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中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最新动态
中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2025-09-286


本文共4276字,阅读约需7.5分钟


李铁平,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教师,副教授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教师要积极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方法的应 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保证中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从整体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中学数学高 效课堂教学的要点在于注重自主学习和兴趣培养,结合当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数学教师要根据新 课改的要求,结合学生特点,科学合理地运用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信息技术教 学法,进一步提高中学数学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学数学教学面临巨大挑战。为了更好地满足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高质量地完成教学目标,数学教师需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积极打造高效数学课堂。但是从目前中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存在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1。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数学教师应当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构建高效数学课堂,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分析、实践和探索,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探析构建中学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中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要点


1

注重自主学习



中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具体而言,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将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融入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水平,而且还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加深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注重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适合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此外,数学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探究品质,将数学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中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现状


1

教学观念陈旧



当今时代背景下,中学数学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满足新课改的要求。但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一些教师仍然使用过去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模式开 展教学活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数学理论知识的教学效果,但是难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不仅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还会削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谈不上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2

教学方法单一



中学数学是学生中学时期的基础性学科,具有抽象性、烦琐性和深奥性等特点,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一些数学教师经常通过板书的形式向学生传播数学知识,将数学知识讲解好之后,学生自行练习,遇到不懂的地方再询问老师。虽然中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理解能力,但是如果长时间使用这种单一化的教学方法,学生的数学思维将会受到限制,形成固化思维,不仅会影响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甚至还会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一些数学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较低,虽然意识到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要性,想要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展示数学相关内容,但是无法准确掌握高效课堂的关键点,难以进行有效的转化,数学课堂教学效果难以提升。


3

理论与实际联系较少



虽然目前已经有很多数学教师认识到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要性,积极更新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提高了中学数学教学质量,学生分数也有所提高,但是缺少实践应用能力,很少有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实践。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教师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教学理念,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教学,没有将数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融合,导致学生知识运用能力不佳,出现了很多“高分低能”的学生,从长远角度分析,对学生学习和发展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中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跟教育教学发展趋势,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自身引导作用,打造高效数学课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中学数学教学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为目的,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构建中学数学高效课堂,并且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贴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而高质量地完成中学数学教学目标。


1

运用情境教学法



第一,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思维能力。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为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时间,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情境教学法,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最终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比如,在讲解“集合”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可以在讲解过程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可以随机抽选十名学生的语文、数学两科成绩作为基础数据,规定100分以上是A 类,100分以下为B类,然后让学生对这些成绩归类。在归类过程中,学生会发现一些学生的成绩都是A类,也有一些学生的语文成绩是A 类,数学成绩不是A 类,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情况。这时候教师要适当引导,让学生在思考和探索中认识到集合的概念,加深对集合概念的理解和认知,从而引出子集、补集等概念,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第二,创设生活情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很多数学知识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得到验证。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以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真实的生活情境学习和思考数学知识,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且灵活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在讲解“概率”这一章节的内容时,由于概率相关知识比较抽象,为了将这些知识变得具体化,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具体而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引入超市购物抽奖的情境,这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也是很多学生经历过的情境,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讲出来,然后再引出概率的内涵等基础知识,讲解购物抽奖的概率问题。这样不仅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还能提高教学效果。


2

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法



第一,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下,运用混合分配方式进行分组,尽量做到每个小组实力相当。在中学阶段运用这种小组分配方式,可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每个小组都有不同数量的学习能力较强和能力一般的学生,当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根据某一知识点提出问题时,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及时解答,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小组内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针对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为小组制订出探究思路,小组内成员经过沟通后,将学习任务细化成一个个小任务,由小组长合理分配学习任务,并且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由此可见,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而且还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二,教师要及时汇总小组学习情况,并展开客观评价。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表现,及时作出正面引导。在小组完成布置的学习任务后,教师要了解小组内成员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开展引导式教育,促使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知识。此外,教师还应当对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作出客观评价,可以采取小组互评和自评方式,最后教师作出总结,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明确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改进不足,提升自身学习能力。


3

运用游戏教学法



中学阶段的学生游戏思维和竞争思维较强,中学数学知识大多比较抽象,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合理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打造高效数学课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学生的游戏思维运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学习并掌握数学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解“空间几何体”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多个图形的平面图,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将这些图片展示出来,让学生通过比赛竞猜的方式参与,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大胆猜想,看哪个同学回答得又快又准。通过游戏教学法,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游戏中来,形成良性竞争,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学生空间思维能力,而且促进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


4

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法



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得到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应用微课开展中学数学教学活动,利用先进技术构建线上学习平台,显著提高了中学数学教学效率。因此,在构建中学数学高效课堂时,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法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性,促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学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法,教师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将数学知识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为学生营造生动形象的课堂学习环境,促使学生主动融入课堂教学中,便于学生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有效提高中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水平。比如,在讲解“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法,提前制作好教学课件,将一些抽象空间图形直观地展示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同时,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立交桥为载体,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产生直观感知,认识到空间中两个直线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掌握异面直线的画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置层次化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并且通过多媒体设备演示,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空间问题。


综上所述,中学数学教学中,要想构建高效数学课堂,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尝试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数学教师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结合学生特点,科学合理地运用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信息技术教学法,找到打造高效数学课堂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中学数学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本平台发表内容以正式出版物为准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