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中国教育学刊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MTQyMjcxMQ==&mid=2649522287&idx=1&sn=05080f1bfe87689fe38dfbb9a7c89dd4
刘小惠,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暨联合学校总校党委书记、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管理学博士
进入新时代以来,“拔尖创新人才”在党和国家政策文件中被反复提及,已成为“较为稳定通用且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概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明确强调要“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为当前做好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是党和国家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人大附中”)早在1978年就开始参与超常儿童的早期鉴别与培养工作,1985年创办初中超常儿童实验班,2010年被挂牌列为“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北京市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试验项目基地”(以下简称“早培项目”),引起了社会各界更广泛的关注。2013年,人大附中成为首批英才计划基地校。2016年,挂牌“北京市科协首批青少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基地校”。2019年以来,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政策引领下,人大附中更加重视“早培项目”与常规教育的良性互动,更加积极主动地面向全体学生推行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2023年,人大附中入选首批十八家“北京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2024年,参与“海淀区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
作为一所完全中学,人大附中参与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工作已近四十年。鉴于“拔尖”是个优秀程度的概念,且指向人才发展的“将来时”,那么,“中学参与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工作”的实质应该是——基础教育要致力于培养“有希望成为创新人才的后备人选”,早期培养的作用主要是发现和开发个体的创新潜能,建立强大的“后备人才池”。因此,人大附中的实践探索可谓基础教育阶段中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典型实践样态。
核心理念是中学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工作的基本准则,隐含着中学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理论逻辑。核心理念的提炼需要基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人大附中的办学理念是“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一切为了人类的进步”,育人目标是“全面发展+突出特长+创新精神+高尚品德”。这是人大附中落实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根本立足点。
培养有志于祖国建设的创新人才
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作为附属中学,成立于1950年的人大附中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急需的工农干部的历史使命,是新中国第一所工农速成中学。随着国家的发展,学校还举办过普通高中班、师院预科班、中等师范班、人大预科班、工农干部文化补习班等。从创办工农速成中学,到如今走进新时代,人大附中一直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努力为“祖国的腾飞”,为“人类的进步”培养创新人才。
当前,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显著提升,能否有效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国家科技实力的最大方差解释变量”,也成为“国家竞争力(包括制度优势)比拼的重要着力点和指标” 。在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实践中,人大附中一直将“为谁培养人”放在首位,学校育人目标中的“高尚品德”,首先是“心怀‘国之大者’,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具有浓厚家国情怀和鲜明红色基因的人大附中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高度重视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尤其重视理想信念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道德教育、社会责任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文化教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人大附中必须自觉肩负起培养“有志于祖国建设的创新人才”的时代使命。
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对象是全体学生
从1985年创设首届超常儿童实验班至今,人大附中一直坚持了集中编班的培养模式,这也让社会各界长期误解、质疑学校是“掐尖”培养。然而,超常儿童实验班、早培项目都只是人大附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一部分,学校一直坚持的是“集中编班与分散培养相结合”的方式。人大附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对象始终是全体学生。
人大附中是一所完全中学,同时肩负着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任务。学校现有在校生约6000人,学生群体的构成是多元的,包括本部初高中、早培项目、国际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三高”(即“道德标准高”“文化修养高”“足球技艺高”)足球基地等。学校始终认为,落实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任务,就是面向每个学生的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位学生创新潜质的开发,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鼓励每一位学生努力成长为某个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
“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早期培养的重点
拔尖创新人才最显著的特征是“创新”。吉尔福德强调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构成的两大指标;林崇德提出“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智力因素)+创造性人格(创造性非智力因素)”。人大附中在多年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实践中达成的共识是:拔尖创新人才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的结合体,拔尖创新人才在中学期间接受的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出创新成果则主要在大学期间或大学毕业以后。多年来,学校始终将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其中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不能忽视创造性人格,如学习自主、人格独立,好奇心强、乐于探究,思维发散、观念灵活,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等。
基于“全面发展”培养“突出特长”是关键
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大附中一直以来就极其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在育人实践中努力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
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不意味着“千人一面”。每个个体的成长发展过程本身就具有差异性。而且创新人才发展具有领域具体性,并不局限于某一个特定领域。因此,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其发展“突出特长”提供最大的可能性。
人才成长是个人与环境复杂互动的长期过程,创新人才被视为“一种发展现象”。人大附中在摸索中形成了“发现—培养—评价”三位一体的培养机制,即在发现中培养,在培养中评价,在培养、评价中再发现、再培养。发现、培养、评价是互为统一的整体,密不可分;发现、培养和评价的方式是动态的、多维的。这种灵活的培养机制使学校基于“全面发展”培养“突出特长”的理念得以真正落实,为学生将来成为各个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了保障。
中学如何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首先要依据核心理念规划基本思路,进而依循基本思路逐渐发展并丰富实践策略。基本思路和实践策略共同构成中学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实践逻辑。人大附中立足学校育人目标,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重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了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基本思路。
以多通道促进多元化发展
“5+X”多通道,即人大附中形成了由普通初高中、早培项目、国际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三高”足球基地等构成的多样化的早期培养路径。“多通道”构建起四通八达的人才培养立交桥,为不同性格禀赋、不同兴趣特长、不同素质潜力的学生提供了选择的可能性,有利于引导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道路。人大附中努力的方向是使“重点培养和整体提高”成为“一个连续的人才教育服务体系”的两端,既能最大限度地让人才脱颖而出,又能保证培养的效能。
以强互动实现开放性培养
强互动,即人大附中多样化的人才培养通道并不是彼此独立、相互隔绝的,而是并行开放、互促互动、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强互动”促进了不同人才培养通道的更新与完善,持续优化“全面发展、人人成才”的育人生态。
一方面,允许学生在满足相应标准的前提下在各个人才通道上流动。比如,早培项目有“退出机制”,如果学生不适应,可以选择回到本部初中或高中。另一方面,各个人才通道间的碰撞交流频繁且顺畅。早培项目先行先试的教育实验,有成效后会及时向全校辐射,实现超常教育与常规教育的互促互动。依托国际课程中心,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构建熔铸中外精华、彰显中国特色课程体系的先进经验,同样反哺了普通初高中课程体系的更新迭代。
以一条龙助力贯通性育人
“一条龙”,即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科研院所)贯通培养,打通学段、学科壁垒,强化人才培养的连续性、自主性,构建协同育人的机制和空间。2010年早培项目基地成立后,人大附中就积极探索大中小学科研机构一条龙的贯通培养模式。在确保正常学制的基础上,早培项目打通了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课程,探索“学科内打通、学科间交叉融合、人文理工齐头并进”的一体化设计,重新整合出兼顾贯通与进阶的完整课程体系。尤其注重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的纵向贯通与进阶。当前,学校正在积极探索如何将这套贯通设计成果转化推广、惠及全校。
在中学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相应的实践策略作为保障。相较于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基本思路,实践策略更加具体、微观,往往因校而异,能够呈现出比较鲜明的学校特色。
在核心理念的指引下,遵循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基本思路,人大附中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这套组合拳紧紧围绕培养目标,由一系列契合人才成长规律的早期培养行动方略构成,涵盖了对立德树人、课程建设、教学供给、学生发展、师资队伍及文化氛围等关键要素的系统思考。在融合并举、灵活协调的实施中,这些关键要素互相支持、互相促进,使人大附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卓有成效。
立德为先:重视培育学生理想信念、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
立足新时代,为了“培养有志于祖国建设的拔尖创新人才”,人大附中重视培育学生理想信念、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创设以“班级—年级—学校—社区—社会”为共同教育资源的德育大课堂。在校级层面,分学段制订德育工作目标,按月份规划德育活动;在年级层面,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整体设计年级活动,打造独具特色的年级大系列活动;在班级层面,打造个性化班级文化,设计主题班会课。学校与家庭、社会联动,举办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真正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科育人”的德育理念。
学校借助“引进来”“走出去”两条路径,构建起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大思政”教育。一方面,教师适时将重大时事引进课堂,上出形式活泼、体验深刻的“思政金课”。围绕“疫情大考的中国答卷”“税收”“学习二十大”等主题,针对初高中学生不同的知识基础和学习需求,贯通设计一系列学习活动。与此同时,在学科课堂上,教师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积极挖掘学科育人价值,落实课程思政。此外,学校引进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资源,联合开发“全球治理:从中学课堂到国际组织”等高品质通识课程,开拓学生的视野与格局,在学生心中播撒“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种子。
另一方面,人大附中师生积极走出去,在社会大课堂的体验学习中点燃建设祖国的梦想与热情。附中学子参加中国人民大学的“田野课堂”,到浙江台州大陈岛进行旅游岛治理与开发调查,到内蒙古鄂尔多斯调查社区治理等工作,深化对基本国情的体认;附中教师参与“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活动,选取中轴线上的典型建筑,开发跨学科课程,引导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坚定文化自信。此外,学校还不断优化“红色之旅”研学、公益研修课程等富有特色且持续多年的德育形式。从2015年起,每年都组织学生赴江西兴国开展研学活动,学生在一系列活动中受到思想洗礼与精神震撼。学校连续十年在聋儿语言康复中心开设公益研修课程“孩子,让我们一起说”,每学期15次,学生们陪听障儿童做游戏,教他们说话,在寓爱于行的坚持中涵养社会责任感。
学校通过有设计的系列活动涵养学生超越自我生存的价值取向、超越世俗功利的精神追求。长期浸润其中,学生逐渐突破“小我”,不再以全副精力急功近利地“卷”分数、“卷”排名,而是将眼界与格局投向社会、时代、国家、人类,萌发通过努力让中国、世界更加美好的志向。
课程筑基:持续迭代升级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
课程建设是开展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重要载体。经历了从构建横向分领域、纵向分层级的课程体系到建设多样态课程群的迭代升级,人大附中目前基本构建起“一核·两翼·三层级”课程体系。结构决定功能,优化后的学校课程体系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①三级进阶、两翼互补,助力创新人才全面培养
三级进阶,是指每个课程群中的所有课程按照“基础—拓展—提升”的功能层级来布局。基础类课程要求全体学生必修,除了囊括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和选择性必修课程外,学校还纳入了形体、艺术公开课、生涯规划等校本课程,切实支持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人大附中以数理课程见长,但从未忽视学生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培养,“在一个创新越来越趋向学科融合的时代,人文和艺术修养成为促进创新思维的关键所在”。拓展类课程面向全体学生任选,旨在开拓学生学习视野、促进个性发展。当学生学习的格局真正打开时,创新思维萌发、生长的可能性也就更大。提升类课程面向全体学生遴选,包括学科优长课程、大学先修课程、大中衔接课程以及体艺竞技等,旨在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学生的优长发展和特殊需求。三级进阶的课程结构既保证了课程内容的广度与深度,赋予学生丰富的课程体验,也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选择空间,高质、公平地实现“有差异的学生有差异地发展”。
两翼互补,是指学科课程群和跨学科课程群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前者主要以学科知识体系作为不同课程门类的组合逻辑,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实施方式。人大附中已构建了语文、数学等13个学科课程群。后者则以跨学科主题为线索,基于真实情境中问题解决逻辑来组织,多以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来实施,如劳动课程群、研究性学习课程群、“AI+X”课程群等。学科课程群为学生成为创新人才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知识结构;跨学科课程群则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机会,能有效培养并提升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研究性学习课程群:给予学生科研创新空间
人大附中一直非常重视国家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在不同学段的校本化实施。以高中为例,历经三十余年的探索,人大附中将研究性学习发展成为以“基础研究方法+多研究领域”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群,涉及六大领域四十多个专业,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了选择空间和发展平台。该课程面向高二全体学生开设,贯穿整个高二学年,每周两节连排。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依照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亲身体验从方法练习到选题论证再到项目设计、实施及成果表达的全部环节。研究性学习课程群给予了学生充分的科研实践机会,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领、支撑作用。通过升入大学的学生反馈来看,经过高中研究性学习的专业训练,他们在自然科学实验方面更容易上手,在社会人文科学思辨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也更有深度。
③前沿特色课程群:激发学生创新实践的热情
在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课程之外,人大附中特别重视开设高端、前沿的特色课程(群)。“AI+X”跨学科课程群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中学各学科领域相结合,起到了打破学科界限、链接多维思维、激发学生创新的作用。学校每年举办人工智能周,组织优质课例展示,引导学生紧密关注前沿问题。工程素养课程群则包含数学建模、信息技术、信息与通信、航天科技、虚拟现实五个系列共38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为工程大国、科技强国建设储备人才。
学科课程群中的提升类课程满足了学生高水准的发展需求,极大地促进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人大附中先后开出了20门大学先修课。与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合作开设“数学探究”选修课程已持续了两年,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合作开设电磁学选修课已持续近10年。中国人民大学连续三年为附中学生开设“明德人文导学”课程,满足爱好人文学科学生的需求。
研修课最初在早培项目开设,每周利用一至两个半天实施,采用师生互选的双选制。目前,研修课开设有十二个系列、近百门课程。这些研修课题既有教师单独开设的,也有师生合作共设的。研修课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多元化评价,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今,研修课已推广到本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教学求变:多样态教与学模式助力学生创新素养培养
创新人才培养,其核心是在具体的实践情境中鼓励和促进个体独特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发展,潜移默化地增强个体创新的内生动力和认知水平。这与落实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核心素养是高度一致的,其关键是如何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落实。
①基于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探索
人大附中不要求教师按照某一种模式教学,而是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和尊重,鼓励不同学科的教师依据本学科特色探索多样态的教与学模式。学校推进“大单元教学”,倡导“深度学习”“项目式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吸引学生深度参与,锤炼学生创新思维、涵养学生创新人格。化学组以“手机中的化学”“汽车中的化学”“厨房中的化学”为主题,推出一系列深度学习的优质课例;数学组聚焦学习情境设计和研究,以真实问题为突破,创设学生熟悉的、与生活经验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将生活素材经验化、经验素材数学化、数学素材模型化;物理组开展以“设计性任务”驱动的课堂教学研究,引领学生在设计创造新事物或新方案的过程中学习物理;地理组依据课程标准创造性、系统化地进行全模块大单元教学的校本化设计与实施,实现了从单一课时或知识点到大单元教学模式、从个别单元课例教学向全模块大单元教学常态化实施的转变。
人大附中的课堂教学因科而异、因师而异、因生而异,但始终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坚持素养目标导向、尊重学科本质、化用生活资源。近年来,不少教师已经开始自发自觉地探索数智融合的课堂教学。
②常态化的学生科研实践活动
学校历来重视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活动,几乎每一天都有科研实践活动。这些高品质、有设计的活动,给予学生更广泛的科研经验和体验,蕴藏着激发创新能力的更多机会,更能促进学生“在特定场景的认知建构和问题解决过程中寻找和发现新的可能性”。
学校建有纳米实验室、粒子物理实验室、电子学实验室等12个特色实验室,把科技前沿知识和最新技术成果融入实验教学,构建了人大附中实验教学体系。以生物为例,初中生物拓展类课程中,实验课程占比78%,在高中选择性必修课程和校本课程中,实验类课程占一半以上。
学校充分利用地域和资源优势,邀请各领域专家和校内教师合作,共同指导学生开展前沿科研探索。学校与北大、清华、中科院等对接,从初二开始,推荐学生进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实验室,开展真实的科研活动。学校还积极推荐学生参加“翱翔计划”“中学生英才计划”等,获得更多参与科研实践的机会。近年来,附中学子在科研实践方面硕果累累,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们有机会在科学家身边成长,耳濡目染,真切地体验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科学精神以及团队合作,拓展眼界和格局,更坚定自己从事科学研究的志趣。
③促学生志趣培养的赛事参与
人大附中重视学科竞赛和各类科技竞赛,也连续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是,学校更看重的是以赛促学,激发并培养学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志趣。参赛同学往往要进行大量拓展学习,在追求卓越、挑战自我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力、抗压能力、抗挫折能力等。参赛成为学生发掘潜力、涵养志趣、科研成长的“加速器”。在中学阶段的参赛经历,对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相关专业会有很大帮助,对未来发展也有积极影响。
除了五大学科竞赛,学校还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学创新活动。以国际青年物理学家竞赛为例,人大附中经历了从关注比赛到尝试参赛,再到承办比赛的发展过程,并为此开设专门的选修课。“参赛”实质上为学生提供了一系列深度参与科学研究、实践活动的机会,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研究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为学生将兴趣转化为志趣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成长护航:“体质健康+心理辅导+生涯规划”齐保障
人才的成长往往会经历比其他人更多的精神压力,更需要健康的身体、心理支援和疏导。从创办超常儿童实验班开始,人大附中就关注到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对于一些不同于常人的“偏才”“怪才”,教师们用超越世俗和功利的心态去陪伴他们,守护他们对学科纯粹的痴迷,帮助他们面对挫折、克服孤独。
重视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的传统早已辐射到整个学校。学校开齐开足各级各类体育课程,严抓体质健康,确保全体学生在校期间有充分的体育锻炼时间,也利用体育课、社团活动等为学生发展各种体育运动爱好提供保障。学校现有11人的心理教师队伍,针对不同年级、不同需求开设各种心理课程,还提供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与此同时,学校又将生涯规划与指导纳入了成长护航的基础保障中。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人大附中探索出六种不同的学生发展指导实施路径,包括自我认识型引导、系统化知识引导、学科兴趣引导、体验型引导、专家式引导、咨询服务式引导,以期达成对学生多方面的指导:短期内指导学生选科,中期内帮助学生选择专业、职业,长远看帮助学生规划未来人生。
师资助力:学术精英变名师,教研科研促成长
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人大附中开展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主力军。“用崇高的理想激励人才,用宏大的事业凝聚人才,用合理的待遇激励人才,用浓厚的情感留住人才”是人大附中传承下来的教师培养理念。
近些年,各教研组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有意识地选聘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优化学科教研组的知识结构。这些年轻教师大多是名校的硕士博士,专业能力强。入职后,学校从师德修养、教育教学基本功等多方面入手,通过新教师岗前培训、教学与班主任双师徒制、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等,让他们尽快站稳课堂、当好班主任。在学校各部门以及教研组、备课组的支持下,这些学术精英尽展才华、积极进取,很快成长为学校师资队伍的新鲜血液与中坚力量。
除了面向新任教师的“青年教师起航计划”,学校还有“骨干教师成长计划”“专家教师卓越计划”,引领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持续学习、不断进步。学校在五大学科竞赛培训中还培养了一支具有扎实教学功底、循循善诱、甘于奉献的精英教练团队。
人大附中重视依托教研组、年级组和备课组,组建互帮互助的教学研究共同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研修活动。教师们还经常根据教育教学实际需要自主结对、自发组建团队,以“微项目”“小课题”“微沙龙”的组织形式共同研讨。很多富有特色的跨学科课程就是以这种方式开发出来的。学校也积极支持教师们走出去,参加市区级培训或兄弟学校教育教学研讨活动,或取经,或传经,在充分的专业交流中互通有无、互相促进。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得益彰,人大附中教师有口皆碑的教学能力就是这样磨练并传承下来的。此外,教师们的科研能力也很强。近四年来,学校共有19个国家级、部级课题,36个市级课题,67个区级课题在研。高质量科研对教学的反哺作用愈来愈明显,教学科研形成良性互动,共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文化蓄势:历史积淀与精神传承生发源源动力
秉承“爱与尊重”的育人理念,倡导“奉献、团队、科学、创新”的精神传承,人大附中形成了稳固而又充满活力的“学校文化场”。顾泠沅教授曾指出:“一所学校文化场形成,它就对存在于它的‘场’内的每一个成员都施加一些‘力’和‘能量’,具有激励和凝聚、熏陶和潜移默化、自律自省和约束、扩散和辐射的功能。”人大附中文化场的突出特征是创新、开放、包容、进取,这些文化基因正是我们持续推进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事业的底气和原动力。
学校领导干部以身垂范,以自己对事业的激情和追求带动着教师,影响着学生,产生了“头雁效应”。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和高需求的学生相互激发、相互成就,形成了超越世俗功利、追求自我实现的教育气象。不同群体的学生常在一起上选修课、开展社团活动,毕业的学长也经常回到母校为在校生传经送宝,传承卓越。
人大附中还注重构建自由、开放、包容的制度环境。学校变“管理”为“治理”,以实现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充分尊重、信任师生,鼓励师生拥有“突出特长”,积极为师生搭建展示平台,提供资源支持。学校支持教研组根据需要引进不同学术背景的高水平教师,促进组内教师的良性竞争和合作。自由、宽松的氛围也推动了跨学科、跨学段、跨项目、跨学校的教师深度交流,实现了优质教学经验的自我更新和辐射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