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共管理对全球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问责主义成为全球主要国家中小学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实施逻辑,教师绩效评价作为一种表现报告、技术过程与制度化进程,对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系统发挥质量管理功能。根据不同国家的教师绩效评价主体、内容与方式,教师绩效评价模式可分为官僚问责、专业问责、市场问责与管理问责四种模式,管理问责逐步成为全球教师绩效评价的主流模式。当前,教师绩效评价的效用仍存在限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教师报告》倡议面向未来,教师绩效评价应发挥多主体作用,服务教师发展性,并合理审慎运用绩效评价结果。为此,不少国家通过完善指标体系、提升评价主体专业化水平以及改进评价技术,促使教师绩效评价逐步向善。
教师绩效评价作为表现报告
教师绩效评价作为技术过程
教师绩效评价作为制度化进程
行政主导的官僚问责模式
同行互评为主的专业问责模式
学生导向的市场问责模式
远程控制的管理问责模式
教师绩效评价促进教师发展的工具理性特征较为明显
教师绩效评价服务学生成长的长效机制不足
教师绩效评价促进学校发展的协商共治仍有局限
加强教师绩效评价的专业性建设
促进教师绩效评价对教师的发展性支持
合理审慎运用评价结果推动教师绩效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