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中国教育学刊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MTQyMjcxMQ==&mid=2649521305&idx=1&sn=cc1d50ad6548de769f07eea46751b195
刘海峰,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
又到一年一度的考试季节,中国大地再次上演着盛大的高考场面。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高考,包括查看分数和录取发榜再度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考试在中国教育和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三国时曹魏嘉平元年(公元249年),征南将军王昶指出:“考试,犹准绳也。未有舍准绳而意正曲直,废黜陟而空论能否也。”(陈寿《三国志》卷27《魏书·王昶传》)这句话准确地揭示了考试的测量功能,犹如能够精确衡量物体长短曲直的尺度一样,具有客观性和公平性。
一个人的身高体重可以通过度量衡精确地测量出来,速度、弹跳、耐力等体能可以通过跑步、跳高等体育运动的方式测量出来,但一个人的知识才学如何才能测量出来?首先想到的是考试。考试是客观检测一个人才学水平的有效方法,是人才选拔的刚性尺度,因此古往今来受到中国人的高度认可。
为了确保公平竞争、选拔人才,中国人发明了考试,尤其是竞争性的笔试。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科举考试制度,直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止。从隋唐到明清的1300年间,中国历史上的大部分政治家、大部分文学家、大部分著名学者都是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包括从韩愈、朱熹到蔡元培等著名教育家也都是进士出身。由于科名中有“黄金屋”和“颜如玉”,其中包含着巨大的利益,吸引广大士子参加激烈的科场角逐,因此“量才尺”往往变成“指挥棒”,许多读书人一门心思备考应举,出现了考什么就学什么、不考什么就不学什么的现象,并且“三更灯火五更鸡”地刻苦攻读,造成不少士子知识偏狭、身体文弱,出现“应试教育”的后果。中国科举史上发生过六次关于科举利弊存废的争论,其中还有两次停废科举,希望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但没过多久就不得不恢复了科举,主要是采用其他选才方式更不公平,而且选拔效率更低。
当今高考采用统一考试的办法,“考试指挥棒”功能强大,其利弊也都很明显,尤其是导致“唯分数”的消极后果。如何改变智育“一枝独秀”的状况,改变学生靠高强度学习、部分学生靠题海战术来应对高考的状况,回应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需求,确实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近年来,高考已经在进行科目改革和内容改革,探索符合我国国情与新时代要求的招生考试模式。
高考改革除了维护公平以外,很重要的是科学选才。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开始实行新高考改革。此次高考改革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人才、维护社会公平三个方面。回顾十年的新高考改革,可以看出“3+3”科目组合的初衷是侧重科学选才方面,希望通过“高考+学考”的多样化科目组合,增加学生的选择权,也使高校的选择更为多样,有利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上海、浙江第一批新高考试点的结果表明,十分多样的选择会使学生趋易避难,造成虽然重要但难度较大的物理科选考人数大为下降,会影响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于是在第三批以后的试点省市都采用“3+1+2”科目组合。这是经过实践检验之后实事求是的调整和回归,无论是“3+3”还是“3+1+2”高考模式,目的都是回应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不过从这次科目改革的试点实践中,更可以看出高考改革中存在着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除了高考科目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高考内容改革。20多年来,高考一直努力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并向素质立意发展。例如,语文高考的作文试题,从简单的一两句话的题目发展为材料解析题。近年来各主要高考科目更是越来越多采用情境式命题,即采用开放、灵活的试题设计,给出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真实问题背景,考生运用原有知识理解、分析、解决问题,考查考生观察、思考、表达的方式和判断能力。这种打破常规的试题解题方法多样,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答案不再唯一,仅靠不断刷题很难提高分数,以此希望引导学生摆脱死记硬背、刻意准备模板套路的低效学习方式,鼓励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求异思维。
当今大国竞争时代,国家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展望未来,高考作为人才培养的枢纽环节,须与时俱进,根据新的形势不断改进完善,在坚持维护公平的同时,朝有利于科学选才的方向发展,以回应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