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翠微、梅亚民、赵海峰,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湘湖未来学校
/
/
建设学校新基建:夯实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系统性平台基础
/
/
开展教师新研训:提升人工智能素养,促进教育教学能力提升
/
/
打造教学新课堂:
构建智能化、个性化学习环境
智慧课堂-纸笔作业
/
/
推动师生新评价:
构建科学化、精准化评价体系
人工智能技术为教育评价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推动了评价体系的科学化和精准化。
1.教师评价新视角
人工智能时代在数据敏感度、技术整合力、伦理意识等方面对教师评价提出了新要求。学校教师评价体系需体现出增值性(关注成长)、发展性(动态调整)、共生性(人机协作)等核心特征,通过技术赋能,实现从“经验判断”到“证据驱动”的转型。在湘湖未来学校,录播系统的启用为教学诊断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系统通过智能感知和技术采集,深入分析课堂师生互动频率、提问策略有效性、学生实时参与度等数据,形成教学行为动态图谱,有利于对照教学结果进行分析和研判。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需具备“技术-教学”融合能力,因此评价应纳入智能工具应用水平、数据解读能力、技术批判意识等方面的内容。在湘湖未来学校,我们创新性地引入“王者荣耀”七级打怪评价体系,借鉴游戏设计中的“升级”概念,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能力提升划分为倔强青铜、秩序白银、荣耀黄金、尊贵铂金、永恒钻石、至尊星耀以及最强王者七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评价标准和发展目标,旨在激发教师的竞争意识和自我提升动力,通过不断“打怪升级”,实现个人专业能力的跃升。
这一评价体系不仅关注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学科知识,更注重其技术应用能力、创新思维、团队协作以及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支持。每个等级的晋升都需要教师完成相应的任务和挑战,如开发与创新教学案例、参与技术整合课程设计、主导学科研究项目等。我们希望通过这一评价体系引导教师不断探索、大胆实践,做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先锋。
2. 学生评价新画像
在学生评价的多维画像,甚至是全息画像方面,许多教育专家、校长和教师在理论和认知层面都有很超前的认识,许多学校也制定了完整的评价方案,细化了评价量表,通过一定的数字技术展示学生画像,然而在实践落地过程中,仍存在数据割裂(数据孤岛)、技术悬浮(不遵从教育逻辑)、主体失语(学生在评价中缺位)三大困境,导致学生画像失真或者不全面,难以真实、客观呈现个体形象,更难以赋能教育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