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会将于2025年11月22日至23日在四川天府新区举办“第五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七次学术年会”。论坛主题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聚焦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论坛通过主旨报告、校长星空、主题发言、中国好课堂、学科嘉年华、综改正前方等多个环节,展示中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前沿进展、学术成果与实践探索。按照论坛议程安排,11月22日,集中大会。11月23日上午,特设学科嘉年华(19场学科分论坛),DPD特别分论坛(D、P、D分别为博士、校长、局长),19场专题分论坛;下午为综改正前方,41场平行微论坛共话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区域与学校实践。
下面,跟小编一起来看由北京市朝阳区未来实验学校承办的微论坛——
组织单位
北京市朝阳区未来实验学校
论坛主题
AI赋能?育人为本:
未来学校教学方式变革的思考与实践
论坛内容
微论坛以“AI 赋能?育人为本”为主题,聚焦面向未来的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思考与实践,探索人工智能如何重塑课堂、探究数字素养如何赋能教师成长、探讨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学生高阶思维等问题,分享国际先进经验与本土成功案例,汇聚北上广等多地教育实践者的经验,围绕教师发展、信息化建设、现代治理等多元实践路径展开深度剖析。论坛坚持理论创新与实际应用并重,直面教育痛点,回应实践难题,通过“分享—解读—研讨 ”的深度互动,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收获可落地的解决方案。
会议时间
2025年11月23日13:30-16:30
会议议程
(会议议程以实际为准)
参会嘉宾
田树林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正高级教师,生物特级教师,特约国家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朝阳区未来实验学校理事长,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原校长
张 治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教授,上海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现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智能教育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委会副主任
张铁道(主持人)
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博士、研究员,北京教科院原副院长,北京开放大学原副校长,北京市朝阳区未来实验学校发展指导专家
沈 芸
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处处长
李玉顺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应用创新研究基地主任,北京市朝阳区未来实验学校发展指导专家
李晓君(主持人)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副校长,北京市中小学国际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市朝阳区未来实验学校课程总监
张云峰
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院信息部主任,计算机高级职称
臧秀霞
深圳市福田区红岭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高级教师,国培骨干教师,市特级教师,中国教育智库网特聘专家
王远彬
四川天府新区第十一学校校长,成都市学科带头人,成都市第三批未来教育家,成都市高中数学骨干教师,成都市优秀班主任
吴得政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红星未来学校执行校长
李 娟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融合发展处主任
<会议通知>
第五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七次学术年会将于11月22日在四川天府新区举办
<论坛预热>
学科嘉年华
学科分论坛:核心素养下的英语教材使用:从理解教材到创生新课堂
学科分论坛:以体育人,强体润心——深化体育与健康课育人方式改革
学科分论坛:教育强国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功能定位与价值重塑
DPD特别分论坛
专题分论坛
专题分论坛:迈向共享时代的教育力量——国家级新区教育综合改革路径与策略创新
专题分论坛:铸魂强师——“领航计划”教师培训创新服务教育综合改革
专题分论坛:“人类命运共同体”跨学科主题学习——基于国家学科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专题分论坛:学前有法 善育有规——《学前教育法》贯彻落实与保教质量提升
专题分论坛:课程教学创新与AI赋能:区域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的天津路径
专题分论坛:从理念到行动——中小学教育数字化创新实践的学校样本
综改正前方
微论坛:破局与重塑:以“三阶协同”机制构建区域教育改革新样态
微论坛:区域协同聚合力 思政融合赋新能——天津市河北区大思政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微论坛:“科”启强国路——义务教育阶段科学课程的综合改革探索
微论坛:“两山”引领·预见未来——建强实践教学“大课堂”,构建思政教学新生态
微论坛:儿童中心的幼儿园体育游戏育人模式的整体构建与创新实践
微论坛:协同发展·深度赋能——“渗入式”研培推动四川区域幼儿教师发展的多维路径
微论坛:“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新课标背景下实践育人的落地与创新
微论坛:以“月话题”活动厚植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根基
微论坛:从区域探索到学校实践——学校素养培育的“道”与“路”
微论坛:破局·立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关键问题破解与创新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