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主题引领的双微机制:激发教师改革行为的师训模式探索
最新动态
主题引领的双微机制:激发教师改革行为的师训模式探索
2024-08-284


本文共4248字

阅读约需7分钟


王 红,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部长,教授

张 倩,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

童宏保,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学校发展与领导科学系主任


有效激发教师将所学和积累的理论、实践知识转化为真实的教改行为,既是学校教育教学面临的实践难题,也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理论难题。自2012年起,华南师范大学王红教授团队(以下简称“项目组”)通过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构建了以“主题引领的双微机制”为核心的教师专业发展新模式,通过与中小学校教师开展深度合作,探索出了一条“学用结合与推进改革相统一”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让教育教学改革真实发生,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实困境:改革难以推进的双重阻碍


项目组对中小学教师“学习时心情激动,回到学校一动不动”、难以有效将所学理论运用于实践等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改革面临巨大的外部阻力。在缺乏有效支撑条件的情况下,教师难以跨越心理舒适区主动承担艰巨的改革任务。教改项目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载体,但改革任务往往艰巨且困难,需要调动多层面、多维度的资源,个体难以独立完成。因此,即使教师认可所学先进理论,但在缺乏共同推进改革的同伴和强而有力的引领、保障条件下,行动大多止步于心动,最终导致教师对理论的认同感逐渐淡薄,倾向于维持原状以保持自己的身心舒适度。


其二,改革者难以获得自我效能感,也缺少坚定前行的安全感。人们参与或保持变革的动力往往来自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如果教师在实践中难以适时、及时获得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及相关体验,就容易出现不愿意参与或即便参与了也难以维持的现象。现实情况是,在改革推进的过程中,困难和阻力是时时出现的,产生积极效果却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这就阻碍了改革者持续地行动,反而可能为了获取安全感而采取“不改革”的从众行为。将所学理论转化为教改行动并取得成效,需要漫长的坚持,因此教师大多在学习结束后不愿或无法持续进行转化行动。



理论聚焦:基于实践问题的模型建构


理论具有抽象性、普适性,实践具有个别性、特殊性,两者的属性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存在着天然的隔膜,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对一线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因此,教师需要的是专业和心理上的双重支持。为此,项目组构建了理论与行为双重模型,旨在从专业知识和专家引领两个方面为教师提供专业支持。


1

系统构建“三感统合”模型



教师在改革行动中普遍表现出难以跨越心理舒适区的惯性、自我效能感低且体验差、容易产生从众心理等现象。项目组认为,首先,要推动教师勇于跳出心理舒适区,帮助教师树立强有力的改革信念,即坚信理论将带来教改成效;其次,要让教师获得自我效能感,给予教师持续的激励和支持以及及时的指导和鼓励;最后,要使教师改变消极从众心理,营造“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集体氛围,让参与教改成为“从众”之选。


为此,项目组构建了以“价值-信念系统、效能-激励系统、安全-保障系统”为核心的“三感统合”模型(见图1内圈),旨在强化激发教师转化应用教育理论的支持条件,综合提升教师在教改推进过程中的价值感、效能感、安全感。具体而言,“价值-信念系统”指通过将理论理念转译为教师易于理解的表述,深化教师对其的理解,使教师感受到理论理念的意义和价值,产生价值感,从而坚定教改信念。“效能-激励系统”指根据教师最近发展区,将宏大的理论理念分解为力所能及的具体任务,让教师在完成一个个小任务的过程中体验自我效能感,激励教师将信念转化为行动。“安全-保障系统”指组建具有共同教改信念的教师团队,为教师营造结伴前行的安全感,促使教师愿意持续开展教改。



2

探索建立专家陪伴“LOVE”行为模型



专家讲座是教师学习新理论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的说教式讲座形式、非持续性的“隔空指导”模式却难以帮助教师将所学理论有效应用到实践中。如果引导专家以陪伴者姿态深入学校为教师提供贴近实践的指导,不仅能够增强教师对新理论价值与意义的理解,坚定教改信念,还能及时为教师答疑解惑,增强教师推进改革的安全感和完成任务的自我效能感。基于以上思考,项目组建构了以“倾听(Listen)、赋责(Oblige)、走访(Visit)、共历(Experience)”为核心要素的专家深入实践场域指导模型(简称“LOVE”模型,见图2),同时组建了一线名师、教研员、理论导师三位一体的专家团队,置身情境持续陪伴。倾听指专家常态化与教师平等对话,倾听教师的困惑和心声;赋责指专家与教师通过共同讨论构建主题、明确任务,确保教师充分理解并认可主题和任务;走访指专家置身教学情境全程参与教师备课、上课、反思等环节,深度观察,精准诊断;共历指专家改变“旁观者”的身份,与教师共同参与教改,秉承共生共创理念与教师共同探索理论转化为行动的有效路径。




双微机制:细化问题探寻有效策略


基于“三感统合”模型,项目组提出了“主题引领的双微机制”这一立足推进理论向实践转化以强力支撑教改的教师专业发展新模式(见图1外圈),并不断探索有效实施路径。


1

“主题引领的双微机制”的内涵



该模式包括主题、微任务、微团队三个要素。其中,“主题”指向的是转化应用的“价值-信念系统”,由抽象的理论提炼而来,具有方向性、时代性、具象性特征:方向性指遵循育人导向,体现先进教育理念;时代性指紧贴教改热点,与教改痛点紧密联系;具象性指贴近实践、话语鲜活,便于理解。主题发挥着理论与实践间的“转译”支点作用,旨在让教师明确方向、建立理论与实践的连接,从而更深入地理解理论及其价值。


双微机制涵盖“微任务”和“微团队”两层概念(见表1)。“微任务”指向的是“效能-激励系统”,指基于主题将教学难点分解为难度适中的系列任务,旨在为教师落实教改提供行动支架,通过降低教改任务难度改变教师畏难心理,让教师通过持续的教学实践不断向理想教育靠近,提升教师参与教改的效能感。因此,这样的“微任务”具有紧扣实践、目标精微、难度适当、持续连贯等特征。“微团队”指向的是“安全-保障系统”,指建立规模适度、结构异质的教改共同体,旨在增加教师教改路上的陪伴与支持,同时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带动越来越多的教师加入教改实践。“微团队”具有规模小、异质化、结构化等特征,学校可基于心理学注意力容量为7±2原理,遴选组建10人以内的小规模团队,融合不同学科、学段、年龄、岗位的成员,避免思维趋同,基于各自能力优势明确分工,强化责任共担、合作共生的工作理念。



2

“主题引领的双微机制”的实施路径



其一,准确把握教育本质,将宏大理论转译为鲜活的教改主题。为凝练出具备方向性、时代性、具象性特征的主题,项目组首先深入研究基础教育阶段育人目标,准确把握当前教育教学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确保主题凝练方向的正确性;其次,基于育人目标和教育教学发展趋势,剖析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中的核心问题;再次,提出有利于解决核心问题的理论观点;最后,根据中小学教师的话语体系,将宏大的理论以教师熟悉的、易于理解的表述进行转译。自2012年起,项目组立足教育教学改革不同阶段的痛难点问题,提炼出“核心基础、思维课堂、输出为本”等系列主题。


“核心基础”针对学业负担过重现象提出,强调树立“净化知识”“把握节奏”的理念,改变知识本位的教学目标,包含核心知识、核心素养、核心能力等要素。“思维课堂”聚焦于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旨在把“核心基础”真正落实在课堂教学上,包括思维准备、思维拓展、思维深化、思维应用四个阶段。“输出为本”指向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的现状,从教学改革的底层逻辑出发,把核心基础、思维课堂的实现路径聚焦到教学范式变革上,以输出倒逼输入,引导教师通过教学流程再造进而推动学生学习流程再造,实现课堂形态转型。以上主题贴近教学实践,易于教师理解转化,已被教育部“国培计划”中小学名校长和名教师领航工程、广东省“强师工程”和广州市“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等313个项目广泛采用。


其二,分析教师最近发展区,基于教改主题分解微任务。为了降低教师参与教改的心理负担,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项目组针对不同教师的不同发展水平与需求,将微任务分解为实践型微任务和研究型微任务。实践型微任务适用于刚加入教改队伍的教师,这一阶段的教师对新理论处于似懂非懂、时而认同时而犹豫的状态,需要明确且细致的任务以深化理解、提升认同。如可对新加入微团队的教师以月为单位布置“阅读与主题相关的一本著作/一篇文献、撰写一篇读后感、参加一次专家领读会、参与一次集体备课会、上一节主题引领下的展示课”等易于操作实践的微任务,使教师轻松地迈出改革步伐。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教师对新理论有了进一步理解的同时,也会产生新的困惑,这时应基于主题设置“制定目标、分析教材、设计学习任务、课堂提问、教学评价”等与教学实践息息相关的研究型微任务,让教师根据自身兴趣围绕某一微任务进行深入研究,加强对新理论的实践转化。目前,“微任务”已经在国培、省培、市培乃至校本教改项目等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中应用,吸引了大批教师更加积极踊跃地参与到教改中,累计辐射带动了230所学校近3万名教师实现更高质量的专业发展。


其三,构建微团队,营造持续开展教改的良好氛围。组建敢于锐意创新、勇于承担风险、能发挥领头羊作用、规模适当的教改微团队是学校有效推进教改落地的关键。团队内要明确成员职责,让人人有事可做;还应定期开展教学改革成果展示活动,为微团队成员提供展示舞台,不断吸引新成员加入。同时,用好专家力量,一线名师和教研员通过示范课、同课异构和教研指导等方式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指导,理论导师定期到校倾听教师在理论向实践转化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并现场答疑。项目组研发的AI教师能力测评工具发挥专家长期在场的功效,让教师随时通过AI系统了解自己的教学是否符合教改方向与主题要求,并精准获取薄弱环节的诊断信息。


一线名师、教研员、理论导师“三位一体”的专家团队和AI专家充分发挥了专家“贴地行走、常态在场”的作用,为参加教改的教师提供陪伴式指导,及时帮助教师消除改革过程中的困惑和疑虑,坚定教改信念。目前已有200多所学校1000余名教师运用AI教师能力测评工具开展了基于大数据反馈的教学行为循证反思和精准教研,为教师发展与教学改革数字化转型做了先期的有益探索。



2022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 一等奖

成果名称:

主题引领的双微机制:有效激发教学改革行为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与实践

成果完成者:

王红,所在单位为华南师范大学

其他成果持有人:

童宏保、张倩、张云婷、童汝根、吴少平


(来源:《中国基础教育》)


欢迎订阅

唯一带“中国”字头的

基础教育综合期刊

教育部 主管

中国教育学会  主办


邮发代号:80-572(国内)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2097-15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0-1787/G4

教育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月刊,每本定价18元,全年定价216元 

邮政订阅:

1.全国各地邮局网点均可订阅

2.登录中国邮政报刊订阅网bk.11185.cn订阅

编辑部订阅:

订阅热线:010-84022301、18811031046

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长安支行

户  名:中国教育学会

银行账号:9558850200000834742


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zgjcjy2022@163.com(请勿一稿多投)

邮件主题:作者姓名-手机号码-栏目名称-文章标题

联系电话:(010)84022301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