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贵州省遵义市创新开展暑期安全直播课、大家访,云南玉溪多措并举做好暑期防溺水工作 | 暑期安全万里行
最新动态
贵州省遵义市创新开展暑期安全直播课、大家访,云南玉溪多措并举做好暑期防溺水工作 | 暑期安全万里行
2025-07-285


暑假的欢声笑语离不开安全的保障。《中国教育报》“暑期安全万里行”栏目持续宣传报道各地在暑期开展安全工作的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家长和孩子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识险避险能力。一起看贵州遵义和云南玉溪的安全工作开展情况——




贵州省遵义市创新开展暑期安全直播课、大家访
系好“假期安全带” 架起“家校连心桥”

“这次4家单位联合举办的暑期安全直播课特别及时,看完心里踏实多了,也知道该怎么给孩子强调暑期注意事项了。”近日,贵州省遵义市幸福小学学生家长赵燕与孩子一起看完直播课后说道。


7月12日,遵义市教育体育局与市公安局等单位共同组织开设暑期安全直播课,将“知危险、会避险”的“安全锦囊”精准推送至全市130万名中小学生及家长手中;暑假期间,会同市直有关部门拍摄安全出行、防溺水等主题的系列宣传片;组织全市中小学开展一次全覆盖的大家访活动,重点提醒谨防溺水、交通事故;全市学校每周向家长推送一次“预防溺水”“重要天气”等相关安全提示。


快乐过暑假,安全“不放假”。近年来,遵义市教育体育局聚焦暑期交通出行等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


“我发现骑电动车的人没有戴头盔,他们还闯红灯了……”在暑期安全直播课的“一起来找茬”环节,一名小学生在听完“交警何叔叔”的交规讲解后,一口气找出了视频中的4项交通违法行为。


“学到了!”“何叔叔讲得真清楚!”“和孩子一起看,步行、骑行、乘车都讲到了,很有用!”暑期安全直播课的评论区被不少这样的留言刷屏。


此外,遵义市教育体育局将在秋季学期接续宣传,通过安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活动等,营造浓厚氛围,让安全知识入脑入心。


守护暑期学生安全不仅要系好一条条“安全带”,还要在家校间架起一座座“连心桥”。


7月9日至11日,在市教育体育局的指导下,遵义市第三十二中学开展以“情系学子,爱暖暑期”为主题的大家访,覆盖全体学生。教师针对家访学生的个人情况做好功课,家访时重点告知防溺水、网络安全等知识,并强调家长监护责任。


“我们会特别叮嘱孩子,千万别去河里游泳,一定得把‘防溺水系列宣传片’教的防溺水‘六不准’‘两会’行为规范记牢了。”遵义市第三十二中学教师穆在敏说。


“大家访制度,把暑期学生安全工作落到了实处。更重要的是,它打通了家校协同育人‘最后一公里’,让学校和家庭能真正形成合力。”遵义市教育体育局政策法规安全科科长娄健说。








云南玉溪多措并举做好暑期防溺水工作
压实责任链 织密安全网

“老李,你孙子放假要看紧点儿,记准那‘六不准’‘四知’,这池塘沟渠看着平平静静的,底下可深着呢……”暑期来临,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梅营社区11组党支部书记、组长、网格长徐涛走在田间地头,反复提醒村民。


炎炎夏日,玉溪聚焦暑期安全工作,持续拧紧防溺水发条,用机制压实一条条防溺水责任链,用行动织密一张张防溺水安全网。


玉溪因水得名,当地2971处水域星罗棋布,水文环境复杂。“为织密防溺水安全网,玉溪市压实各县(市、区)党委、政府,政法委、教体、公安、水利等部门的职能职责,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要求,将中小学生防溺水工作纳入9项专项行动统筹推进。”玉溪市教体局总督学黄云鹏说。


据介绍,玉溪市已构建“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家长”和“教体局、学校、班主任、党员、家长”的“双线”防溺水工作机制,层层压实防溺水责任。同时,学校严格落实“1530”安全教育机制(每日放学前1分钟、每周放学前5分钟、节假日放假前30分钟),利用主题班会、情景模拟等形式,强化学生防溺水意识,提升自救技巧。班主任建立重点学生台账,对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一人一策”精准管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梅营社区将辖区划分为15个网格并配备专职网格员,打造“街道党工委书记—站所长—社区书记—网格员”四级纵向责任链条;建立“横向到边”防溺水网格管控机制,“网格长”既对网格内库坝、池塘等负责,担当危险点位的“点长”,又对网格内青少年儿童防溺水工作负责。


“社区在防溺水工作上分配得很细。我们与社区能形成合力,做好防溺水工作。”梅营小学五年级班主任李晓芬说。


在防溺水工作中,基层治理作为最前沿,如何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现在向大家展示的地图,就是我们辖区的野外水域图,我们用红、黄、蓝三色标记,分别代表高、中、低风险点,可以清晰直观地看到‘不放心的点位’在哪里。召开村民大会时,我们会邀请村民也来看一看,哪些地方有危险、哪些区域要留神。”梅营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柳华富说。


如果说“网格化管理”是家门口的守护,那么学校“1530”防溺水教育机制就是身边的叮咛。近日,玉溪第一小学的操场上,一盆盆清水有序摆放在地面上,学校正组织学生进行防溺水“脸盆憋气”体验活动。在指导教师看护下,学生们轮流深吸一口气,缓缓将口、鼻、眼没入水中。


“太难受了,溺水时简直呼吸不上来!”“野外的水就更危险了。”学生们纷纷感叹。随后,教师详解“两会”“四知”等防溺水技巧,学生们听得全神贯注。“孩子在学校体验了‘脸盆憋气’后,回家会主动背防溺水知识,还提醒我们记住‘六不准’。学校的安全教育用心了!”玉溪第一小学学生家长李旭东说。


(来源:《中国教育报》)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