老校在新时代绽放新风华,是摆在我们这一代瑞实人面前的现实问题。我们基于对未来教育形态的思考,打破传统教育的“界”思维,以“无边界”开启了对这所百年老校的系统性变革。
全球科技领域知名观察家罗伯特·斯考伯(Robert Scoble)在《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中断言,未来25年,就是场景的时代。面向未来的教育,需要打破学习场景的边界,从形式到内容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空间重构。虽然学校占地面积不足16亩,但育人空间却很大。悠久的办学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办学资源,校园里的每一棵树,每一面墙,每一座建筑,每一处遗迹,都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池塘”。近年来,我们在学校空间物化环境的升级和重构中力求表达对人的理解和关切,实现学校空间的重新定义与价值激活。
做好“室内+室外”的自然衔接
学校以“儿童立场”为设计理念,对教室内外风格和布局进行整体设计,内容由各个班级定制,力求在触手可及、有限的空间里引发无穷创造力。近年来,我们在两大校区建成了创客梦工厂、VR体验中心、智能消防体验室、党团展厅、演播中心和科技体验馆等多个非正式学习空间,打破传统的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教室里听的“壁垒”,将课堂内外、教材内外的学习活动和校园生活统整重组,构建了一个无边界空间。在这里,学生可以自由地学习无人机、编程、乐高、机器人、魔方等课程,师生有了更多自主学习、自由创作、自由对话的机会。此外,我们还对校园的五大长廊进行升级分类规划和全新打造,每个长廊的特色分别与该楼层主题相吻合,让校园的所有空间连接处都有可视化的知识呈现。
打通“校内+校外”的跨界共建
学校地处瑞安千年古县文化中心,校园内拥有籀园、县一大会址、曾联松国旗教育廊、清廉廊厅等红色基地,我们对校内各景点进行精心设计,将其打造成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形成了浓郁的文化氛围。我们还链接校外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玉海楼、利济医学堂、心兰书社、国旗馆等,与这些公共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打造独具地域特征的文化“一带一路”,还选拔学生讲解员定期开展路演解说。学校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学校发展的“文化密码”,“校内+校外”的跨界互联成为传承百年玉海基因的重要载体。于是,忠义街上,学生带着任务走进非遗馆,走近温州鼓词、木活字印刷术、藤牌舞、蓝夹缬等国家非遗,从身边的“非遗”入手,共同守护地方文化和精神家园。
实现“线上+线下”的交互共融
当技术深度融入教育场景,与师生行为、学习路径、关系再造等发生“化学反应”,就有望重塑教育、重塑校园。学校尝试用大数据打破场景局限,让学校成为更广泛的、动态发展的学生学习中心和教育生态系统。为此,我们打造了教育评价云系统、资源推送云系统、师生成长云系统、行政办公云系统、百年校史云系统。学校还为新校区班级配置了平板电脑,供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完成练习、拍照上传、参与互动讨论等。平时,学生则利用平板电脑的强大功能,看云图书、查阅资料、探究学习等,让学习无处不在。当前,学校正着手强化顶层设计,整合、升级各种管理APP,打造校园“数字大脑”,实现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决策和精准管理,使学校管理更加智能、便捷和高效。
把握“空间+时间”的重构链接
校园生活的重构需要从空间到时间的优化、调整和丰富。重构校园生活,直观的改变就体现在每一堂课、每一个活动、每一天的点滴时间里。在“双减”背景下,学校保障学生的学习、运动与休息时间,努力做到“三减三增”,即减少在校时间,增加休息时间;减少学习时长,增加锻炼时间;减少作业时间,增加睡眠时间。在万松东路校区,我们还针对学生晚上睡觉时间迟、睡眠时间不足等问题,把阅览室、图书馆、体育馆等场所充分利用起来,推行“躺平午休”,提升校园生活质量。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为每一位适龄儿童提供适合的学习机会”“精选课程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现代学生需传承地域文化、胸怀家国民族、放眼世界发展全局。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需要能反映时代生活的全新课程来支撑。学校基于“通合诸科,陶铸人格”的办学理念,以“玉海文化、优质团队、硬软平台”为依托,全面推进“课程通合”,力求建设“学为中心、学科融合、陶铸结合、校本气质”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目标上,聚焦学生关键能力和综合素养培养
所谓人才必须具备两种基本能力:一是“垂直”的能力,这是分科教学带给他的能力,即他的专业水平;二是“水平”的能力,这是跨学科运用知识的能力,即他的综合素质。因此,我校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融合“敢为人先、务实进取、经世致用”的玉海文化精神,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差异,适当增加课程选择性,提高课程适宜性,着力培育具有复杂问题解决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独立思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未来人才,具体表现为培养“强基础·懂传承·有精神”玉海基因特质的实小学子。这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校本化表达,引领着学校的课程实践与育人探索。
在课程内容上,基于主题实现学科融合与课程模块化
在未来社会,很多问题的解决,已无法依靠单一学科知识,而需要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知识与能力。这种知识与能力的培养需要以相应的课程为基础。
我校立足培养“强基础·懂传承·有精神”玉海基因特质实小学子的目标,系统建构了“玉海基因”三级课程体系。国家课程做到“强基础”,其目的是落实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要求。课程采用必修方式,体现了全面落实国家课程的基本要求。地方课程实现“懂传承”,融入《话说温州》《人·自然·社会》,嵌入传承玉海基因的特色课程《小玉海养习志》,学生直面来自现实世界的真实挑战,增强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厚植爱国爱家乡的情感。课程采用选择性必修的方式,学生可选择感兴趣的项目组成“套餐”进行学习。校本课程锤炼“有精神”,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为学生今后发展开辟多元路径。课程采用选修的形式,学生可根据自身需求自主申报。
在课程实施上,以多元路径推动学与教方式深度变革
学科课程“校本化”实施。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学校推出了“俱乐部课程”,采取“分项走班”和“分层走班”两种形式走班选学。即语文、体育、艺术、劳动等学科,由教师根据年级特征以及自身特长开设选修课程,如经典诵读、诗词欣赏、啦啦操、气排球、舞台表演等课程,供相应年级学生“分项走班”自主选择;数学、英语等学科则“分层走班”,如七巧板、24点、英语戏剧等课程,每个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或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德育课程“序列化”实施。我们结合学校德育历史脉络和现实需求,构建“四个五”(即“五学”“五节”“五礼”“五社”)大德育课程体系。大德育课程按照学生年龄特点和能力层次分解到小学6年12个学期,每学期有固定的内容和时间,让学生在序列化、系列化的活动中体验,在经历中成长。
拓展课程“精品化”实施。学校对接玉海基因核心要义,开发了包括文化传承、科技创新、艺术修养、生活技艺、公民素养、身心健康六大板块内容,具体包括甲骨书法、国旗飘扬、玉海名人、玉海美食等二十余门拓展课程,形成了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拓展性课程体系。这类课程力求精品化、特色化,深受学生喜欢,在多轮选课中不断优化迭代。这些丰富多彩的课程源源不断地为学生输送各种生命养分,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玉海基因的种子。
约翰·杜威(John Dewey)曾说过,“如果我们仍然以昨天的方式教育今天的孩子,无疑就是掠夺了他们的明天”。伴随智能社会的到来,人类正在进入超级学习时代。面向未来,教育必须转型,学习方式必须变革。
在当前和未来的学习中,因互联网的介入,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单向线性的教与学方式,必将变得更加灵活、多元和立体。打破学科界限的跨学科学习,“线上课程+线下实践”的混合式学习,“玩中学”的游戏化学习,紧密联系生活的真实性学习,融合虚拟和现实的虚拟化学习等新型的无边界学习,都将因不同的教学内容而成为适切可选的方式。而在这些学习方式中,项目化学习无疑是当下最具泛在性的学习新样态。我校在2017年就开展了基于STEAM的项目化学习,探索出“1+4”项目化学习模式(即“核心知识+‘提问题-找答案-重评价-乐分享’”),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真实的研究主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融合多学科领域,经历综合的学习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例如:“我是甲骨文化传承人”是学校项目化学习的经典主题,它不仅较好地承载了学校的文化基因,还较好地体现了学校项目化学习的方法与程序。2024年恰逢我校创办人孙诒让先生的甲骨文专著《契文举例》面世120周年,其创作地玉海楼与学校仅一墙之隔。2023年寒假前,学校以“校长假期作业”的形式,提出了“我是甲骨文化传承人”的项目化学习主题,期望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与乡土情怀”的探究,让学生走进汉字的奇妙世界,领悟汉字的魅力。
学习改变,学生就会改变;学生改变,学校就会改变。在无边界的校园,人们看见了学生、学校正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学校不再片面强调“多”与“快”的竞争,而是突出学校生态系统的无界互联,突出生命个体之间的差异多样,变得更加自由、平等、主动和具有创新创造力。这,不正是我们所期待的未来教育该有的样子吗?
(来源:《中国基础教育》)
欢迎订阅
唯一带“中国”字头的
基础教育综合期刊
教育部 主管
中国教育学会 主办
邮发代号:80-572(国内)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2097-1540
教育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月刊,每本定价18元,全年定价216元
邮政订阅:
1.全国各地邮局网点均可订阅
2.登录中国邮政报刊订阅网bk.11185.cn订阅
编辑部订阅:
订阅热线:010-84022301、18811031046
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长安支行
户 名:中国教育学会
银行账号:9558850200000834742
投稿邮箱:zgjcjy2022@163.com(请勿一稿多投)
邮件主题:作者姓名-手机号码-栏目名称-文章标题
联系电话:(010)8402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