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双减”与“生命教育”双向赋能的江中实践
最新动态
“双减”与“生命教育”双向赋能的江中实践
2025-09-0315








本文共4298字,阅读约需7.5分钟


但汉国,重庆市江北中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中小学正高级教师

黄 蕾,重庆市江北中学校党委副书记,中小学一级教师

张程垣,重庆市江北中学校副校长,中小学高级教师

江 娜,重庆市江北中学校办公室主任,中小学一级教师





“双减”政策颁布后,为了进一步形成生命教育系列化成果孵化培育机制,创生了更多生命教育物化成果,增强了生命教育实效,提升了生命教育影响力和示范辐射作用,江北中学结合“生命教育”实践,打好政策组合拳,转化实施“四融入”,开创“四创新”保障机制,积极探索“研究+”成果转化有效方法,提炼出了“双减”与“生命教育”双向赋能的成果推广经验,让教育回归本真,为孩子播种美好,绽放出了美丽的教育风景。





2021年,为了进一步深化生命教育研究和实践,加强生命教育成果推广应用,重庆市江北中学校(以下简称“江中”)更加强化了生命教育系统性、规范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形成了生命教育系列化成果孵化培育机制,创生了更多生命教育物化成果,增强了生命教育实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生命教育优质品牌建设,提升了生命教育影响力和示范辐射作用;进一步加强了生命教育示范辐射区域、友好联盟学校交流合作,帮助提升生命教育成效,物化生命教育成果,建立生命教育品牌。现将一年的成果推广应用工作总结如下。



强管理,落细落实,打好政策组合拳


1

成立工作机构



学校组建了以宋乃庆教授为组长,朱德全、朱福荣、肖川、曹专等为成员的专家委员会;同时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各个工作组、项目组根据工作需要,结合教师素质能力和工作实际组建具体工作组。工作组由具体分管或者项目牵头负责校级干部负责组建。由此能促进各部门、处室和年级组把此项工作作为学校落实“以德育为首位、教学为中心”的重要工作来做,人人参与,全面开展,形成浓厚氛围。


2

制订工作方案和计划



学校工作分步骤实施,每个工作组或项目组根据学校总体安排和实施步骤制订各个工作组方案,并拟定了工作计划和日程进度安排表。


3

建立项目式成果应用推广机制



学校建立了生命教育资源开发与后勤保障项目、生命教育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项目、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与文化建设项目、生命教育立德树人与活动课程项目等四个项目式成果应用推广机制,并确定了项目推广的主要内容和负责人,保障项目的有效推进。


4

开展相关学术研究活动



发挥生命教育研究工作作用,大力开展生命教育研究工作,组织举办生命教育学术会议,加强生命教育学术研究,解决生命教育实践和应用推广的问题。


5

加强生命教育示范区、联盟校合作交流



大力加强交流互动,加强网络研修和远程协同,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共同探讨生命教育研究实践策略,共同开发建设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共同构建生命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共同建设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共同打造生命教育学校文化,共同开发生命教育课程资源。


6

积极宣传动员



大力加强生命教育深化研究实践和应用推广宣传,积极动员广大教职工和家长、学生参与,营造良好的生命教育研究、实践和推广氛围。


7

加强条件保障



根据学校总体安排和要求,各个部门在有序推进正常教育教学和各项日常工作的同时,在人力、物力和时间、场地上予以足够保障,将有关工作纳入工作考核评价,学校提供必要经费支持。



强实践,多元融入,创新推广保障机制


1

转化实施“四融入”



要使成果实现嫁接、转化、落地、生效,必须选择科学的实施载体路径。


其一,融入课程。课程是生命教育的核心载体。在把握研判推广应用学校的资源力量现状及问题的同时,帮助他们选准引入借鉴应用嫁接结合点,并确定在学校课程改革实施中应用推广的课程或领域,形成推广应用研究的项目课题,组织开展融入学校课程实施、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之中。


其二,融入教学。准确分析推广应用学校目前在教学实践领域中的薄弱环节或具有优势的学科、教师,把成果主要内容经验做法转化为该校应用研究的课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科课堂教学应用研究方案计划,扎实开展教学领域环节的应用实践研究。


其三,融入文化。学校文化已成为新时代引领助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精神力量。学校文化建设涵括的方面内容极其宽阔丰富,也为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创设了软环境。在推广应用教学成果时,学校应把优秀教学成果的引进推广应用纳入学校的课程文化、课堂文化、环境文化、教师文化、活动文化、评价文化之中,与学校文化建设统筹融合,使所推广应用的教学成果成为学校育人文化的组成部分、构成元素和新生资源力量。


其四,融入活动。教育教学等活动不仅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载体,也是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可利用的有效途径。在推广应用教学成果的实践过程中,学校可以根据所引入成果的类别特点要求,在分类分域推广应用成果时可精心设计组织开展教育类、教学类、实践类等教育活动。使教学成果融入学校开展的各类活动之中,拓展成果推广应用的场域路径,发挥活动载体在成果推广应用中的功能。


2

保障机制“四创新”



一是创新教研机制。教学成果的推广应用本身是一项创新研究型过程活动。作为推广学校,首先要帮助应用学校优化教研制度,提供制度保障;其次要引入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模式、机制,精心策划规划好成果推广应用的校本实施方案,明确教育科研、教学研究的目标、内容、任务;再次要规范化地开展学校教科研工作活动,把成果的推广应用作为学校教研的重要项目内容,丰富、带动、促进学校教研工作的内容、发展、提升。最后还要重视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研究工作的总结及创新性成果的提炼。


二是创新培训机制。教学成果的推广应用及实践研究需要一支高素质、勇探索、有能力的创新型教师队伍作为支撑保障。因此,加强教学成果推广应用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应依照研究型、创新型教师素养结构的标准,改革创新校本培训的模式、形式、方法,突出强化参与推广应用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能力的培训,扎实有效地开展教师的课题研究、成果表达等项目能力的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能力及水平,为推广应用教学成果提供强有力的队伍及机制保障。


三是创新评价机制。教学成果推广应用效果的评价,是学校质量评价、教学评价、教研评价、成果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要调动参与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增强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工作的实效性,创新评价,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发展等功能是必须重视的环节。学校应依照教学成果评选、评价的标准方法,结合学校质量评价、教师评价的实际,创新学校教研及成果评价,突出对教师参与成果推广应用实践的态度、范围、能力、表现、实绩等评价,并建立学校教学成果评选、研究型教师评选及优秀教学成果表彰奖励的制度。对在推广应用教学成果及学校教科研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重奖,在评优树模、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倾斜。



强转化,赋能“双增”,探索“研究+”推广方法


1

“双向赋能”推进成果项目深化研究



2021年,“双减”和“五项管理”政策的先后颁布,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政策的背后是护航孩子健康成长、提升学生学习生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恢复教育良好生态的真挚用心。这与重庆市江北中学校多年来积极践行的“生命教育”核心理念相契合。因此,我们必须打好教研训机制创新“组合拳”,持续深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为教学成果项目孵化培育厚植土壤。


“双减”政策颁布后,学校结合“生命教育”实践,从责任落实、特色管理、课后服务、教学质量、教师发展、心理健康、家校联动等多个方面,推动“双减”见行见效。“双减”与“生命教育”相辅相成,让教育回归本真,为孩子播种美好。江北中学在这场双向赋能的教育改革实践中,也绽放出了美丽的教育风景。这也给应用学校一个很好的借鉴。


2

探索“研究+”成果转化有效方法



实施在模仿中深化、在改进中提升、在创新中深化的成果推广应用新方法,探索形成基于成果、高于成果、超越成果的“新成果”样态。


一是建立“三个加法”成果转化法。根据不同的研究基础,自主选用“模仿”为主的“移植+调适”应用型推广方法、“改进”为主的“新观念+好实践”深化型推广方法、“创新”为主的“原型+创生”拓展型推广方法,对所选成果进行吸收、利用、改造、修正、完善等“再加工”“再研究”,形成校本化推广应用计划与实施方案,提高成果推广应用效果。


二是利用“教研、科研、培训、信息化”机构和功能有机整合优势,围绕课程教学改革重点,统筹规划,科学安排,建立“教研问题化、问题课题化、课题课程化、课程系列化”的学科教研工作新机制,建立健全"问题发现征集-问题筛选梳理-课题立项研究-过程跟进指导-成果推广转化”的递进式专业指导实施机制,依托智慧教育云平台,跨时空开展教研训活动,深入推进有效教学、生命化课堂、深度学习等重点领域和项目研究。


在生命教育实践中,学校今年重新确立了文化系统,即以“生生不息,灼灼其华”为文化主题,以“立德树人,为生命着色,为幸福奠基”为办学宗旨,以“厚德厚生、立心立命”为学校精神,“立德立功、育人育才”为教师精神,“自爱自强、齐家报国”为学生精神。编写出版了生命之悟校本教材《数学与生命教育》,完善了生命教育工作室,成立了生命教育班主任工作室。坚持“立足课堂·服务教学·促进发展”的原则,着力推进“规范·高效·精品”的学校“生命课堂”,开展“基于学科全息育人的生命化特色师资的培养”专项校本培训,编制了《重庆市江北中学校教师校本课题研究手册》。本年度申报或实施中的市级课题11个,区级课题6个,校级课题32个;教师全年论文发表56篇、论文获奖36篇。


2021年3月,教育部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应用推广项目专家组调研学校,对学校推广应用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2021年4月,学校生命教育成果入选全国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优秀案例,在全国大会上做发言交流,全面推广同月,重庆市教育学会学术年会召开,学校成为大会主题发言单位,进行专题推广。2021年5月,学校承办“2021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北碚示范区工作启动暨区域研训促学校特色发展论坛启动仪式”,近400名来自北京、上海、四川和重庆的教育专家们,围绕“基础教育高质量与特色发展”主题,进行深度研讨和成果分享。5万余人通过线上直播平台进行了观看。这进一步推进了学校生命化课程建设,强化了对生命教育研究的深化落实,极大提升了教师自身的能力和水平。


江西、云南、广西、四川等10所学校加入了学校建立的生命教育联盟,并到校跟岗研修。在中国网、新华网、人民网、华龙网、重庆电视台、北碚电视台、《重庆日报》等多家知名媒体刊载报道学校新闻近300次,充分展示我校的教育教学成果,极大提高了学校生命教育特色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本平台发表内容以正式出版物为准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