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李雯:中小学校长如何谋划学校安全工作
最新动态
李雯:中小学校长如何谋划学校安全工作
2025-04-113


本文共2979字,阅读约需5分钟


李 雯,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教育学院教授




学校安全是学校教育教学正常开展的前提,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对学校安全工作作出了明确部署。对中小学校长而言,当下,学校安全工作面临着哪些现实挑战?如何根据《纲要》系统谋划中小学校安全工作?这些问题值得重视。





陕西省渭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临渭大队民警为学生们讲解安全头盔的重要作用


1
准分析当前中小学安全工作的现实挑


当前我国一些中小学校的安全工作面临比较严峻的现实挑战,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中小学存在的安全风险数量众多、种类繁杂。学生大多缺乏足够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非常容易受到安全事故的影响和危害,或者因为自己的不当行为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学校的很多教育教学活动都是集体活动,很多学生集中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安全风险。如果单位面积中学生人数多、聚集多,这无疑又大大增加了安全风险。

中小学安全风险与安全事故密切相关、直接相连。学校安全风险是学生安全事故的直接诱因,学生安全事故是学校安全风险的演变结果和最终表现。面对数量众多、种类繁杂的安全风险,如果不加以有效管控和化解,就会演变为安全事故。安全事故会造成各种危害,损害学校办学设施设备,破坏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甚至危及学生生命,同时也会产生比较严重的社会影响。

中小学安全风险防范难度大、工作要求高。学校的安全风险存在于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人群和不同活动中,可以说是全天候、多空间、多主体、多诱因。而且,服务的群体是成长中的未成年人,从安全角度讲是整个社会的“弱势群体”。在各种因素叠加之下,安全风险防范的难度大大增加。为此,各级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都对安全风险防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明确把握《纲要》对中小学安全工作的具体要求


《纲要》明确部署了建设教育强国的重点任务,对学校安全工作作出了明确部署。

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激发教育发展活力”部分,《纲要》把学校安全工作纳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和激发教育发展活力的全局,从依法执教的视角,立足管理水平提升,集中明确了学校安全工作需要着力加强的四个重点。

一是构建校园智能化安防体系,强调了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赋能提质增效来整体构建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系统有效防范各类学校安全风险。

二是完善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机制,针对近年来发生较多、社会关注度高的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的有效预防提出了“三早”的明确要求。

三是加强防溺水、交通安全等教育,强调了针对现实中多发频发、严重影响未成年人安全与健康成长的溺水、交通事故的安全教育。

四是完善校园安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和安全风险社会化分担机制,强调了通过多方力量整合、系统综合施策来破解学校办学实践中校长和教师们非常头疼的校园安全纠纷和学校安全风险。

《纲要》在“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办强办优基础教育,夯实全面提升国民素质战略基点”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以教育数字化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三个部分中提到了学校安全工作中需要关注的五个方面。

其一是网络安全,强调信息网络世界、人工智能时代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学校与社会的网络安全保障。中小学校要注意增强青少年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塑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络空间,同时还要加强网络安全保障,强化数据安全、人工智能算法和伦理安全。

其二是学生的近视率、肥胖率,中小学校要以有效控制近视率、肥胖率为目标,正视当前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存在的这两个突出问题。

其三是学生心理健康,要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全国学生心理健康监测预警系统,分学段完善服务工作机制,把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监测预警和社会的专业支持保障有机结合起来。

其四是法治、国家安全和国防教育,要加强宪法法治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国防教育,立足大安全观,强调学校安全工作不仅要关注学生个体层面的安全、社会公共层面的安全,还要关注国家层面的安全。

其五是专门学校和专门教育,要加强专门学校建设和专门教育工作,强调了针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矫治教育的专业支持与切实保障。

3
有理有据系统谋划中小学安全工作


《纲要》中关于学校安全工作着力加强的四个重点和需要关注的五个方面,坚持实践导向和问题导向,重视资源整合和保障机制,突出学校安全工作的关键领域,聚焦学校安全工作的重点问题,为学校安全工作的有序有效推进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切实指导。当前深入贯彻落实《纲要》,要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科学扎实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确保教育系统成为安全可靠可信之地。

风险评估是学校安全工作的起点和基础,风险评估能够提高学校安全工作的针对性,进而提升学校安全工作的实效性。风险评估的关键是全面系统、突出重点。全面系统体现在要按照科学的逻辑框架完整地梳理和分析安全风险,突出重点体现在要聚焦学校办学实践中的核心问题明确和细化安全风险。当前在教育强国建设实践中进行风险评估,在系统梳理学校各类安全风险的同时,要特别关注《纲要》中提到的需要着力加强的四个重点和特别关注的五个方面。

系统评估中小学的各种安全风险,应该遵从两个基本的逻辑框架:其一是按照学校安全风险类别的理论逻辑,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不善、环境不良四个要素进行梳理和分析;其二是按照学校安全工作运行的实践逻辑,立足学校安全工作实践,从时间、空间和活动三个视角分别梳理和分析学校日常活动中不同时间段、不同物理空间和不同类型活动中的安全风险。对学校安全风险进行梳理和分析之后,还要对各种安全风险的等级、影响和危害程度进行评估。

完成学校安全风险评估之后,就要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在系统谋划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整体完善学校安全管理系统。整体完善学校的安全管理系统体现在针对学校安全风险、对标教育发展要求、整合各方力量和各种资源,科学构建学校风险防控体系,以高水平安全保障学校高质量发展。

整体完善学校的安全管理系统要特别注意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不能孤立地对待学校安全工作,要把学校安全工作融入学校办学实践的全局和系统之中,一起谋划和同步推进,融入教育强国建设的现实和背景之下,高站位思考和高水平实践。

第二,不能局限地对待学校安全工作,要把立足当前破解学校安全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与面向未来系统构建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安全韧性学校有机结合起来。

第三,依法依规推进学校安全工作,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法规的规定与要求,科学规范、扎实细致推进各项学校安全工作。

第四,变革和探索新时代学校安全工作的新思路与新举措,着力促进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从单纯管理到多元治理、从依靠既有经验到数据与人工智能驱动的切实转变,促进学校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五,拓展和开阔学校安全工作的新视野、新格局,立足学校安全工作现实情况与发展需要,把自主实践探索和充分学习借鉴国内外学校与其他行业安全工作先进经验有机结合起来。

第六,真抓实干、求真务实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做有理想、负责任的行动主义者,把党中央谋定的强国目标、任务落到行动和实效上。


(来源:《中国教育报》)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 —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
△ 一图解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
△ 《新闻联播》: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
△ 教育部负责人解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
△ 未来十年教育领域如何发展?专家解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

<解码纲要>

①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②加强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和成果应用

③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空间和阵地

④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⑤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高质量教材

⑥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⑦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基础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

⑧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⑨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

⑩统筹推进“双减”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发展

?优化高等教育布局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

?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

?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

?实施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计划

?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发展

?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能

?建设高等研究院开辟振兴区域发展新赛道

?塑造多元办学、产教融合新形态

?以职普融通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

?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

?优化技能人才成长政策环境

?提升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水平

?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

?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

?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

?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

?优化教师管理和资源配置

?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配机制

?提升依法治教和管理水平

?健全教育战略性投入机制

?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推进机制

?提升全球人才培养和集聚能力

?扩大国际学术交流和教育科研合作

?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


<“规划纲要”大家谈>

①顾明远:落实《规划纲要》要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
②杨银付:深刻理解教育强国建设纲要之“纲”

③陈如平:关于基础教育,《规划纲要》都说了什么?

④杨玉春:面向未来面向世界 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⑤杨银付:发挥学术组织优势 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⑥牛楠森:办强办优基础教育 夯实全面提升国民素质战略基点
⑦莫景祺 王艳芳:不断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努力打造高质量中小学教材
⑧李建民:让有创新潜质的学生“脱颖”而出
⑨田晓伟 李同同:“跳出教育看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强国建设的方法论
⑩滕珺:如何共创中外青少年交流新局面?
?姜朝晖等:推进教育强国,基础教育的战略任务和实践路径有哪些?


<评论文章>

△ 一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
△ 二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
△ 三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 四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聚焦“六大特质”全面落实教育强国战略任务
△ 五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全面构建“八大体系”建设教育强国
△ 六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激发教育发展活力
△ 七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纲要实施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