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吕玉刚:突出重点 深入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
2025-06-239
吕玉刚,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
2022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标志着我国中小学领导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意见》试行三年来,党组织全面领导中小学校工作的局面基本形成,取得了积极成效。根据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重要部署,深入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进一步提高对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重大意义的认识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是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中小学得到贯彻落实的必然要求,事关中小学办学方向和办学治校水平,事关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事关教育强国基点的夯实,这既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也是一次难得的重大改革机遇。我们必须把党中央作出的这项重大部署实施好、落实好。进一步明晰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重点任务第一,强化党组织的领导责任。深刻理解中办文件规定的中小学校党组织应履行的主要职责和校长的相应责任,特别是中小学校党组织要加强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校长要自觉在学校党组织领导下,依法依规行使职权,按照学校党组织有关决议,全面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第二,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为切实保障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顺利有效运行,要着力完善党组织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重点健全党组织会议制度、校长办公会议制度和党政协调运行机制。 第三,选优配强领导班子。上级党组织要认真落实中办文件关于不同类型中小学的党组织书记和校长岗位配置的相关规定;切实履行领导和把关作用,严格标准条件和程序,精准科学选人用人,注重选拔党性强、懂教育、会管理、有威信、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秀党员干部担任学校党组织书记,着力培养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校长队伍。第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健全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要把进一步加强学校党建工作作为重要任务,特别是要强化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的领导。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积极构建“大思政课”体系,切实抓好学生德育工作。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具体举措第一,规范中小学校议事规则。各地中小学校要按照中办文件精神,结合本地本校实际,认真厘清本校党组织和校长的职责权限,使相应职责清晰化、清单化。学校党组织会议讨论决定学校重大事项,校长办公会议(校务会议)研究提出拟由学校党组织讨论决定的重要事项方案,具体部署落实党组织决议的有关措施,研究处理教育教学、行政管理等工作,依此明确提交党组织会议、校长办公会议决定的工作事项、工作程序和决策机制;同时明确党政协调沟通特别是书记、校长事先沟通的具体机制,确保学校决策科学、民主、规范。 第二,加强中小学党组织能力建设。以政治建设为统领,进一步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推进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要根据中办文件规定和工作需要,切实加强学校党务工作机构和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为学校落实好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提供组织保障。要注重加强学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创新党组织活动内容方式,把党组织工作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之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第三,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教育部门应会同组织部门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书记、校长和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党务干部的培训,认真总结推广实施过程中形成的典型经验,深入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他们深刻领会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重大意义、重点任务和基本要求,切实提高落实这项制度的自觉性和执行力。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2025年第三期,本平台发表内容以正式出版物为准)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