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中国基础教育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k0ODM3MjM1MQ==&mid=2247519287&idx=1&sn=58d3c54a4fd44fd114dd1f6455da8733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小学生成长环境不断变化,受多重因素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渐凸显,心理危机事件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讨论。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提出“构建完整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监测体系,加强数据分析、案例研究,强化风险预判和条件保障”。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孤立的教育,而是要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紧密结合的教育。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北京市海淀区教育人充分认识到不能“以心理论心理”,必须将学生的心理问题放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中综合布局、综合设计、综合监测、综合施策、综合评估,切实做到全领域、全过程、全员育人,落实“以德育心、以智启心、以体健心、以美润心、以劳化心”,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和解决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海淀区作为全国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积极探索建立区域心理健康监测、评估、干预体系,从2020年开始,每年开展区域中小学生心理监测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测评指标选取、测评过程组织、测评结果分析与应用等经验,逐步构建起立足全面、系统协同、自主自助的积极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有效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
全过程、全领域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亟须建设
建设区域性学生心理发展与潜能开发的服务体系、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与干预体系、学生心理监测与评估体系,创设良好的心理育人环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提供服务支持,需要各学校高度重视、密切配合、全员参与。然而,当前仍有一些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支持力度不足,未能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课程、活动与资源等方面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心理发展需求。
全体教师的心理育人水平亟待提高
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专业的教师团队支撑。《计划》提出,中小学每校至少配备1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鼓励配备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出,中小学每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学生规模500人以上的学校,集团化办学、一校多址办学的学校,应适当增加心理教师配备。但目前由于师资培养不足、学校编制紧张,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配备远远跟不上需求的增长。许多学校缺乏专职心理教师,往往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这些教师很多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心理学培训,难以提供专业的心理评估与干预。一些学校即使配备了心理教师,也常常面临人手不足、工作负担重的困境。海淀区虽然积极引进、培养专业心理教师,目前能保证中学和部分小学配备专职心理教师,但多数小学只配备了兼职心理教师,且这些专兼职心理教师不但要超额完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要的时候还要承担班主任工作或特殊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心理教师的工作,迫切需要提高全体教师的心理育人水平,做到全员育人。
家校社协同关注学生心理的教育机制有待完善
学生的心理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受社会、家庭和自身发育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各地在家校社协作方面已开展了许多积极尝试,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突破的难题,如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导致学生在遇到困扰时无法及时获得帮助。大多数家长缺乏必备的心理学知识,难以识别和应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可能采取错误的应对方法。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业表现,还可能导致亲子关系紧张。在心理问题面前,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之间可能出现责任推诿现象,不利于对心理问题的及时发现和解决,亟须建立起家校社合力的学生心理服务体系。
学生心理问题及时发现、监测与评估体系尚未健全
中国人民大学俞国良教授对2010-2020年间的研究成果进行元分析发现,中小学生存在抑郁、焦虑、睡眠、自我伤害、躯体化等心理问题,其中小学生的抑郁、焦虑检出率在10%以上,初中生、高中生的抑郁、焦虑、自我伤害检出率都在20%以上。中小学里大量存在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亟待专业的评估与指导。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家长和教师往往将注意力放在外显的学业成绩和行为上,忽视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心理问题,这种偏颇的关注容易导致学生在面临压力时难以获取必要的心理支持。加上青少年倾向于隐藏自己的真实感受,这就导致学生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与救治,再加上家长和教师沟通不畅,往往出现了严重心理事件后才引起社会、学校与家庭的重视。因此,迫切需要建立日常化的心理健康监测评价服务体系。
为解决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不健全、师资不足、家校社协作机制不完善、学生心理问题发现不及时等困境,海淀区以学生心理监测为抓手,坚持推动心理监测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发展。自2020年开始,全区每年组织区域内小学五六年级、全体初中生和高中生参加心理测评,本着家长知情同意、学生自愿参与的原则,每年有75%以上的学生参加测评工作,基本上达到每年全体学生心理测评一次的工作要求。每年学生心理测评工作包括以下“五步骤”流程。
第一步,基于学生发展需求与心理工作规范需要明确测评指标。海淀区通过分析国家政策中关于学生心理发展的任务要求,提炼出中小学生的积极发展取向指标和心理行为问题指标,同时建立个体、家庭和学校三个主要层面的影响因素监测框架,每年的心理测试核心指标不变,其他方面则根据需求有所增减(见表1)。
第二步,通过宣传引导,帮助学生和家长正确认识心理监测的意义。海淀区在开展心理健康监测工作前后都会进行积极宣传和引导,帮助学生和家长正确认识心理监测的意义,做到测评工作前家长知情同意、测评后的结果反馈注意保护隐私。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校、家长和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提高了学生的自助与求助意识,有效预防了心理疾病的发生、发展。
第三步,采用线上形式开展测评,注重保护隐私和结果真实性。海淀区的学生心理测评在每年秋季学期11月开始,测评持续3~4周。考虑此时已经开学两个月,学生的人际关系、学习状态都会比较稳定,即使是起始年级的学生也逐渐适应了新环境,测评可以反映出真实情况。测评之前,区域下发明确的测评通知,说明测评内容、方式与开放时间。在家长同意、学生自愿的情况下,学校组织学生到计算机教室参加在线测评,如不方便到校或学校不具备集体测评的条件,学生可以在家登录系统参与测评。心理测评全部采用线上方式,学生通过用户名、密码登录,填答问卷,整个过程在相对私密的空间完成,既有助于降低社会期望带来的压力,确保回答的真实性,也有助于学生安心思考、评估自己的身心状况。
第四步,深入分析测评结果,强化学生心理危机预防。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个体50%的心理健康问题出现在儿童青少年阶段。一旦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不能得到及时预防、筛查和干预、矫正,很可能会为成年后罹患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埋下伏笔。海淀区心理测评采用标准化的测评工具,筛查出具有高风险的学生后,及时通知学校心理工作负责人,开展二次评估,强化心理危机预防,帮助他们及时调整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心理素养,以预防自伤、自杀等心理危机事件发生。
第五步,基于测评结果,推动区域和学校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测评结果分别从区域、学校和学生个体层面进行分析与反馈,帮助学校、家长和学生全面了解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校后续开展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我们在近几年的测评中发现:教师与同学支持、朋友支持、学校归属感是学生心理健康最重要的保护因素,学生的闲暇时间与心理健康各因素相关度较高,网络欺凌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较大等,依据此数据与证据,各校均基于测评结果调整了工作思路,优化教育教学工作,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工作各个方面。
经过多年的心理监测与分析,海淀区逐步明晰了学生发展状况与发展需求,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基础性工作纳入德育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构建了立足全面、自主自助、系统协同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立足全域,整体推进区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海淀区成立了由教委主要领导负责的心理教育工作小组,教研、培训、督导等行政科室全面参与,确立了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切入点的实施战略,研究制订《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海淀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等文件。统筹全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构建了区域、学校、社会三级联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区级心理教育指导中心与相关业务部门开展项目探索、活动引领、指导培训等心理服务。海淀区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等大学、研究机构、医疗机构合作,通过单位联动、合作研发、购买服务、聘任专家等方式,为学生争取心理咨询、评估、干预及医疗转介等支持。学校心理中心落实心理教育实践,及时提出需求,获取专业支持。各类工作职责明确,运作网络顺畅。
海淀区建立了行政业务结合、区校协同联动、全面融合推进、科研专业引领等系列工作机制,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序、科学推进。海淀区在“十二五”期间就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参与政策制定与实施指导,提供智力支撑。区域引领与学校自主探索同步,实现点面结合、循环改进。全区以教育科研助推心理健康教育深化开展,实施课题引领,先后承担了“高中人生规划教育课程实践研究”“高中人生规划教育实施策略的研究”“基于评价的教师心理素养提升途径与策略研究”等国家级、市级课题,以及“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师生情绪管理能力提升”等区级课题,带领学校构建研究共同体,保证科学研究与实践改进齐头并进。
海淀区完善了线上、线下多重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建设,全面激活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链条,促进学生潜能发展。区、校心理中心上下联动、资源共享,实现心理咨询、心理热线、情绪调适、危机干预等专业服务的实时对接;横向加强学校内部心理中心、特殊资源中心等不同力量之间的优势互补。我们还加强“互联网+”新型心理教育服务体系建设,利用海淀区中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网,开展积极心理知识宣传普及、网络心理健康主题征文、网络答疑、网络测评等服务,利用海淀家长学校APP等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时空,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使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前置”,防患于未然。
多措并举,构建积极心理教育的新范式
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海淀区以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为主线,按照基础、辅导、发展、潜能开发四个层次目标,形成学段衔接、递进式的内容体系。我们聚焦基础目标和辅导目标,研发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共10册《心理健康》地方教材,培养学生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和升学择业的能力。颁布《海淀区新增三套地方教材使用指导意见》,明确课时、师资、评价等要素,保障课程开展常态化。推动单一精品课程向系列精品课程建设转化,将积极心理品质研究成果本土化,从积极认知、积极情绪、积极交往、积极意志品质四个维度关注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建设。其中,小学阶段关注好奇、友善、感恩、自信等品质培养,中学阶段重点促进学生的成长性思维、学习力、自控力、坚毅、抗挫力等品质发展,并研发了《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高中人生规划学生读本》等自助读本。在学校层面,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研发了《阳光种子》校本心理课程,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小学开设了“快乐生活 健康成长”生活技能课,中科院附属玉泉学校开设了“男孩女孩”校本课程,研发了《健康男孩女孩》《幸福书》等读本,北京市第十九中学开设积极心理课程,编写了《幸福学校学生读本》《幸福学校家长读本》《幸福学校教师读本》,同时将通识课、训练课、选修课多种课程类型相结合,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课程选择。
海淀区通过分学段设计多层次服务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胜任感、成就感。在小学阶段开展有趣、有效的成长性主题活动,如北京大学附属小学肖家河分校定期举办《快乐成长》心理短剧演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形成了“七彩吉尼斯”“男孩节”“女孩节”等品牌活动,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认识自我、锻炼心智。在中学阶段完善自助式心理服务组织建设,如北京一零一中学心理社团的“能量卡点赞”“学长帮帮忙”活动、北京市海淀工读学校的“一人一故事”剧团心理剧展演活动等,均采用同伴互助、小组互动等方式,探索学生自我调适、互助支持的心理问题预防与调适策略,提升学生的责任感、胜任感,满足不同特点学生的发展需要。各学校还突出整体育人观,持续开展拓展训练、心理小课题、研究性学习、社会调查等探究活动,如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的“5·25”心理健康日和初三“亮心计划”、北京市八一学校的“心理游园会”等,通过创设丰富的育人情境,助推学生自主探索与发现。各学校还注重活动的生活化,如北京市清河中学的心理班会、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的校园心理广播,将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紧密结合,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在综合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海淀区利用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打造深度化、综合化服务平台,全方位为师生提供心理支持。我们以实践共同体理论为指导,汇聚优秀心理教师、科研院所专家、社会机构专业人员三方力量成立心理志愿服务队,为学校提供定制化心理服务内容,包括个体咨询、团体辅导、专家答疑、家庭指导等,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的个性化需求。我们还开放区域心理咨询热线,面向学生、教师和家长提供全天候心理咨询、危机干预服务,使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走进学生,贴近教师与家长。
校家社协同,合力构建学生健康成长生态
儿童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中既有风险因素也有保护因素。风险因素是指环境中造成其在生存和发展上容易产生消极结果的因素,保护因素则是与风险因素相互作用,能够减轻消极影响的因素。我们根据多次测量结果分析发现,中小学生保护因素包括情绪调节能力、家庭支持、教师与同学支持、朋友支持、学校归属感、运动习惯、线下活动频率、亲子联结等;风险因素包括父母没有生活在一起、学习压力大、与父母之间有冲突、父母之间有冲突、教师公开批评且造成较严重心理压力和无求助行为等。
保护因素和风险因素都有累积效应。海淀区在多次测评中发现,保护因素越多,学生的积极心理状况越好。家庭、学校和个体因素会综合影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并产生累积效应。因此,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充分重视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各类因素,尽可能避免学生遭遇风险因素的累积,增加保护因素的数量和质量,如维系良好的师生、同学关系,提升学生情绪调节能力,保留适当的闲暇时间,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等。同时,学校也要引导家长认识到家庭氛围、同伴关系和运动习惯等方面对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减少父母不当教养方式对学生的影响。
首先,让心理健康概念日常化,引导学生主动关注自身、悦纳自己。心理健康是维持正常学习、工作、生活的基础保障。对心理缺乏重视、无法正视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可能会使儿童、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无法恰当地讨论这一问题,无法用准确的语言表述感受,错失改善心理健康的机会。
推进心理健康概念日常化,打破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沉默,消除污名化,可以帮助学生及家长放下心理包袱,认真对待中小学生所面临的挑战。我们通过心理课程、心理测评、心理宣传,帮助每个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如日常生活中的烦恼、焦虑不一定是心理问题,是每个人正常的心理表现。出现心理困扰,要积极寻求帮助。学校也采取各种灵活的方式创造机会,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表达自己的心理困扰,减少求助压力。如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设立了“奶糖时间”,学生可以到“心晴小屋”(心理辅导室)向心理教师“分享一件开心/期待/感恩/困扰……的事”,换一颗甜甜的奶糖。这样的小活动打消了学生进入心理辅导室的紧张和焦虑,让大家把心理辅导当成可以讨论、可以分享的生活日常。
其次,给时间留白,增加学生的控制感。除了在校活动,学生在校外度过的空闲时间和与朋友相处的机会也影响着儿童青少年的生活质量。测评分析发现,学生的空闲时间每提高10.0%,抑郁会降低5.0%,焦虑会降低4.3%,自伤意念会降低3.3%,电子产品成瘾风险会降低3.3%,主观幸福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信心会有一定程度提高。由此可见,拥有可以自由支配的空闲时间,可以有效缓解中小学生的抑郁、焦虑、电子产品成瘾等风险,提升主观幸福感和学习品质。
但是,我们也发现,约有20%的中小学生从来没有或者很少有足够的时间留给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足够的机会在室外活动等。他们的时间被学习或任务占满,没有支配空闲时间的自由,身心难以得到彻底的放松。一直紧绷或被安排的状态不利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这种状况应引起学校和家长的高度重视。学校要深入落实“双减”要求,给学生留出空闲时间,通过家长大讲堂、家长会等方式,引导家长改变对孩子分数和升学的过度关注心态,鼓励孩子多结交好友和参加课外活动,有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光,要允许并帮助孩子在生活中找到学业之外的兴趣、爱好。
最后,保证运动时间、培养良好运动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运动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因素之一,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是塑造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一环。良好的运动习惯不仅可以直接缓解中小学生的抑郁、焦虑情绪,增强主观幸福感,还可以通过提高其教师支持与同学支持水平、提升学校归属感来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团体运动既能锻炼身体,也能增加人际互动。学校要多创设团体运动项目,对体育相关课程进行优化。不仅要设计富有趣味性、挑战性的体育项目来增加课程多样性,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和需求,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更要培养学生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认知,提升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目前,海淀区各校均开展体育节和各种日常特色体育活动,如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开展月度运动挑战,设立引体向上、俯卧撑、跳绳、仰卧起坐等不同挑战项目,每月评出表现优异的学生,将他们的照片和运动成绩制作成海报在校园进行展示,为校园增添青春的活力,传递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
总之,在心理师资不足的情况下,构建基于心理测评的区域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海淀区通过科学、系统的测评,帮助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快速、准确、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干预和支持,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弥补了日常观察的不足。同时,全面、深入的数据分析,让教育部门和学校可以及时了解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从而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方式,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自主发展。
(来源:《中国基础教育》)
欢迎订阅
唯一带“中国”字头的
基础教育综合期刊
教育部 主管
中国教育学会 主办
邮发代号:80-572(国内)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2097-1540
教育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月刊,每本定价18元,全年定价216元
邮政订阅:
1.全国各地邮局网点均可订阅
2.登录中国邮政报刊订阅网bk.11185.cn订阅
编辑部订阅:
订阅热线:010-84022301、18811031046
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长安支行
户 名:中国教育学会
银行账号:9558850200000834742
投稿邮箱:zgjcjy2022@163.com(请勿一稿多投)
邮件主题:作者姓名-手机号码-栏目名称-文章标题
联系电话:(010)84022301