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县中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审视与实践路径
最新动态
县中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审视与实践路径
2024-09-208


本文共8674字,阅读约需14.5分钟


常宝宁,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县中的发展是全面发展、充分发展、特色发展、协调发展、自主发展的内在统一。然而,“分数至上”的发展理念、“实践偏离”的办学模式、“生源薄弱”的现实水准、“资源匮乏”的教育供给和“政策乏力”的保障机制深度影响着县中的高质量发展。改革的关键在于重塑县中发展的教育生态、完善县中的制度设计与社会支撑、激发县中内生动力、扩大县中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提高县中学生进入重点大学的机会等方面,优化县中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


县域普通高中(以下简称“县中”)发展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深度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党的十八大以来,县中的发展进入“快车道”,但是这种发展很大程度上只是建立在规模扩张基础上的数量增长,对质量的显著提升触及不够,其结果是,人们常常用数量的扩张代替质量的提升,忽视了发展的本义。


人是教育的对象。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说,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本质上就是人的高质量发展,是聚焦于人的自由的发展。鉴于此,县中的高质量发展必须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从学习者本人出发,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致力于消除各种限制学生自由发展的制度障碍,不断地发展个人的能力,熏染他的意识,形成他的习惯,锻炼他的思想,并激发他的感情和情绪,以培养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县中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


县中的高质量发展,既要实现以均等化为目标的“公平-质量”教育,很好地满足县域内人民群众对优质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也要实现以多样化为目标的“公平-质量”教育,很好地促进县域内每一个适龄儿童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前者主要基于外在供给,注重教育体系的完整性,教育创新力、教育影响力、教育竞争力强,教育服务质量高;后者主要基于内在需求,注重教育要不断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二者虽然是县中高质量发展的两个层面,但内在统一,是全面发展、充分发展、特色发展、协调发展、自主发展的有机融合。


1

全面发展成为普遍样态



县中的全面发展既要求县域内每一所学校办学理念、教学环境、教学设施、教师队伍、教育管理等最基本、最基础的要素都得到完整发展,更要求学校摆脱传统精英教育的桎梏,从根本上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的应试教育倾向,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质量观,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普通高中作为基础教育的最后阶段,首要职责就是为培养“文化的、能动的、全面的”人培根铸魂,进一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品德和社会公德,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运动习惯,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增进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品质,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接受高等教育和未来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

充分发展成为内生动力



县中的充分发展是县域内每一所普通高中旨在改变校内的学校条件和其他相关内部条件,最终能让学校更有效地实现教育目标。这种改变不仅体现在数量层面,更体现在质量层面。


数量层面主要表现为大规模学校得到有效控制,大班额现象得到有效化解,县中与城区学校之间、县中内部的教育差距明显缩小,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教育需求基本得到满足;质量层面主要表现为学校已经超越了“增长式发展”的束缚,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学校办学质量评价体系、以激发广大教师教育情怀与工作热情为导向的教师发展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为导向的教学支撑体系基本建立,积极向上、团结和谐、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基本形成,学校诸要素的育人机能得到有效发挥,发展潜力得到充分释放,学校办学活力得到有效激发。


3

特色发展成为必由之路



县中的特色发展是县域内每一所学校基于历史传统、地域文化、现实状况和未来愿景所形成的独特品质与文化风貌,它以学校的优势学科为基础,打破了“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办学格局,不仅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而且能从整体上引发学校的系统变革,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我国大部分县以农业为主,地域特征明显,县中必须立足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利用本县的农业农村资源,找准定位,突出优势,依据学科人才培养规律和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通过构建有利于学生潜在优势和兴趣、爱好发展的新的教育构成形态,实践“基础性全面发展+较高水平特长发展”的新的教育目的观,构建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选课走班运行机制,深化基于问题情境与实践体验的课堂教学改革,形成具有鲜明县域特色的普通高中育人模式,促进县中分类发展、错位发展。


4

协调发展成为必然形态



协调发展是在区域内与区域间建立起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运行机制,实现区域内外要素间的共同发展,具体表现为内部协调与外部协调两个方面。


内部协调主要是通过联合行动的方式,在县域内普通高中之间、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之间建立合作机制,实现县域内教育资源共建、师资互动、课程互选、学分互认,以减少或消除彼此间的无序竞争,形成发展合力,促进县域内普通高中共同发展。


外部协调主要是通过国家扶持、区域互助、对口支援的方式,组织发达地区优质普通高中帮扶县中,充分发挥优质学校在师资培训、教学引领和教育管理中的示范作用,帮助县中改善办学条件,缩小教育差距,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5

自主发展成为内在支撑



对于任何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来说,自主的意识与自主办学的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保持组织独立性并能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外界环境的内在支撑。县中作为一个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的开放性组织,其自主发展本质上就是县域内各学校基于自身办学理念与发展愿景,从自身实际出发,自主拟定发展目标,制定发展规划,选择发展内容,并且付诸实践的过程。


这种发展通过淡化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权力,强化专家的引领权利、教师的专业权利、学生的自主管理权利、社会人士的参与权利,既激发了学校自主发展的意愿、凸显了学校自主发展的能力,也使学校摆脱了传统“增长式评价”的外在束缚,在自我规划、自我激励、自我监控中实现自我发展。



县中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难题


近年来,我国县中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大部分县中在发展中还存在应试教育倾向严重、优质教育资源匮乏、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很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美好需求。


1

“分数至上”的发展理念影响县中的充分发展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维护学校社会声誉和提高学校社会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普通高中的性质和任务虽然决定了县中教育要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作好准备,但受片面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各界都将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唯一标准,甚至一些地方政府还向县中下达了升学指标,并将升学率与学校评优评奖、教师职称晋升等挂钩,致使学校教育逐渐异化为升学教育,考试分数被奉为通往成功的敲门砖。


这种狭隘的质量观虽然在理论研究与政策导向中早已被摒弃,但在教育实践中根深蒂固,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无形的手”,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一切努力只为争取好的考试分数。在遵循经济理性高度竞争的教育市场中,县中很难摆脱升学恶性竞争的束缚,要不断适应政府和社会提出的各种量化目标,至于学校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办学风格、育人方式等,都沦为考试分数的牺牲品。


在约瑟夫·熊彼特看来,这种发展不是从内部自行发生的,而是从外部强加的,没有产生在质上是新的现象,而只有同一种适应过程,像在自然数据中的变化一样……我们把这种增长看作是数据的变化,其本身并没有发展。熊彼特虽然是从经济的视角看待发展,但是教育的发展同样如此,如果县中的发展没有推进新的育人方式改革,只是被考试分数拖着走,那么这种发展充其量只能看作是与教育增长相关的“数量的变化”,而不是县中的高质量发展。


2

“实践偏离”的办学模式影响县中的创新发展



办学模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县中根植于县域,深受县域经济发展、历史文化、人口数量和教育水平的制约。我国大部分区县经济发展滞后、人口数量偏少、教育资源匮乏,县中一方面很难获得比肩城市学校的教育资源,在升学竞争中占据优势,另一方面,在以城市学校为范本的发展转型中,县中既没有利用自身在农业农村资源方面的内在优势,围绕劳动教育、普职融通、技术与艺术教育、非遗文化传承等,探索具有鲜明县域特色的普通高中育人模式,也没有利用自身的传统学科优势,将学科的特色向学校各个领域渗透,致力于学校整体文化的构建,从而形成“以科带校”的学科特色发展模式,而是在片面应试教育的推波助澜和以城市学校为范本的发展转型中,逐渐迷失了自己的身份、丧失了自身的优势与特色。


即便是一些县中开展的“农科教”实验与科技创新活动,很大程度上也是工业社会的延续,没有把与现代农业、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农科教”改革作为根本动力,在数字化与科技化上开辟新空间,久而久之,县中教育既没能帮助乡村学生形成在城市发展的竞争力,也没有培植他们对乡土的眷恋,未能帮助他们掌握在乡村社会过上美好生活的知识和技能。


3

“生源薄弱”的现实水准影响县中的持续发展



生源质量直接影响学校教育质量。近年来,随着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的不断加快,普通高中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一些教育资源短缺的地区,先后通过新建、改扩建一批普通高中,有力保障了高中阶段教育的全面普及,但是数量上的扩张并没带来质量上的显著提升,尤其是一些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的高中教育普及时间晚、普及程度低,学生知识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强、学习习惯不佳,致使县中教育不仅起点低、发展慢,而且在唯升学、唯分数的教育竞争中更加固化了其劣势地位。


城市学校和优质中学本身对优质生源具有虹吸效应,再加上各地普遍存在优质中学跨区域招生、提前掐尖的现象,甚至一些“超级中学”通过减免学费、高额奖学金等优惠政策,在全省、全市范围内选拔优质生源,致使不同区域之间、同一区域不同县域之间生源质量差距明显,大部分县中很难留住中考成绩前100名尤其是前50名的学生。原本薄弱的生源基础,再经过主动“外流”和被动“掐尖”的双重筛选后,县里的优质生源基本被抽空,留下来的往往是成绩中等及偏下的学生,这也使许多县中被进一步“污名化”,并陷入“生源差—管理难—质量次—招生难”的恶性循环。


4

“资源匮乏”的教育供给影响县中的稳定发展



教育资源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和保障性作用。为推进县中高质量发展,各地都加大了教育经费投入,大力实施县中标准化建设工程,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县中办学条件得到全面改善,大班额现象得到一定化解,但是优质教育资源匮乏的现象依然严重。


一是大部分县中在学科教室、实验室、语音室、音美室、计算机室等方面严重不足,即使已有的实验设备也存在仪器老化、补充不及时等问题,尤其是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还没有形成以数字技术为媒介,实现优质学校与县中结对帮扶,有组织地推进“三个课堂”在县中的常态化按需应用,推动全面发展指向的县中数字化育人模式改革。


二是优秀师资严重不足。首先,在“增量”方面,受地理位置、发展机遇、福利待遇等条件的影响,县中很难引进优秀教师,以重庆市巫溪县为例,2018年至2020年,巫溪县招录的497名教师中,仅4名教师来自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其次,在“存量”方面,县中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所占比重明显偏少。截至2021年,城市学校研究生学历教师所占比例为16.2%,县中仅为8.2%;城市学校高级职称教师所占比例为29.6%,县中仅为24.8%;最后,在“流量”方面,受多重因素影响,县中优秀教师流失严重,以延安市为例,该市仅2021年一年就流失教师291人,2022年前三季度流失教师87人,其中包括大量教师队伍中的教学能手。


5

“政策乏力”的保障机制影响县中的协调发展



教育政策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随着高中阶段教育的全面普及,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县中发展提升保障机制,全面提高县中教育质量,促进县中与城区普通高中协调发展,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是新时代县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政策议题,但是长期以来,受“以县为主”教育政策的影响,地市级政府在县中发展中的权责边界尚不清晰,在县中发展中的办学责任未有效彰显,未能聚焦不同区县之间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在资源配置中向欠发达区县倾斜。


更为严重的是,不少地方将高中学校进行等级化分类,这种分类导致地方政府在资源配置中也是分等级、区别化对待,进一步固化了学校的等级效应,不仅不能有效促进县中与城区学校的协调发展,而且加剧了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区学校高度集聚。即便是“标准化学校建设”“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师生比”等“同一性”教育政策,虽然能有效保障县中的正常运转,但是很难顾及县中发展中的特殊需求,容易导致县中立足县域历史文化、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失调,最终在单一化的功能定位、整齐化的教育评价尺度、统一的教育发展模式中丧失了特色和优势,从平庸化走向边缘化。



县中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破解“县中困境”要把高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教育发展的行动自觉和内在追求,以高质量为统领,推动整体性流程再造、机制塑造和文化打造,以战略思维和系统性思维谋划新时代县中发展的新样态。


1

重塑县中高质量发展的教育生态,推动县中发展范式转型



在狭隘的教育视阈下,县中的发展以“唯分数”“唯升学”为主,这种发展固然可以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但最终只属于工具性范畴,高质量发展必须超越简单的数量增长。为此,县中的高质量发展首先需要从教育政绩观和文化生态观两方面为学生的自由发展赋能。


在教育政绩观上,县中要摒弃教育中的功利主义,超越片面追求升学应试教育的倾向,坚决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的片面办学行为,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念,注重学生个性兴趣与学习潜能,培养学生自由意识与自主精神,使学生的体力和智力都获得充分发展,帮助学生按自己的意愿过有价值的生活;在文化生态观上,县中要立足县域的客观条件与现实场域,充分利用县域农业农村资源、文化资源,既为自身发展“塑形”,更要“铸魂”,营造一个充满生活气息和生命特征的教育形态,让教育主体扎根生活,让教育内容关照生活,让教育方法贴近生活,让教育活动成为生活,以此彰显学校办学理念,凸显学校办学特色,实现从关注“学习成绩”的量变转向关注“全人发展”的质变,从关注要素驱动转向关注创新驱动,从关注发展效率转向关注发展范式,从关注发展结果转向关注发展过程。


2

建立以地市为主的办学管理体制,完善县中高质量发展的制度设计



在传统的行政区域治理模式下,市域内县中与城区学校之间、不同县域学校之间严重分割,造成了学校之间要素配置效率低下、发展失调。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以都市圈、城市群建设为契机,呈现出了跨界性、融合性、一体化等特点,县中的发展也亟须打破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将县中教育纳入都市圈或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地级市)教育公共服务规划,在进一步强化省级统筹的同时,加强地市级政府对县中教育发展的管理、支持和保障力度。


一是加强省域统筹,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为主体,制定《普通高中分类管理实施指南》,按照人才培养的主体功能将普通高中分为学术高中、综合高中、科技高中、人文高中、艺术高中、体育高中等类型,就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经费保障、评定标准等作出分类规定;二是强化地市级政府在县中发展中的办学主体责任,以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为主体,制定《普通高中分类发展实施方案》,建立“生均公用经费+特色项目+绩效奖励”相结合的经费投入机制,对市域内普通高中实施差异化监管,推进分类评价与增值评价、综合评价与特色评价、外部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指导学校依据发展历史、办学条件和发展水平制定发展规划,引导学校科学定位、分类发展、错位竞争;三是落实县级政府在县中发展中的管理主体责任,在教育教学管理、人事管理、经费使用中实施精准定向赋权,鼓励学校凝练发展经验、找准发展方向、整合教育资源、探索发展模式。


3

优化多形式的帮扶模式,完善县中高质量发展的社会支撑



县中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是县域中的教育问题,要将县中的发展放在乡村振兴与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中协同考虑。通过区域内集团化办学、城乡结对帮扶、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高校托管帮扶等方式,推动县中内涵式发展。


一是实施区域内集团化办学。以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为主体,按照“同区域、同类型、同特色”的原则,组织区域内优质普通高中与薄弱县中组建教育集团(教育联盟),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集团内优秀教师跨校走教,实现集团内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二是实施城乡结对帮扶。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为主体,按照“需求对接、精准支持、注重实效”的原则,组织城市优质学校与县中薄弱学校开展“手拉手”结对,通过同步课堂、网络教研、名师网课观摩等形式,创新性开展集体备课、教学诊断、主题研修、校际互访和暑期夏令营活动,有效提高薄弱学校教育质量。


三是实施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以教育部为主体,按照“定点帮扶、全面提升、精准施策”的原则,面向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每县至少1所普通高中),每校选派8~12人的标准组建高水平专家团队,通过主题讲座、学科示范课、备课听课评课指导、交流研讨会等活动,切实将发达地区优质中学先进的育人理念、教学模式、管理经验内化为县中自身发展的软实力,从校园文化打造、学校特色凝练、教师能力提升、学校管理与课堂教学改进等方面促进县中深度变革。


四是实施高校托管帮扶。以部属高校为主体,按照“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精准帮扶”的原则,充分发挥托管高校在校长选配、教师招聘与培训、教研指导和教学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凝练学校办学理念、凸显学校发展特色、完善学校课程结构、丰富学生社团活动等,激发学校办学活力,促进学校内生发展。


4

深化县中育人方式改革,激发县中内生发展动力



在“分数至上”的教育实践中,县中的教育教学都围绕“分数”运转,这种办学模式必然导致办学理念的同一性和办学行为的一致性,并从内部瓦解县中的运行机制和资源优势,使原本符合县中发展的一套模式被定义为“不规范的”“逾矩的”制度,县中的运行朝向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运行,却形成了平庸的、缺乏活力的运行模式。


鉴于此,一是要大力推进县中办学模式改革,树立县中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思想,鼓励大部分县中试办普职融通高中或综合高中,在“一县一中”的地区大力推行综合高中,积极引导学生参加高职高专类考试,为培养本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通用型和高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二是以高考综合改革和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强对学生个性特点、学习能力、职业理想与生涯规划的指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并依据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和学生兴趣特长,提高学生选修课程、选考科目、报考专业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自主选择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多元发展、适性发展。


5

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扩大县中优质教育资源总量



数字技术是推动教育变革的引领力量,要把教育数字化作为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推动县中高质量发展。


一是大规模推广双师课堂。在县中积极引进名校教育资源,建立由资源输出校和资源输入校教师共同备课、共同教研的教育教学交流机制,实现由两校教师共同主导、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资源输出校教师在“第一课堂”负责网络远程主讲、共享学习资料、提供教师培训。资源输入校教师在“第二课堂”,负责整合课程资源、选择合适的模式教学,复讲复练、释疑解惑,实现教学设施、教师资源和教育信息的共享。


二是建立网络教研共同体。通过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开通在线教研栏目、建立U-I-S(大学-教研机构-县中)网络教研联盟等形式,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主题教学、作业设计等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主题研讨与答疑辅导,引导县中教师在教研中不断提升教学能力。三是开发微课程。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为依托,系统梳理学科知识脉络,有重点地开发符合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微课程,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更好地满足县中教师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6

拓展专项计划,提高县中学生进入重点大学的机会



提高县中学生进入重点大学的比例是防止县中生源过度流失、提升县中办学自信、促进县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自2012年就实施了面向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经过多年努力,重点大学农村学生占比明显提升,但目前从国内个别院校的录取结果来看,教育规模大、经济水平高、教育投入大的贫困县获得了更多专项计划的招录机会,一些地区的重点大学录取率出现了断崖式下滑,部分学校近10年没有学生考上本科,G省参加座谈的8个县近10年来只有1个学生通过专项计划被北京大学录取,除此之外没有一个人能考上重点高校。


鉴于此,一方面,重点大学要继续加大对基础薄弱地区的支持力度,适当扩大专项计划实施范围和招生规模,并通过单列志愿、单独划线等特殊政策,重点增加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学生进入重点大学的机会;另一方面,将重点大学的专项招生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精准对接,积极总结“优师计划”“全科医生”的成功经验,在重点大学涉农、城建、机械技术等专业,实施县中专项招生计划,培育县域人才资源,为县域经济社会与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本平台发表内容以正式出版物为准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