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中小学数学“情境-问题”教学30年 实践探索与理论建构
最新动态
中小学数学“情境-问题”教学30年 实践探索与理论建构
2025-08-162


本文共4537字,阅读约需8分钟


吕传汉,贵州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原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

严 虹,贵州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孝斌,贵州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数学教育研究所所长




中小学数学“情境-问题”教学30年实践探索中,先后形成了中小学数学“情境-问题”教学模式、“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教学理念、“长见识、悟道理”育人目标等系列成果。从教学成果推广情况、推广深化、推广展望以及拓展应用四个方面,阐释了自2019年以来成果推广及拓展的有关情况。





教学成果概述


从1987年起,贵州师范大学吕传汉教授团队立足于跨文化数学教育的视野,针对中小学生数  学学习困境、数学思维不足、文化背景制约等教学现实开展研究,取得系列研究成果。其一,形成了中小学数学“情境-问题”教学模式。即创  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 情境观察和探索去发现、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其二,提出“三教”(即“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教学理念,引领“情境-问题”教学深入开展,深化了数学“情境-问题”教学的时代内涵。其三,先后完成国家、省部级项目8项,出版著作16部,发表四百余篇教学研究论文和案 例,获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6项。


过去三十余年里,有关数学“情境-问题” 教学的研究先后由贵州推广到浙江、四川、云南、重庆等省市上百所城乡学校,培养了数千名中小学数学骨干教师,数万学生受益,对转变和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促进数学深度学习,发展学生创新意识起到积极的作用,进而为缩小文化背景差异(尤其是城乡差异)带来的学校数学教育差距做出了重要贡献。2018年,“中小学数学‘情境-问题’教学30年实践探索与理论建构”, 荣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教学成果推广情况


1

专题培训,课例研讨,推广教学成果



2021年3月8~9日在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召开的贵州师范大学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小学数学‘情境-问题’教学30年实践探索与理论建构”教学成果推广启动会。会上对百余名小学数学骨干教师进行了专题培训,并成立了 10个小学数学“卓越教师”工作坊,召开了坊主工作研讨会,制定工作坊推广方案。2021年4月8~10日在甘肃省酒泉市,成果持有方贵州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专家团队,参加了酒泉市小学数学、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情境-问题”教学成果推广启动会。通过“示范课”研讨、专题讲座,宣讲、展示教学成果的基本要义,规划了4个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成果推广学校。每次专题讲座后,均赠送上百万字的教研文字电子资料和相关课例视频,供开展教学研究参考。


2

基地访学,调研取经,感悟成果精髓



2021年4月21—24日由贵州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吕传汉、宋运明两位教授引领福州市鼓楼区、甘肃省酒泉市教学成果推广单位的领导、教学名师29人,前往贵州省兴义市第八中集团进行了为期2天的基地现场考察、调研。听、评“交流课”4节,聆听了四位中小学校长的办学经验交流。从优秀教学成果实践基地学校的考察、调研中,感悟成果的精髓,领悟成果育人的要义,促进教学成果的复制与推广。


3

牵手推广成果



吕传汉教授与福州市鼓楼区第二中心小学、福州市中山小学、福州市鼓楼区教师进修学校承担的2020年教育部重点课题“名优教师集群化协同发展模式应用研究”课题组、鼓楼区10个卓越教师培养对象工作坊和甘肃省酒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新疆塔城市第五小学,共同“云端签约”, 牵手推广小学数学“情境-问题”教学成果。签约方将通过专题培训,课例研讨,案例分享、集体备课、公开课观摩、基地访学、“网上”指导,联合牵手教研,共同学习、推广成果。



教学成果推广深化


为充分发挥优秀教学成果的示范引领作用,分别在福州市鼓楼区和酒泉市组建推广团队,将由成果持有方的贵州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组织大学教授、一线名师的专家团队引领,有计划地开展提升成果推广效果,形成“三教”引领“情境-问题”教学促进学生“长见识、悟道理” 实践研究工作。推广的新成果课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拓展“情境-问题”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由中小学数学“情境-问题”教学模式出发,形成中小学学科“情境-问题”教学模式 (见图1)。



其中,目标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核心是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内涵是创设情境是前提,提出问题是核心,解决问题是目的,应用知识是归宿;方法是弘扬启发式教学,适当融入探究式方法。


2

增加“三教”培育创新人才教育理念



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育观念的转变。“三教”是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在学科教学中教学生积极思考、自主体验、善于表达,以此促进学生长见识、悟道理的一种教育理念。其中,教思考,重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教体验,重在增 进学生的学科感悟;教表达,重在强化学生的交际能力。“三教”理念引领课堂教学培育创新人才,应当给予重视,实践中可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情境激趣——恰当应用学习情境,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问题驱动——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淀体验——在解决问题的探究中增长见识,获得知识“再发现”的体验;感悟道理——引导学生在表达交流中深度思考、感悟道理。


3

践行“长见识、悟道理”落实核心素养培育



人才的培养重在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习近平同志指出,新时代教育工作“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可以把“长见识,悟道理”作为课堂教学培育核心素养的切入点。


实际上,见识是知识积累与实践智慧的展现。来自个人的丰富经验以及知识的粹炼,体现一个人对某件事的洞察能力和对知识面涉猎广泛的程度。因此,见识比知识重要。学习不仅是学习知识,更多的是领悟和感受见识。


悟道理就是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学习上悟道理,就是领悟、理解某篇文章、故事、情境、原理、定理或结构中所包含的哲理。“长见识、悟道理”是时代进步的必然要求。理解和把  握与“长见识、悟道理”相关的教学之道,就是学科教学深入改革的方向。可以相信,三教“引 领”“情境—问题”教学促进学生“长见识、悟道理”实践研究,就是在对已有成果进行再研究、再生成,进而形成新的教学成果。


成果推广,既能提升一批一线名师的专业素养,又能提高成果持有方研究团队的水平,更能促进国家需要的人才培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



教学成果推广展望


1

推广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指导思想,用“三教”引领“情境-问题”教学促进学生“长见识、悟道理”的课堂教学路径,提升中小学数学教育质量,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才。


2

具体要求



促进实验区数学教育质量的提升。以甘肃酒泉市为例,重点打造酒泉师范附小等4所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成果推广学校,进一步辐射、引领该地区中小学“三教”引领“情境-问题”教学的成果推广工作。力争培育出酒泉师范附小陈燕等4名小学数学“卓越教师”,辐射、引领一批骨干教师的成长,促进酒泉地区数学教育质量的提升 。


3

活动安排



原则上五个学期,按以下主要推进形式依次进行。其一,“三教”引领课堂教学,在长见识、悟道理中培育学生素养。每学期由成果持有方的贵州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安排指导教师零距离指导一周课例研讨。研讨路径为“同课异构” “一课两上”及议课研课三者结合。其二,关注学生的学习获得,在教学“反思”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每一学期,指导学生每人撰写一篇数学 “学习体验”(数学学习体会、学习日记或数学小论文),教师加以“点评”,并针对学生的学习体验,写出自己的教学反思,将“教”的研究转向“学”的研究。其三,“学习体验”可采取下列方式展示。包括展示交流,即组织数学“学习体验”的书面交流和开辟“演讲角”;内部印刷,即每学期(或学年)可以将整理的数学“学习体验”内部打印成册,作为“校本教材”供学生学习参考;组织投稿,好的数学“学习体验” 可以推荐投稿。


同时,立足自身的教学实际,在教研写作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一是,通过网络进行写作指导(安排指导教师定向“一对一”指导)。反映自身教学的“教学课例”、反思性文章,可以投稿发表或者内部打印成册,作为校本研修资料交流 。


另外,著作出版,所积累的数学“教学课例” “学习体验”和反思性文章,由成果持有方的贵州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组织专家、教授指导,整理成教研著作或校本教材,正式出版。



教学成果拓展应用


1

贵州师范大学数学教育研究生撰写硕士论文



“中小学数学‘情境-问题’教学30年实践探索与理论建构”成果,不仅是在基础教育中应用,近几年已经拓宽到高师数学教育研究生教育中 。


例如,2020至2021年,李俊扬、杨孝斌教授指导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有6篇论文属于“三教”和“情境- 问题”教学研究的范畴,等等 。


2

贵州省教育厅资助成果推广



2020年,贵州省教育厅拨发经费30万元资助本成果省内推广。先后在贵阳市、兴义市、遵义市、罗甸县及云南省的罗平县、重庆市等20余个市(县)进行推广宣讲、课例指导,参训教师累 计1.2万人(次)。


2019年至2021年,组织贵州师范大学教授指导一线中小学骨干教师,聚焦课堂教学研究, 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六本教研著作,包括《基于培育数学核心素养的行动:教学课例研析》(必修篇);《基于培育数学核心素养的行动:教学课例研析》(选择性必修篇);《基于培育数学核心素养的行动:解题课例研析》; 《高中数学学习中的长见识悟道理:高中生数学 学习心灵之花》;《初中数学学习中的长见识悟 道理:初中生数学学习心灵之花》;《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长见识悟道理:小学生数学学习心灵之花》。


3

香港田家炳基金会资助成果推广



2021年,香港田家炳基金会资助30万元推广“情境-问题”教学成果。先后在贵州省印江 土家族自治县、贵阳市田家炳中学和习水县进行 成果推广活动,其中参训教师1200人。与此同时,重点培训数学、语文“种子”教师120人,特别侧重教研写作培训,计划于2022年7月,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教研成果——《中小学数学、语文学习中的长见识悟道理——中小学 “数学—情境”问题教学成果的推广与拓展》。


4

“多解变式”教学,促进高考“减负”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三教”引领“一题一课多解变式”教学实践研究(如图2所示),能促进高考减负。为面对考试文化背景下的高三数学备考教学,提供一种关注“必备品格”与“关 键能力”培养的“双育人”教学模式。



2019年以来,在教学成果推广过程中,我们团队形成了U-S (大学—中小学)联合研修模式,将贵州师范大学的数学教育研究重心下移到中小学。利用大学数学学院理论研究的优势,组织省内外高中一线教师、大学教授,搬起凳子进课堂,先后到贵州省实验中学、黔西一中、罗甸一中、思南中学、甘肃省酒泉市中学等30余所中学,通过听课、议课、研课、写作(写课后反思和教研论文)等方式,逐步改进一线数学教师的教学,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此项研究的目的,是以立德树人为宗旨,聚焦高中数学解题类型及思想方法的课堂教学研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体验、善于表达,激发学习兴趣和数学思考,在“长见识、悟道理”的学习中,促进核心素养的培育。此项研究成果,获2020年贵州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本平台发表内容以正式出版物为准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