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中国教育学刊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MTQyMjcxMQ==&mid=2649521723&idx=1&sn=8c6de69f423861222b1951b843594bb1
丁福芹,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体育课后服务已然成为学校的常态化工作。在促进体育课后服务从常态化实施到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需进一步深化对体育课后服务的认知,明确其在目标与定位、内容与形式、时间与频率方面与体育课的关系。通过对目前体育课后服务的成效进行梳理发现,这项服务促进了学生运动技能的提升,增强了学生的体质;拓展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涵养了校园体育文化;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同时,体育课后服务也面临着参与灵活性欠佳、专业性不强、项目及形式多元性不足的困境。基于此,应完善体育课后服务制度细则,提供外在保障基础;发挥体育课后服务健体润心功能,焕发学生内在生命活力;弘扬团队合作体育精神,创建亲密互动的朋辈关系。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其中要求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保证课后服务时间”“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拓展课后服务渠道”等。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体育课后服务也开始了探索发展,2022年6月体育总局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与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下发《关于提升学校体育课后服务水平 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要不断丰富学校体育课后服务内容、推动专业力量参与体育课后服务、扩大场地供给,为学生课余锻炼创造良好条件,强化组织保障,形成工作合力;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其中主要任务之一是高质量开展体育课后服务,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熟练掌握1~2项运动技能。目前,在“双减”政策实施三周年之际,体育课后服务的开展已成为学校常态化工作内容,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通过对体育课后服务认知的深化,以及现阶段体育课后服务成效及问题的总结,并为其高质量发展提供相应的建议,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体育课后服务与体育课在目标与定位、内容与形式、时间与频率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要想促进体育课后服务从常态化实施走向高质量发展,就需要进一步厘清体育课后服务与体育课两者之间的关系。
目标与定位的区别
体育课是学校正式课程的一部分,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活动,体育课有明确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通常被纳入学校的课程表之内,主要目的是通过系统的体育训练和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习惯。体育课后服务则是学校在正式体育课程之外开展的延时服务,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和训练,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注重学生参与和选择的自主性,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在运动中享受乐趣、健全人格、锻炼身体、全面发展。两者虽然都是强调学生通过体育活动达到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但是体育课后服务更加强调通过自主参与多样体育活动的方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
内容与形式的差异
体育课的内容通常包括各种体育项目的学习和训练,如足球、篮球、游泳、田径等。教学形式较为正式,有固定的教材和教学大纲,通常采用班级集体授课的形式开展教学,学期结束也有较为正式的期末测查,来检验学生对于某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体育课后服务的内容则更加灵活多样,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安排各种内容的体育活动,如户外运动、健身训练、体育竞赛等。体育课后服务的授课形式较为灵活,可以是个人指导、小组训练或集体活动等。体育课后服务为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活动难度通常不大,一般也不设置考查,或者考查形式较为简单。
时间与频率的不同
体育课上课的时间通常是固定的,根据学校统一的课程安排进行,每周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上课,上课的频率一般为一周三至四次,如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要求,河南省小学1~2年级每周至少开设4节体育课,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至少开设3节体育课。体育课后服务的时间则较为灵活,可以根据学生的时间安排进行调整,可以在学生放学后的前半个小时进行,或者学生完成作业后进行,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体育课后服务的频率与体育课相比更加频繁,有的学校每天都为学生提供体育课后服务,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
“双减”政策正在迎来三周年,体育课后服务是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途径,通过对目前体育课后服务实施的现状考察,发现其与“双减”政策价值高度契合,目前体育课后服务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促进了学生运动技能的提升,增强了学生的体质
我国青少年学生普遍存在视力不佳、近视率较高、体重超重和体脂率偏高、学生身体力量偏弱、体质下降、身体姿态不好等一系列体质健康的问题。“双减”政策为学生创造了更多提升身体素质的机会,特别是体育课后服务,为学生提供了多样的运动项目,增加了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和时间。
体育课后服务通过让学生参与各种体育社团活动,能够将体育课学到的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好地实践锻炼,提高他们对于体育技能的掌握程度。如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附属小学充分发挥课后服务育人功能,积极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开设学科素养、体质健康、文化艺术等3类活动课程,其中体质健康类活动课程在国家标准基础上,一至六年级分别开设轮滑、篮球、足球、竞技街舞或啦啦操、游泳、羽毛球,促进每位小学生毕业时掌握六种运动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此外,体育课后服务还会安排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训练项目,如柔韧性训练、耐力训练、力量训练等,这些训练项目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身体柔韧性、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而且体育课后服务在开展的时间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能够持续地帮助学生改善身体素质,从而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双减”后,校园里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据某校调查数据显示,学生人均图书借阅量由不足2本增加到5本,体测优秀率增加近10%,视力不良率下降8.63%,超重率下降1.81%,学生笑容多了,腰板直了,脚下有根了,自主时间多了,学习效率高了。体育课后服务的开展给了学生充足的回归操场、沐浴阳光的时间,为增强学生的体质创造了契机。
拓展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涵养了校园体育文化
体育课后服务通过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运动项目,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训练,既满足了学生锻炼体质的目的,也能够很好地激发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热爱体育、热爱锻炼的意识,进而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如四川省天府新区通过体教融合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探索周末、假期托管服务,首批设置26个体育项目、126门周末课程,实行公益收费,努力满足学生多样化体育运动需求。上海市普陀区新普陀小学以课后服务为切入点,深入实施“1+3C”工程(“1”即面向每一个学生,“3C”即将课后服务分为三个时段,为学生提供慧心课堂、悦心课堂和暖心课堂),其中“悦心课堂”,每天利用1小时团队活动时间,设置了游泳、足球、篮球、网球等活动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重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
多样化的体育课后服务项目为学生的校园生活注入了活力,定期的体育赛事、体育文化节等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特长的平台,还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如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整合文化和旅游资源、文物资源,支持学校提高课后服务质量,丰富青少年文化生活,发挥区域文化优势打造特色文化课程,全区67所义务教育学校开设了舞狮、空竹等50余门传统文化课程,极大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优化课后服务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多元成长,与国家场馆合作,聘请专业体育师资,指导低年级以体育游戏为主、中高年级以体育技能为主开展项目式学习,并将足球节、排球节、班级篮球节、小小奥运会化整为零,融入课后服务内容,为终身体育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多样化的体育课后服务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涵养了阳光健康、拼搏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
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
体育课后服务具有心理调节功能,能够帮助学生调整心态,缓解学业压力。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能够有效放松身心,以健康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的发展。《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中发布了《“双减”政策实施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变化分析》,其中指出中小学生作业量的减少、体育运动时间的增多和兴趣爱好时间的增多,对于心理健康具有积极作用,在参与调查的中小学生中:认为作业量更少了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更高,抑郁风险检出率最低(16.0%);认为作业量更多了的学生的抑郁风险检出率最高(33.5%);认为体育运动时间更多了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更高,抑郁检出率最低(18.4%);认为体育运动时间更少了的学生的抑郁风险检出率最高(38.9%)。
在一些团队活动的体育课后服务中,需要学生相互合作,为共同的目标努力,参与团队活动的学生可能来自不同的年级或班级,他们在集体训练中能够相互帮助,不仅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友谊,也提升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学生在此跨年级的团队活动中能够学会如何与他人沟通合作,提高了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此外,一些竞赛类的体育课后服务还能够磨炼学生的意志,学生在参与竞技类的活动中,能够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锻炼他们的心志,教会学生保持沉着冷静应对困难,达到以体育人的目的。上海市青浦区华新小学在“足球进课堂”校本课程的基础上,打造了普及型的“足球游园会”和社团型的“足球精英训练营”两个课后服务项目,面向全体学生,将基本的传球、接球、射门等动作,通过“足球游园会”闯关活动进行巩固练习;“足球精英训练营”是在第一阶梯“足球进课堂”、第二阶梯“足球游园会”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技能提升型课程,给予具有足球运动天赋和发展意愿的学生提供系统训练的提升平台,以此构建优秀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孩子们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足球技术,增强了体能和提高了比赛实力,还提升了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真正实现了“练球、练人、练精神”的目标。
虽然在“双减”后大部分学校将体育课后服务作为常态化的工作开展,但是在实践层面也面临着不少问题,突出表现为学生参与体育课后服务的灵活性欠佳,体育课后服务的专业性不强,体育课后服务项目及形式多元性不足。
体育课后服务参与灵活性欠佳
首先,学生并未全员参与体育课后服务。部分学校体育课后服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为了方便课后服务的管理和规划,在学生参与体育课后服务方面存在灵活性不足的问题。这种管理方式要求学生在学期之初就选定一项体育课后服务,并要求学生持续参与整个学期,中途难以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体能状况或其他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部分家长和学生担心一旦加入后,如果因为兴趣转移、身体不适等原因需要中途退出可能会面临困难,致使他们对于参加体育社团活动持保留态度,有些甚至产生抵触情绪。部分学校对于学生参与体育课后服务设置过高的门槛,要求学生不仅仅完成作业才能参与,还要求学生某项运动技能达到竞技水平才能加入某一体育社团,限制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得一般爱好者的体育兴趣发展需求得不到满足。
其次,学生参与体育课后服务的时间不够灵活。部分学校在课后服务时间设置上简单地采用“作业时段+社团时段”的形式,体育课后服务在每周的社团时段选择固定的一两次时间开展。学校往往要求学生先完成作业再参加课后服务,这样先作业时段后社团时段的要求导致部分学生难以参与到社团活动之中。学生在参与体育课后服务的时间方面缺乏选择权,不能灵活地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段,限制了他们的参与性。此外,有些学校甚至存在班主任在课后服务时段辅导学生订正作业的现象,一个班级之中只有个别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能够有机会参与到体育课后服务,并没有做到全体学生全员参与体育课后服务,违背了体育课后服务“面向全体学生”“零起点入门”的要求。
体育课后服务专业性不强
首先,体育课后服务师资专业能力有待提升。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课后服务质量的高低,如体育教师短缺、教学方式固化、教学理念陈旧、专业难以多项兼顾等问题直接影响体育课后服务开展的质量。体育课后服务的供给主体中本校教师占比较高,部分教师可能缺乏专业的体育背景和教学经验,导致他们难以胜任形式多样的体育课后服务。体育教师自身的高水平运动技能是开展高质量课后服务的基础,一些教师可能在特定的体育项目中表现出色,但在其他项目中或许并不擅长,部分教师可能缺乏体育相关的专业知识,他们的学历和训练经历各不相同,导致他们在教授体育动作、解释体育规则或提供科学训练建议时存在一定的难度,难以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体育课后服务。
其次,体育课后服务场地设施不足。体育课后服务场地设施不足影响着体育课后服务开展的专业性。中小学体育场地短缺,器材数量不足,种类单一,场地和器材也比较陈旧,除了一些具有特色的中小学校之外,大多数都无法达到国家关于让每位学生学习掌握一到两项体育运动技能的要求。场地不足会限制体育课后服务的种类,如室内场地缺乏的话,在遇到恶劣天气情况就难以开展相应的体育课后服务;室外特定场地如游泳池、网球场等场地缺乏的话,也难以开展相应的体育课后服务。此外,体育设施的陈旧或者不足也影响着体育课后服务开展的质量。如果体育设施陈旧,体育器材老化或者损坏,体育场地维护不当,存在坑洼等问题,会增加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受伤的风险。如果体育设施不足,学生无法充分地展开运动锻炼,将会影响他们体育技能的提升。
体育课后服务项目及形式多元性不足
首先,体育课后服务项目单一。《通知》中明确了体育课后服务应该包括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冰雪运动、武术、啦啦操;鼓励设立中华传统体育运动,如中国摔跤、棋类、射箭、龙舟、毽球、五禽操、舞龙舞狮等;有条件的学校要开设手球、橄榄球、游泳、体操、旱冰、定向越野等。因为学校的体育场地比较少,设备也比较少,所以大部分学校的体育课后服务都比较简单,只开设了一些常规项目,比如篮球、足球和田径,甚至有些学校根本就没有开设体育课后服务。部分学校在体育课后服务项目的设置上较为单一,因场地、师资、资金问题难以为学生提供多元的体育课后服务,存在仅仅将体育课中的项目简单照搬至体育课后服务中的现象,严重违背了体育课后服务“坚持挖潜创新,不断丰富学校体育课后服务内容”的要求。
其次,体育课后服务形式单一。体育课后服务大多变成体育课的延续,在原有体育教学内容不变的基础上进行强化与重复性训练,对于本不爱好体育运动的学生而言,体育课后服务并不能激发其热情。体育教师教学思维刻板化,教学方式常规化,不能使学生摆脱体育“课程化”的禁锢,在课后服务中也采取如同正常上课的教学形式。此种教学方式不能使体育课后服务授课方式新颖化,没有针对不同学段和不同水平基础的学生分别设计不同的班型和相应的教育教学内容,也并未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没有充分利用课后服务和课余时间学习优质体育类视频教学资源,体育课后服务的教学形式没有摆脱体育课教学形式的束缚。
高质量的体育课后服务是学生减负的根本保障,也是稳固学校教育主阵地的重要举措。要实现高质量的发展需要通过外在的制度保障为体育课后服务的有序开展提供保障基础,进一步挖掘体育课后服务的健体润心功能,弘扬团结合作的体育精神,以焕发学生内在生命活力,加深朋辈之间的亲密互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为学生留下美好的校园回忆,促进体育课后服务从常态化走向高质量的发展。
完善体育课后服务制度细则,提供外在保障基础
首先,明确学校体育课后服务实施标准细则。缺乏明确的制度保障导致体育课后服务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各地市可以结合当地教育部门制定相应的部门规章,明确不同地区的中小学体育课后服务每周的时长以及参与学生的比例,要求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两次体育课后服务,并且学校开设的体育课后服务项目应当满足运动技能的需求。可以结合学生对该项运动技能基础的不同,分为基础班与提高班,让学生依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班级进度,帮助每名学生均能掌握至少一项运动技能。
其次,加大体育课后服务经费保障力度。应该设置体育课后服务专项资金,专门用于体育课后服务的设施、设备更新,师资培训等方面内容;制定详细的经费使用制度,明确经费使用范围,确保经费的合理使用;建立经费监督机制,确保经费的透明使用;鼓励社会各界对体育课后服务进行捐赠,扩大资金来源渠道,为课后服务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如贵州省遵义市着力破解课后服务资金、师资和质量“三大难题”,抓实课后服务工作,着力破解资金难题,整合体育资源,每年投入1000万元体彩公益金专项用于学校体育教育。
最后,加强体育课后服务教师激励制度。为更好地激发教师参与体育课后服务的积极性,应该设置相应的激励机制,通过物质和精神激励形式对参与体育课后服务且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奖励,以激发广大教师参与体育课后服务的热情。同时,通过开展专门的体育课后服务师资培训的形式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胜任体育课后服务工作,提升他们的专业认同感。此外,制定公正、客观的体育课后服务教师评价标准,对体育教师在课后服务中的表现进行定期评价,评价结果与教师的奖励和晋升挂钩,以激励教师不断改进和提升专业技能,促进体育课后服务质量提升。
发挥体育课后服务健体润心功能,焕发学生内在生命活力
首先,通过设置多样化的体育课后服务内容、灵活性的体育课后服务参与时间和形式,来保障全体学生能够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体育课后服务项目中,以达到体育课后服务健康体魄的目的。一方面,学校可以结合地方资源和传统文化,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课后服务课程内容,如少数民族地区可以设置民族舞蹈,武术发源地可以设置传统武术。通过挖掘如民间游戏、民族体育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项目,拓宽体育课后服务的内容,以满足学生兴趣爱好,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后服务的热情。另一方面,学校通过优化体育课后服务的参与时间和形式来降低学生参与体育课后服务的“门槛”,扩大学生参与体育课后服务的机会,确保学生掌握相应的体育技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学校可以将课后服务整体分为两个时段:社团时段和作业时段。社团时段中,组织全校学生参与社团活动,让所有学生都能享受艺术、体育、科普、传统文化等优秀资源的滋养。等到社团活动结束之后,学生再回到各班参与作业辅导。打破传统先作业、后社团的做法,避免把完成作业作为参与社团的“门槛”,保障了每位学生都能参与体育课后服务的机会。还可以设置灵活的体育课后服务参与形式,如学校在组织全年级的足球联赛时,可以男女分组,男生踢上半场,女生踢下半场,上下半场的总分作为班级的分数,确保了活跃运动气氛、激发班级凝聚力、人人都能为他人喝彩的育人目的。
其次,在体育课后服务内容的挖掘中还应该融入思政内容和体育文化知识,以发挥体育课后服务浸润心灵功能,焕发学生内在生命活力。《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将中小学体育内容明确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在体育课后服务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课后服务内容,如讲座、互动游戏等形式,帮助学生缓解压力、调节情绪。通过体育锻炼磨炼学生的意志力、自信心和调节情绪的能力,促进学生自尊、自信与自强。此外,在体育课后服务中还可以融入体育文化知识以加深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理解和热爱。学校可以组织体育知识讲座、体育电影赏析、体育明星访谈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体育文化知识,适度引入一些体育历史、体育道德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学习和体验,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和价值,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育素养,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弘扬团队合作体育精神,创建亲密互动的朋辈关系
首先,学校可以通过设置团队运动项目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一方面,学校可以多开展一些团队运动项目,如足球、篮球、排球等,在锻炼学生身体的同时,还能很好地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学校也可以增设一些团队协作能力要求更高、策略性更强的体育项目加深学生朋辈之间的亲密互动,如围棋、象棋、棒球、拔河等。学生通过参与这些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不断加深朋辈之间的友谊,提升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定期举办各种体育比赛和活动,如趣味运动会、团队游戏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团队运动中,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体验到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同时在活动中设置奖励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竞争和团队意识,注重学生在参与体育课后服务中的情感体验,使他们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快乐感和成就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学生留下美好的校园记忆。
其次,学校通过创建团结合作的校园体育文化,弘扬体育精神,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积极的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的精神世界成长大有益处,在团结合作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中,学生能够相互尊重与包容,学会竞争与分享,形成正向的朋辈关系。一方面,学校可以在团队项目中渗透团结合作的体育精神思想,让学生明白体育精神不仅仅是赛场上的竞技拼搏,更是一种深入人心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树立“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朋辈观念,在激发他们拼搏进取的同时,将团结合作的体育精神潜移默化地渗透其中。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标语、海报、网络宣传等形式积极弘扬团结合作、拼搏进取的体育精神,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体育价值观。标语是最为简洁且易于传播的宣传方式,学校可以在校园内张贴与体育精神相关的标语,学校还可以设计与体育精神相关的海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体育精神和文化,让学生随时随地感受到体育精神的熏陶。此外,学校可以利用网络制作以体育精神为主题的宣传片,通过真实的比赛场景和动人的背后故事,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体育精神与文化的魅力,以丰富和提振学生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