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项目式课程的体系建构与教学模式创新
最新动态
项目式课程的体系建构与教学模式创新
2024-08-093


本文共6241字

阅读约需10.5分钟


何宝群,福建省厦门实验小学党委书记,正高级教师,福建省特级教师,福建省教学名师
程少波,福建省厦门实验小学正高级教师,福建省教学名师


教育是推动时代发展的重要动力,关注和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的能力是学校的使命。而课程是学校实现育人目标的主要载体,对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2004年,福建省厦门实验小学以承担福建省新课程改革实验任务为契机,开启了“课程综合化实施”的探索,以整体推进项目式课程教学为抓手,着力培育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历经20年的不懈努力,学校形成了以项目式课程教学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特色发展路径,高质量育人取得实效。




变革起点:指向问题解决与育人价值重塑


福建省厦门实验小学非常重视对课程育人价值的挖掘。然而,学校在历经多轮课程改革后发现,课程教学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如学科内容过于封闭,未能实现学科间的融合贯通,影响了整体育人实效;教学方式比较传统,难以有效培育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课程资源较为匮乏且质量不高,难以满足学校全面推进课程变革的现实需求。


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学科及知识间的关联性,是新课程的一大特点。《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加强综合课程建设,完善综合课程科目设置,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这既是新时代对学校推动人才培养方式变革的具体要求,也是我们开展项目式课程教学实践探索的价值追求。


基于以上现实问题和价值追求,2004年起,学校开启了“课程综合化实施”探索。20年间,学校遵循“教育哲学-理念与目标-框架与路径-管理与评价”的逻辑,对各类课程进行了创造性统整,全面推动学校课程的综合化实施,变革知识本位的讲授式、练习式等教学模式,培育、吸纳与整合在地的优质社会公共文化资源,以此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实现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同时,学校不断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创新教学方式、评价手段;优化学校育人模式,实现科学育人、完整育人。



实施过程:项目式课程的难题与破解


1

三类课程如何统整?



我国实行的是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学校如何依托项目式课程更好地统整国家、地方、学校三类课程?这是学校在推进实施项目式课程中遇到的第一个难题。


首先,我们强化了课程建设的价值导向。学校坚持“多彩教育”的目标定位,着眼实现“人人出彩、个个精彩”的育人目标,以此价值理念指导学校课程建设,并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目标要求,对国家、地方、学校三类课程进行校本化统整,重新规划和设计了学校整体课程方案。学校遵循“教育哲学-育人目标-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的逻辑结构,制定了项目式课程的整体规划与实施方案,实现了课程内容系列化、教学模式多样态、评价方式多维度、管理机制立体化。(见图1)



其次,我们最大限度争取专家团队的智力支持。学校与专业教学研究机构及团队合作制定了“厦门实验小学项目式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整体规划设计项目式课程,推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管理等。同时,与知名高校研究团队合作开展“儿童哲学”项目式综合课程研究,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合作开展应用现代技术变革课堂教学方式的实验等,这些专家力量为学校深化课程资源统整研究、实施项目式课程提供了深厚的专业支撑。


2

目式课程如何破冰?



项目式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培养学生实践探究、创新创造能力等方面优势明显。但在实践中,学校长期以学科为单位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在项目式课程方面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如何突破固有的课程边界,拓宽课程实施空间,并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这是学校遇到的第二个难题。


在课程内容建设方面,我们通过吸纳优质的社会公共文化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学校与博物馆、科技馆、植物园等多家公共文化机构合作,共同建设基于校馆合作的项目式课程。我们以3-6年级为重点,每个年级开发一个基于校馆合作的项目式课程:3年级为“走进植物园”,4年级为“走进艺术馆”,5年级为“走进科技馆”,6年级为“走进博物馆”。同时,我们根据课程内容特点与学生学习需求,采取灵活的课程实施方式。例如:我们与中华儿女美术馆、交响管乐团等校外艺术机构合作开发的4年级“走进艺术馆”项目式课程,采用“走出去”(学生走进艺术馆)和“请进来”(艺术家进校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包括“走近交响乐”“走进书法展览馆”“相约美术馆”等学习活动。又如:我们与厦门市华侨博物院合作开发的6年级“走进博物馆”项目式课程,以博物院“华侨华人”基本陈列内容为学习资源,开展“足迹在全世界—华侨华人的故事”项目研究,通过“走出国门”“侨民公民”“辉耀历史”“赤子丹心”四个主题,引导学生探寻华侨华人的历史,模拟体验他们的生活,感受其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热爱桑梓的情怀。1-2年级依托“故事爸爸妈妈进课堂”活动开展角色体验等各类微项目课程。各年级的项目式课程在内容与要求上整体关联、逐年递进,实现了序列化建构,形成了覆盖全员的特色品牌课程。


在实施方式创新方面,我们依托《项目式学习手册》推进项目的高质量实施,学生可使用《项目式学习手册》进行学习前的自主阅读、学习中的参考和记录、学习后的作品呈现。《项目式学习手册》注重变革评价方式,并设计了项目式探究学习评价表,实施伴随式过程性评价,将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情况和项目成果展示作为学习成果评价指标,让评价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同时,学校创新采用项目式学习积分制,将学生学习所获积分纳入小学6年学习成长档案。


3

教师内驱力如何激发?



开展项目式课程教学需持续长周期的探索研究,在此过程中,如何有效激发教师的内驱力,使其持久保持研究与实践的热情?这是学校遇到的第三个难题。


学校的解决方式:以课题推动,形成集聚效应。以课题方式来推进研究进程是适宜的抓手,也是一举多得的措施,但常常需要经历一个逐步明晰、最终聚力一处的过程。学校的课题,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等关注学习方式的变革,到“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建设研究”等关注课程建设,最终聚焦于“学校项目式课程建设”与“学习方式”的融合研究,在一个个课题中,教师逐渐被带进来,进而跟上来、动起来,让项目式课程教学成为一种常态。


学校以2015年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单位资助课题“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建设研究”为统领,相继开展了一系列相关课题的研究,如“小学基于校馆合作的项目式课程建设的行动研究”“基于项目式学习(PBL)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构的行动研究”“基于项目式学习视角的‘走进植物园’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构建多渠道研学课程的研究”“基于能力发展的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实效研究”等,呈现出“多点开花,共描画卷”的景象。广大教师深度卷入、全员参与,在课题研究中实现了知识更新与能力提升,获得了专业成长的内生动力。




成果呈现:体系建构与模式创新


1

“让儿童赢得未来”项目式课程体系的建构



学校结合校情、学情,基于一定的项目范式,对相关课程进行了解构、重组,整合、开发出全新的项目式课程。除基于校馆合作的项目式课程外,学校还探索开发了基于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多彩自选课程群、针对有特殊发展需求学生设计的私人订制课程等,构建了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着眼学生未来发展的“让儿童赢得未来”项目式课程体系。


一是建构了基于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多彩自选课程群。学校致力于办“多彩教育”,实现学生“人人出彩,个个精彩”,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优质的教育,让每个学生实现最好的发展。学校结合校内师资、设施设备及校外资源,开发了供学生自主选择的156门项目式课程,每周统一安排一个完整的半天时间供学生走班上课。学校加强课程管理,每年就开设的课程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调整、优化课程设置,打造出更多学生感兴趣、高质量的精品课程。同时,对包括项目式课程在内的所有选修课程进行结构化设计,将其划分为语言、逻辑、科技、体育、音乐、美术六大类别,构建了三层级体系的选修课程群,即培养兴趣、初步了解的初阶课程,明确方向、发展技能的中阶课程和培养专长、特色鲜明的高阶课程,推动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助力学生个性化发展。



二是设计了一师一课程、私人订制课程、大师课程等综合类项目式课程。“一师一课程”是基于教师兴趣与特长、由教师开发的项目式课程。多才多艺的教师本身就是不可多得的课程资源,也是学生喜欢模仿的对象。学校鼓励教师以半学期或一个学期为单位,结合自身所教授学科内容、个人兴趣特长等编制成8或16课时的课程,如“云游古诗海”“摄影技巧与审美”等,学生可通过学校开发的选课系统自主选修这些课程。2015年开始,学校每年对教师开发设计的课程进行评选,评出“最具独创性的课程”“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并给予奖励。迄今为止,已有42位教师开发了53门课程,满足了学生个性化选修的需求,激发了教师课程开发的内在动力,丰富了项目式课程的样态。


“私人订制课程”是基于个别学生特殊需求设置的课程,旨在更好地满足体育特长生、免试生、特殊生等学生群体的发展需求。此类课程注重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不同特点,因人设课,确保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


“大师课程”则是邀请学生仰慕的院士、教授、艺术家等进校开授的课程,旨在为学生创造“让一位大家真正影响你的生活”的机会。2014年起,学校每年邀请院士、艺术家等进校给学生开展主题讲座,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发材料研究院院士赵振业,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陈运泰,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获得者、木偶皮影戏传习人庄晏红等均进校给学生上课或开设主题讲座。


2

基于“项目统整”的教学模式创新



学校鼓励教师立足学科课程,以项目学习为载体,围绕项目研究或主题单元开展学习活动,创新推行“1+X”项目教学、“三融合”统整教学、场馆式实景化教学、智慧课堂教学等,整体推动了教与学方式变革。


“1+X”项目式教学。“1”为学科本质教学,聚焦核心素养培育;“X”为以项目为载体进行拓展教学,指向特色发展。这既给了教师更多自主实施学科课程的权力,增强了课程的实践性、选择性,也解决了过度分科教学的问题,推进了课程的综合化实施。“1+X”项目式教学模式变革打开并拓宽了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的边界,教师逐渐突破了“教教材”的传统,实现了教学方式创新,成为“课堂改革领跑人”。


“三融合”统整教学。“三融合”即融合内容、融合方法、融合思想。“三融合”统整教学强调的不仅仅是学科内容间的融通,更加关注学科学习方法和学科思想的融通,促进形成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课堂,鼓励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真实问题,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创新思维。以语文学科“三融合”统整教学为例,教师围绕“学科方法融合”这一主题,组织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在语文学科引入其他学科学习方法,实现学科间学习方法的互相迁移,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语文学习质量。例如:开展“互联网+”写作课程,创建了“凤凰花文学天地”线上文学交流平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助力学生语文写作;开发了“我给古诗词来配乐”项目式课程,将古诗词的学习与音乐学科相结合,实现了“情音”交融。


场馆式实景化教学。在项目式课程教学中,学生走出校门,走进植物园、博物馆等社会公共文化场馆,在可触摸、可操作的真实学习情境中学习。他们通过实地观察、比较、测量、实验等方式,突破学科的边界,调动多学科知识,用图画、照片、文字、表格等工具进行数据采集、过程记录、信息获取,开展综合加工学习活动,将知识学习和现实生活链接起来,不但习得了知识和方法,也实现了高质量的自我成长。学生进入校外场馆学习时,通常由所在场馆的专业教师来协助,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由校外教师和校内教师协同教学。


智慧课堂教学。学校还探索推进智慧课堂教学,构建了基于平板电脑的教学组织模式,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把控学习进度。这种智慧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和谐、高效的协同学习空间,促进了学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学生可以通过后台的数据记录及数据分析,及时了解学习情况,调整学习策略,有效提高学习效果。在此基础上,学校还进一步探索VR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教学,通过VR设备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抽象知识进行全真模拟展示和交互,增加教学的实践性和真实感,让学生亲身体验、主动思考、积极学习。


3

“空间+”和“文化+”的管理保障机制创新



首先,学校从“空间+”的视角创新了校馆合作、校际互送、项目承接等有助于有效培育、吸纳、整合社会公共文化资源,丰富学校课程内容的机制和模式。在校馆合作方面,学校和当地科技馆、艺术馆、植物园、博物馆等校外公共文化机构之间结成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它们所提供的独特资源,开设项目式课程,编写特色校本用书,拓展学生实践场地。在校际互送方面,学校从最初的国内友好学校之间开展互相选送学生到对方学校进行项目式研学,逐步发展到每年选送学生到新加坡、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友好学校进行沉浸式学习,“行走在路上的课程”已然成为项目式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项目承接方面,学校每年邀请社会机构(人)参与学生社会实践的课程设计、组织实施工作,如组织学生到农场开展劳动实践,学生学习制作环保手工香皂、下田插秧、摘花生等。


其次,学校从“文化+”的视角创新了师资补充、节日共庆、特色分享的立体化课程管理互动机制。在师资补充方面,学校针对家长中有各领域专家技术人才这一资源优势,鼓励他们发挥自身专长,与校内教师共同开发面向1-2年级的“故事爸爸妈妈进课堂”项目式课程。学校还邀请厦门非遗(手工漆线雕、高甲戏、南音)传人、中华儿女美术馆有雕刻特长的教师等来校开设特色课程,有效缓解了课程开发中师资力量不足、专业视野受限等问题。在节日共庆方面,遇到传统节日或纪念日,学校会邀请校外单位、机构等一起开展教育活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爱国情怀。例如:在3月的学雷锋纪念日,学校组织学生走进社区,联合开展“践行雷锋精神”主题教育;在4月的清明节,学校和厦门烈士陵园管理处共同举行“缅怀革命先烈”主题教育;在5月或6月的端午节,教师和学生一起走进集美“龙舟池”,现场观看赛龙舟,听民俗专家讲解端午习俗。在特色分享方面,学校充分利用厦门本地的博饼、功夫茶、送王船、布袋戏等特色活动资源,单独开发项目式课程或将其内容有机融入已有课程。例如:学校以“探寻闽南文化之美”为主题设计了“走近高甲戏”“走近木偶戏”微专题项目式课程,邀请厦门市弘晏庄木偶皮影戏传习中心以木偶戏艺术家走进校园、学生走进艺术馆的双向互动形式,组织开展“非遗进课堂”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家乡文化的独特魅力。


多年来,厦门实验小学通过整体推进项目式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打开了课程建设空间,变革了教与学方式,拓宽了教师发展路径,提高了学校育人格局,真正实现了学生“人人出彩、个个精彩”!




2022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成果名称:

整体建构  多元融合:项目式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

成果完成者:

何宝群

其他成果持有人:

刘胜峰、程少波、杨立旺、洪艺燊、蔡晓云



(来源:《中国基础教育》)


欢迎订阅

唯一带“中国”字头的

基础教育综合期刊

教育部 主管

中国教育学会  主办


邮发代号:80-572(国内)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2097-15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0-1787/G4

教育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月刊,每本定价18元,全年定价216元 

邮政订阅:

1.全国各地邮局网点均可订阅

2.登录中国邮政报刊订阅网bk.11185.cn订阅

编辑部订阅:

订阅热线:010-84022301、18811031046

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长安支行

户  名:中国教育学会

银行账号:9558850200000834742


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zgjcjy2022@163.com(请勿一稿多投)

邮件主题:作者姓名-手机号码-栏目名称-文章标题

联系电话:(010)84022301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